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中国南网公司专栏

中国南网公司专栏

南方电网:分秒必争 抗击“尤特”(图)

  2013-08-19

本报讯 今年以来最强台风“尤特”于8月14日下午在广东阳西县溪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级,肆虐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南方电网公司上下齐动,做好各项应对处置,保障电力供应,努力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台风登陆前夕,广东省领导和公司主要领导分别坐镇南方电监局、公司应急指挥中心,部署抗风救灾工作。

暴雨狂袭之下,广东电网茂名供电局龙岭开关站被淹,抢修人员紧急运来400个沙袋筑起“防水墙”,并调用4台抽水泵进行排水,经过17个小时奋战,恢复对受影响用户的供电。阳浩 摄

领导高度重视,检查指导工作

8月14日上午11时,离台风登陆还有4个小时,广东省副省长刘志庚到南方电监局电力应急指挥中心视察电力防台风工作,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听取了南方电网公司和广东电网公司防御强台风“尤特”的汇报。下午14时左右,南方电监局局长郭智赴广东阳江供电局应急指挥中心视察。

赵建国、钟俊在台风登陆时,坐镇公司应急指挥中心,通过视频系统了解各地现场情况,对台风应对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尽快组织抢修,做好人员力量调配,确保人身安全;尽量减少夜间大风暴雨路段车辆外出,确保交通安全;做好核电、水厂、医院等重要用户应急供电安排,恢复受影响客户供电。并对各分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和前线抢修人员进行慰问。

发布橙色预警,全网提前应对

台风到达前两天,8月12日11时30分,南方电网公司启动台风橙色预警,开展各项应急准备工作。13日11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召开紧急视频会议,启动了防风防汛Ⅱ级应急响应。会上,副总经理王良友传达了8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主持召开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专题会议精神和赵建国、钟俊关于做好防御强台风“尤特”工作的重要指示,对防风抗风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并在应急指挥中心带班,指挥抗击台风工作。

会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即刻启动了24小时应急值班,并派出现场工作组奔赴茂名进行现场协调指导;应急办通知云南、贵州电网公司,分别组建100人和300人的应急预备队,做好随时支援准备。南网总调发布了电网安全运行风险橙色预警,对各级调度提出了10项风险控制措施和实施要求。

广东电网公司于8月13日14时,将防风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派出3个现场督导组分赴湛江、茂名和阳江供电局;当日组建现场指挥部,并组织佛山、东莞、江门、中山、珠海供电局及广东省输变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于当晚赶赴茂名,协调支援事宜。

当天,广西电网公司也派出3个现场工作组分赴玉林、钦州、防城港、北海、贵港供电局进行指导协调;18时启动了防风防汛Ⅱ级应急响应,部署了强台风“尤特”防御和应对工作。

海南电网公司于8月13日17时启动了防风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各级人员及救援队伍进入值班和待命状态。

复电已超九成

截至8月16日18时,110千伏主网跳闸72条次,均已恢复;35千伏及以上线路跳闸34条,4条未恢复;10千伏线路累计跳闸1032条次,21条未恢复;35千伏线路倒杆6基,已恢复,10千伏线路倒杆900基,130基未恢复;95.6%受台风影响的用户已复电。台风期间,没有重要用户受到影响。台风共造成负荷损失618.09兆瓦,已恢复95.2%。

截至发稿时,广东电网公司仍维持防风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迎战“尤特”:“尤特”是2008年以来正面袭击广东地区的最大台风。为此,网公司各相关部门、单位均严阵以待,援手抗战,因准备充分,调配及时,台风虽来势汹汹,各地抢险人员以坚韧毅力和科学手段,守好电网安全和人身安全两条底线,将其对电网的影响降到最低。

有“备”而来有条不紊 阳江72小时抢修实录

8月14日15时50分,“尤特”在广东阳江阳西县附近海域登陆,中心风力达14级,是继2008年“黑格比”后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登陆前,岛内居民大多忧心忡忡,当年“黑格比”造成全岛停电停水的情形还历历在目。登陆后,岛民逐渐放下心来,在强风的吹袭下,岛内的电线杆塔绝大多数屹立不倒,有效承受住台风打击,电网受损较少。这得益于阳江局近年来坚持对沿海配网线路进行抗风加固及升级改造,电网线路布局的优化,让抗风能力大为加强。

不过,并非所有的地区都是如此,在阳东、阳西等地,树木搭落线路导致线路短路跳闸、倒杆的情况较多,变压器损毁也较为严重,是本次台风抢险的重点。在多年的抗台风经验中,广东电网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应急机制。作为“尤特”可能登陆的地区之一,阳江做好了充分准备。从IV级应急响应升级到I级,阳江供电局在广东电网抗风督导组的安排指挥下,用三天时间完成应急部署。同时,按照72小时完成抢险任务的要求,上下同欲,多方联动,全面铺开抢修复电工作。截至8月16日12时,台风“尤特”造成阳江电网203条线路跳闸,倒杆倒塔3795根,损毁变压器169台,损毁线路474千米;4734个台区和396794个用户用电受到影响。阳江电网共损失负荷11.34万千瓦,电量95.98万千瓦时。目前,绝大多数线路、变压器已修复,仅剩下7条线路、517个台区和46631个用户未恢复供电。

8月15日,阳江局抢修人员正在组立杆塔。袁红 摄

8月15日,阳江局抢修人员在牛榄山公变抢修。袁红 摄

8月15日,阳江局抢修人员借助吊车加快恢复供电。袁红 摄

阳江局员工在受灾现场准备组立新杆塔。吕东玉 摄

第一天(8月14日)

12:00前登陆前最后部署,整装待发

记者从阳江供电局应急指挥中心了解到,抢修物资已准备充分,包括7台配电变压器,架空输电导线和配件若干;准备应急发电车6辆,总容量1645千伏安、应急发电机64台,总容量1120.5千伏安;联系应急抢修队伍并核实在阳江地区抢修队伍21支共1129人。

15:50“尤特”登陆,海陵岛安然无恙

“尤特”在广东阳江阳西县附近海域登陆,中心风力达14级,正面袭击海陵岛。登陆前,岛内居民大多忧心当年“黑格比”造成全岛停电停水的情形再现,事实却是有惊无险。

17:30第一批巡查抢修队伍出发

15:20,阳春市10千伏水厂专线跳闸,市区10多万居民用水受到影响。该厂组织人员巡查,发现由于竹木搭落线路短路跳闸,经现场处理,试送不成功。17:30,阳春供电公司立即出动两台发电车,赶赴百里外的现场支援。

受台风影响,风雨大作,行人寸步难行。21:00,发电车才到达阳春。抢修工作立即展开。23:20,一切准备就绪,两台应急发电车启动。

同样受到第一时间保护的还有医院。为保障阳东县人民医院的3台手术顺利进行,阳江阳东局在台风登陆前已和该院详细沟通,并调配了一台250千瓦的发电车到场。

凌晨0:30结束巡线,布置明天

风大雨大,巡线工作却一直在开展。凌晨0:30,阳江阳东局运维班班员林新泳才结束当天的巡线任务,回到所里又立刻接到新的灾情通报:10千伏蝶岭线及场部线受台风影响,该双回线路有20基杆塔倒杆,需及时修复。

中心所连夜开会,决定第二天早上分5点半和7点两批,共75人的队伍赶赴现场抢修。与抢修一样,工作人员的休息也是争分夺秒。

第二天(8月15日)

上午雨势未减,不利抢修,现场勘察

7:00,阳江阳西沙扒儒洞新圩中心供电所全体运维班员早已准备好安全工器具及抢修工具,准时出发巡线。台风造成沙扒镇10千伏书村线东坑支线断杆5基、倾斜2基,8台配变停运,共121户用户停电。当班员们踏上泥泞的道路时,雨势又大起来,抢修工作无法开展,部分乡村道路已不能通车。

10:00,广东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峰率领阳江局应急指挥中心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察看故障情况,并要求抢修人员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特别是做好防倒杆措施,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早组织抢修复电。

下午天气转好,抢修工作全面展开

下午,市区天气终于好转,暴雨初歇,大型的抢修工作全面展开。

在500千伏蝶岭站旁,倒塌的20基杆塔正等待组立。村口道路泥泞,运输车辆一度侧翻,无法行驶,抢修队伍只能徒步前往。全部杆塔通过人力和推轮车,五六人一组步行两公里路才运至现场。

现场抢修负责人朱宝星告诉说,接到任务是在昨晚12点,一共断了20根电杆,长1.2公里。当时雨很大,还刮着7级大风,根本无法抢修,所以只对人员、材料、车辆、工器具进行了安排筹备。

“今天早上我们5点半出发,6点30分到现场。一路艰险重重,路边倒了很多树,一边开路一边前行。”林新泳告诉记者。在准备阶段,由于道路狭窄,大型机具设备无法通过,10多米长的电线杆重达1吨左右,必须靠人工从2.5公里的地方搬过来,每次搬运需要10多个人外加“炮车”才能做到,部分地段必须全人力搬运。记者现场看到,路障清理、搬运电杆、基坑挖掘、拆除金具等工作同步开展,75人分为3组,一组负责电杆就位,二组负责物资材料供应,三组负责现场设备拆除及新设备安装,大家分工合作,现场紧张有序。

张文峰再临现场指挥,并叮嘱现场安全督察人员,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供电。

阳江阳东供电局黄明照告诉记者,这次抢险在应急预案方面比以往更加完善,在台风登陆后,就能准确把握好抢修时机和抢险步奏。他说,以往的抢险,在分工、人员调配方面存在盲区,现在通过整合管理实现了无缝对接,分工更细致,责任更明确,工作效率也更高。

第三天(8月16日)

截至8月16日17时,台风“尤特”造成阳江电网203条线路跳闸,倒杆倒塔3795根,损毁变压器169台,损毁线路474千米;4734个台区和396794个用户用电受到影响。阳江电网共损失负荷11.34万千瓦,电量96.23万千瓦时。目前,绝大多数线路、变压器已修复,恢复率达93%,仅剩下5条线路、409个台区和26845个用户未恢复供电。全部抢修工作计划在8月17日晚完成。

本报记者 代进 陈波 通讯员 袁红 詹上宙 吕东玉 陈克迁||||

现场直击:吹起支援“集结号”

东莞局:星夜赶程百里

8月14日晚,东莞局迅速集结由抢修、物资、新闻应急等人员组成的第一批应急救援队伍共183人、53辆应急车辆,兵分各路星夜赶赴抗灾现场,赶赴粤西战场——阳江市阳东县,并于次日凌晨4点10分和先头指挥部队顺利会合,并随之成立技术小组、物资小组、安全信息小组、新闻小组、后勤小组和现场抢修工作小组,落实工作分工,为配合开展灾后抢修复电工作再添砝码。

“微信”指路,车阵挡风

在奔赴阳江市阳东县途中,该局的应急救援微信群不时传来图片和信息,为各路车队实时传递前方路况信息。

“风力太强,应急车队驶上东莞虎门大桥,方向盘就无法抓稳,部分车辆还突然跑偏,十分危险。”樟木头分局一名随行司机描述。险象环生下急中生智,樟木头小分队立刻调动后随四辆五十铃抢修车抢占左侧车道,为其削弱强风。

珠海供电局支援阳江抗风抢修人员修复10千伏闸海甲线下朗2号支线。陈俊书 摄

珠海局的支援队伍在登岗作业。 陈俊书 摄

中山局物流中心吊车连夜出动,配送物资。梁洋 摄

东莞局在研究抢修复电方案。尹文青 摄

近7000件物资7小时内发往阳江

8月14日16时,物流服务中心现场处置指挥部接到局应急办的紧急需求,务必在应急队伍出发前准备好所需携带的应急抢修相关物资,其中包括500顶安全帽等多种物资,远远超出库存。采购合同分部主管立即召集人员联系供应商,经多方联动协调,在短短两小时内发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多家供应商紧急运送了500顶安全帽、60顶帐篷、40个喇叭以及担架、骨折固定托架(板)、保温毯各6套。据不完全统计,至23时30分,7小时内,该局共集结近7000件物资发往阳江。

中山局:编制方案去支援

8月15日上午,中山供电局召开会议,对抢险组织工作以及现场工作进行全面布置。350人的抢险队伍已经整装完毕,并随时等候前线的号召,分赴现场按照任务分工及早投入现场抢修复电工作。

早在8月13日,由安监部余永奎主任作为前线指挥联络负责人,奔赴茂名、阳江为该局的支援备战。

据了解,中山局对口支援的单位为阳西供电局,为更好组织开展支援,还编制了《中山供电局台风“尤特”期间支援粤西片区工作方案》,明确了抢险支援工作的组织机构,组建了6支配网抢修队伍,共350人。每支队伍设正、副队长、安全员各1名,并成立了主业项目部,确保抢险过程的安全,同时做好交通、后勤保障。(许思雅 黎柱峰 林韵 吴金珠)

茂名局:为30万受扰用户排忧

本报讯 台风“尤特”14日下午在阳江阳西县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20时左右从阳西转入茂名,先后从茂名的电白、高州、信宜等县市辗转扫过,持续超过10个小时,造成茂名地区近30万用电户受影响,累计损失电量81.26万千瓦时。截至15日17时30分,尚有2万多用户未恢复供电,其中无重要用户。

风退人进,8月15日凌晨,台风刚刚减弱时,茂名供电局迅速集结应急抢修队伍,奔赴各故障点。

在茂名茂南区金塘镇辖区内,台风“尤特”袭过,全镇一片漆黑,所有主干线全部跳闸。茂南供电局于凌晨4点左右连夜集合三个供电所的抢修人员,分赴各条线路巡查。

受台风影响,茂名地区遭遇百年少见大暴雨,茂名市区多处水灾严重,茂名电网的龙岭开关站、官山开关站水浸严重。“如果水位再高三公分,浸到设备的端子排,后果不堪设想。”茂名供电人员说。记者在现场看到,茂名供电局组织了抢修队,迅速开展排水工作。抢修人员用挡板和沙包堵住门口,用抽水泵把室内的水抽掉,人手一桶或盆,奋力排水。因为大水高至腰部,把道路淹没了,工具车没法开进去,抢修人员只能靠人工运送沙包。抢修出动了70多人共3支应急队伍,经3个小时的奋战,最终将积水基本排清。

记者从茂名供电局防灾办公室了解到,该局累计出动抢修人员3039人,抢修车辆457辆,应急发电车9辆,应急发电机11台。目前尚有抢修人员437人,抢修车辆78辆在待命状态,可随时投入抢修工作。

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前期准备工作部署到位,茂名电网在经受12级以上强风影响长达10小时的情况下,未发生35kV及以上变电站失压的事件;应急队伍及物资及时到位,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恢复90%的受影响用户供电;将尽最大努力为用户复电,将损失降到最低。 (阳浩 黄舒娴 肖炳林)

江门局:巧用“googleearth”抢修

本报讯 强台风“尤特”与江门擦肩而过,江门境内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降水持续至18日,其中江门台山川岛镇东湾村风力最大达到14级。由于历年来防风加固工程的支撑,江门电网并未受严重影响,35千伏及以上线路均未出现跳闸,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台风登陆后,该局巧借“googleearth”辅助抢修,用了不到5个小时就完成了所有抢修工作。

“这里是应急指挥中心,接到川岛所报告,10kV川东线跳闸。”8月14日,强台风“尤特”登陆,随着电话响起,应急指挥中心的墙壁投影立即显示出该线路的3D实景图像。“好,指挥中心立即调配人手支援,”只见工作人员手指快速滑动鼠标,3D实景图像渐渐放大到故障地点,呈现出10kV中川东线地理沿布图,故障点的沿线地理情况、交通道路情况、线路距离、联络情况等一目了然的展现出来。

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江门台山局尝试应用了“googleearth”卫星地图系统进行配网地理信息规划工作。为了更好的掌握线路的状况,该局开展了长达6个月的线路现状信息录入,通过添加原件图的方式将台山地区的配网线路、设备等添加在地图上,并将现状网架设备的参数及图片添加上去形成的一个平台。“这样累计下来,我们在”googleearth“卫星地图系统形成了一个100%的配网运行数据库。”该局计建部曾悦明告诉记者。目前,“googleearth”地理信息规划图不仅应用在规划、工程建设方面,还在配电应急抢修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前都只知道故障点,不知道具体情况,现在不一样了,坐在指挥中心就能全面了解故障情况,能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判断。”据伍建炜介绍,此次该局首次将Googleearth地理信息规划图试用于抢修工作中,给指挥中心分析故障、设计抢修方案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高郡阳 伍嘉阳)||||

惊心动魄5天记

8月16日上午10时,公司防风应急响应由Ⅱ级降为Ⅲ级响应,紧张忙碌的应急指挥中心渐渐归于日常的平静,疲惫的人们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胜利。

“尤特”,这场据分析可能是今年最强的台风,造访了阳江、茂名、湛江、江门等地区,却没有看到它想要的溃败、慌乱,这场在广东电网过往抗风史上可以排进前三的战役,激烈而从容。

至16日18时,广东电网公司共投入抢修人员12299名、抢修车辆1442台、应急发电车29辆,应急发电机75台开展抢修复电工作;截至16日12时,省级“7100”应急服务平台共接到应急物资需求湛江局5批次、阳江局13批次,已到货74车次……这些数据清晰地记录下战斗中的“我”,“你”,“他”。

“我”在后方:有备无患,战而不乱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每秒的风速,8级大风范围半径约300公里”,骇人的数据宣告着大战将至,应急体系的齿轮开始转动。

12日,广东电网公司召开紧急视频会议,一张“尤特”防风防汛值班表定下了大后方的节奏,各相关部门顺序排下,从13日到18日,24小时应急值班。

领导坐镇指挥中心发出指令,安监部汇总最新信息,设备部关注设备情况,系统运行部紧盯各条线路,物资部7100平台忙个不停,市场部确认受影响户数,办公室给内外宣提供动态消息,信息中心保障指挥中心的顺畅沟通……

协同,是备战的秘诀。

以广东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峰为首的前线指挥部,由运行部、设备部、安监部、物流部人员组成的3个督导组,提前抽调的2540多人抢修队伍原地待命,预先调拨到粤西各局的10台应急发电车……看得见的战备背后,是多年抗风实战经验沉淀出的预案体系、组织体系、运转机制和信息系统,由此汇总成一个大的应急体系,每个齿轮彼此咬紧衔接,有序高效运行。

“你”在前线:争分夺秒,安全作战

14日15时50分,“尤特”来势汹汹地踏上阳江市阳西县溪头镇,肆意的破坏在其上岸前便已开始。

截至14日6时,主网220千伏线路跳闸1条次(重合成功),110千伏线路跳闸1条(重合成功),10千伏线路跳闸22条、3条未恢复……

截至14日16时,累计停电台区3383个、1659个未恢复……

截至15日7时,500千伏线路跳闸2条(已恢复);220千伏线路跳闸停电6条,3条重合成功,2条强送成功,1条未恢复……

截至15日16时,累计线路受损686公里、已恢复43公里,累计受影响用户97.97万户,未恢复用户18.43万户……

截至16日7时,负荷损失37万千瓦,损失电量247万千瓦时……

不断跳动的灾害损失数据,吓不倒备战充分的电网人。一线的战士遵照公司领导“风雨里不抢修,风雨后尽全力”的指示,把握“尤特”每次喘息的空当,同灾难抗争,与时间赛跑。

14日17时30分,三芯线跳闸,重合闸不成功,湛江吴川局覃巴所闻风而动,顶着风雨饿着肚子查找故障点,20时,线路恢复供电;同样在当天下午5点,茂名电白局的30多名抢修员整装出发,到15日下午4时,电城供电所已消除故障10起,还有1起正在抢修中。

14日晚22时,阳江局输电管理所两个班组共17成员,连夜奔赴阳春,组织巡查受强台风“尤特”影响的线路,次日清晨6时,阳春局825人、85台车辆的抢修大军分赴各镇灾区展开抢修,为在第一时间抢修复电,云浮局出动534名人员、131台车辆赶往受灾现场……受灾地区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抢修队员坚毅的身影。

截至记者发稿前,超八成受灾地区已全面复电,预计48小时内全面恢复供电。

“14级强台风,48小时内全面复电,真的非常不容易!”安监部应急科迎战台风不下20次的老赵感叹。

他给记者举了个例,今年第九号热带风暴“飞燕”于8月2日晚上7点半在海南登陆。第二天晚上9时,累计停电的2013个台区,20多万的停电客户已全部恢复供电。然而累计受影响的829个移动基站,200皮长公里的受灾通信线路,直到8月6日才恢复。

4天与26小时的差距,是广东电网超强抗风战斗能力的真实写照。

“他”来驰援:兄弟同心,战无不克

如同往常一样,这场战役不孤独。

应急指挥中心里,安监部、设备部、系统运行部、市场部、办公室等相关部门24小时轮值坚守,随时响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资部联合省物流提前谋划,充实储备,在台风到达前部分物资就已到位物资22车次;省输派出的559人应急队伍——涵盖线路基础施工、立塔、放线、变电设备抢修、电气调试等各专业抢修技术人员——13日上午9时便集结完毕;信息中心加强应急值守,确保内、外部业务及支撑类系共18个系统稳定运行;电科院提前便建立台风应急机制,在技术层面开展“尤特”来临前、过境时和离开后的全生命周期技术预警、监测、分析和处理……

兄弟单位也纷纷“拔刀”。

14日上午7时,两辆500千瓦应急电源车从惠州向阳江疾驰,“越往阳江去,路上被刮倒的树木和广告版就越多,我们就越焦急,”负责带队潘惠明说,“一定要在台风登录前赶到。”晚上23时30分,东莞的大部分应急物资运达阳江。

15日清晨,风雨未停,珠海局支援阳江的百余人队伍已整装待发,风雨兼程向海陵岛挺进;下午15时,江门的500人抢修队伍、80辆抢修车辆、2台应急发电车、25台应急发电机,也冒雨奔赴阳江市阳春县;16日凌晨六时许,中山局的应急物质,也经过两百多公里的连夜运送,安全抵达阳江……

全省一盘棋,一呼百应,不到3天,1280多名支援者抵达一线。16日12时,据前线反馈,公司下令粤西已不需要新增援,佛山局10支合共500个人的应急抢修队这才解除了“随时待命”的状态。

无论是后方帷幄,千里驰援还是随时待命,这几天、这一战,我们各司其职,却心系一处。

(王媛媛 周若涵)

鸣谢 相关单位通讯员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抗击,尤特,南方电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