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中国南网公司专栏

中国南网公司专栏

南方电网:冰雪压不垮的电网脊梁

  2013-12-23

编者按:连日来,南方地区雨雪频繁,出现低温冰冻天气。12月16日以来,广西、云南、贵州部分线路出现不同程度覆冰,南方电网公司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抗冰保电工作。本期主要把镜头对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的抗冰现场,探寻一线电网员工在灾难面前如何保电保民生。

云南电网丽江供电局:500千伏太安变经受大雪考验

12月15日下午,地处2750米高海拔的太安变异常寒冷。站内值班员特地收听了当地的天气预报:15日到17日,丽江市大部地区出现强霜冻天气。各气候站监测到的最低气温是自1984年以来最低。

30年不遇的极寒,这是500千伏变电站自今年10月31日投产以来遇到的第一次最严峻的考验。该变电站是金沙江“一库八级”电站建设中“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是滇西北联络迪庆500千伏电网和大理500千伏电网的重要枢纽。

该次降雪,变电站内最大积雪达15厘米,多处自来水管破裂,但全站设备由于巡视到位,处置得当,未发现变形、冻裂等现象。截至17日上午,随着积雪的消融,经过三天三夜值守,丽江500千伏太安变平安度险,首次经受住了3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和大雪的考验。 (巴晓华)

云南电网昆明局玫瑰湾供电所:冒雪抢修感动老大爷

“都下雪了,那么冷还在抢修,真是谢谢你们了!”12月16日一大早,面对昆明供电局官渡分局玫瑰湾供电所抢修人员在肆虐的风雪中赶来抢修,家住宝海高级公寓的刘来老大爷由衷地感叹道。

当天上午9时许,刘大爷出门时突然闻到自己家门口过道电表箱有一股刺鼻的焦臭味,回家一看,家里停电了。他立即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求助。约20分钟后,玫瑰湾供电所所长陈彪和抢修班组组长常进等三人到达现场。经过检查发现故障的原因是用电负荷猛增所致。

“抢修还需要些什么工具?我们去给你们拿。”在现场,刘大爷和儿子跟着抢修人员忙上忙下。雪还在下,冷风飕飕,寒气袭人。冷风直往陈彪、常进的衣领里灌,可他们毫不在乎,只顾专心拆旧线、接新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相关操作。

经过近20分钟的抢修后,刘大爷家恢复了供电。抢修人员又忙着奔赴下一处。刘大爷和儿子冒着风雪,将抢修人员送到小区门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张昕霞)

广东电网韶关供电局:开展双盲综合防凝冻应急演练

近期粤北接连遭遇冷空气来袭,韶关市北部最低气温接近0度,韶关供电局精心组织落实各项防冰、抗冰措施,全力以赴备战今冬明春电力供应。

该局开展了全局性的双盲综合防凝冻应急演练,演练特巡观冰、方式融冰、固定装置融冰、机械除冰、车载装置融冰和应急发电,检验了该局防凝冻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该局编制完成中、重冰区主网线路、重要10千伏线路“一线一案”直流融冰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融冰步骤,缩短融冰时间,提高了融冰效率。各县城在冰期均具备220千伏枢纽变电站双电源供电,通过固定融冰装置和移动融冰装置,可以实现韶关冰区线路融冰全覆盖。(姚勇 唐子峰)

超高压输电公司:微信助力现场抗冰

“请将现场照片多传输几张过来。”“值班人员请将相片放到对应的文件夹里。”“现场温度是多少?”在超高压公司防冰抗冰实时通讯微信群里,一张张图片、一条条信息快速弹出,群成员可实时掌握现场信息,使现场与后方实现数据、沟通无缝对接。这是超高压公司防冰抗冰手段的又一新举措。

12月16日,通过超高压覆冰监测预警系统显示,西电东送主网线路已出现第1轮覆冰——楚穗直流、牛从甲线、高肇直流等8条线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覆冰现象,其中桂山甲、乙线的最大覆冰厚度已达到8.5毫米,已经超过设计值的30%。同时,现场特巡人员通过手机微信将现场覆冰图片、信息很快传递到指挥后台,通过对监测值与现场值的综合分析,决定必须立即对导、地线开展融冰。17日零时12分,桂山乙线开始融冰,不一会儿,记者通过微信平台清晰地看到,线路上一块块的冰凝不断脱落,并伴随着一阵阵“哗哗”的脱落声。6时16分,桂山乙线导、地线融冰结束,覆冰预警系统显示线路各项数据恢复正常。

据了解,在此次地线融冰过程中,超高压公司还首次使用了最新成功研发的“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该装置可大大消除操作人员夜间上塔的安全风险,减轻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微信平台现场画面接通后,记者惊讶地发现,现场工作人员并没有上塔接线,而是很轻松的在地面布置、操作了一下,就成了融冰接线的全部工作,为接下来的现场融冰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李波)||||

贵州电网威宁供电局:风雪难阻巡线路

刺骨的寒风,纷飞的雪花。12月15日,在海拔2643米的贵州威宁县梅花山上,传来了阵阵“咔嚓、咔嚓”响声,威宁供电局金钟供电所6名员工正冒雪行走在巡线路上。

当天凌晨1点,梅花山迎来了入冬的首场雪。尽管当天是周日,但供电所忙碌依旧。早晨7点多,所长杨斌和其他5名员工,背着竹竿、破冰绳、望远镜等20多斤的装备,前往覆冰最严重的10千伏梅花线巡视。该路段因海拔高、常年大雾,电力线路易覆冰,历年来都是贵州抗冰保电的重点区域。

雪中巡线,保住线路就保住了温暖

在金钟供电所管辖的两条10千伏线路中,10千伏梅花线共有443基电杆,跨越梅花山大部分区域,承担着梅花村12个村民组中的9条10千伏梅花线就是梅花村的生命线。

当天,杨斌和另外两名员工负责10千伏梅花线主线的巡视。在被冻得如同滑冰场的路上,巡视人员难以站稳,即使相互搀扶,安全员聂伟还是不小心跌倒。但他很快又起身,抖落身上的雪,继续向前走。

雪还在不停地下着,天地之间一片迷蒙,行人稀少,唯有供电所员工在艰难地行走着,他们的影子在雪上跃动着,给这片死寂的雪山制造了一点生气。

直到下午6点多,才巡视完全长达40余公里的10千伏梅花线主线,覆冰最厚处仅1毫米,不影响线路运行。

冰中抢修,让每一个用户都不停电

在杨斌巡视10千伏梅花线主线的同时,金钟供电所运维班班长王乾伦正在和其他两名员工一起巡视10千伏梅花线支线。与主线相比,其8条分支线才20余公里,但巡线起来并不轻松。

“主线大部分都建在道路两旁,而巡视支线却要走过泥泞小道,甚至翻山越岭。”王乾伦说。在巡视过程中,虽然已经砍出了一条通道,但穿梭在山岭间,脚下仍冰雪湿滑,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深深的雪坑里。

行走在梅花山上,气温已降至零下5摄氏度,风力也在逐渐增强,给巡线带来很大的阻力。当巡视到位于10千伏梅花线389号杆的梅花8组支线时,王乾伦发现有一基电杆的绝缘子有轻微的歪斜。“虽然暂时不影响运行,但现在是凝冻时期,我们仍要及时更换。”

爬上10米高的电杆,在更换的一个小时内,抢修人员的身体不断的受到寒风的侵袭。“一定要按照规范更换绝缘子,特别要系好安全带,防止滑落。”同组的李宁叮嘱着。

“分支线带的用户较少,但不能因为用户少而不去处理隐患。”在巡视中,王乾伦和他的同事对每一根电杆、每一段线路都仔细检查,确保不让一个用户停电。

多措并举,不再担心会断线倒杆

金钟供电所管辖的两条10千伏线路总长130余公里,而所里仅有11名员工。“虽然人手少,但我们不担心应付不过来凝冻天气。”杨斌说道,威宁供电局于2009年对两条线路进行了加固,更换了大线径的导线和新电杆,加装了横担支架。自2010年以来,在每年的凝冻天气里,两条线路均未发生断线倒杆现象。

除了线路加固,威宁局还加大农网改造力度,仅最近一年,在威宁县的国债投资就达6亿多。“在农网改造中,我们按照重冰区要求来设计,提高了农网设备水平,优化了农村电网结构。”威宁局党总支书记李顺林介绍。

此外,威宁供电局还进一步完善了应急体系,修编了应急预案,组建了4支约60余人的应急队伍,储备了足够的应急物资,在重要地段设立观冰哨,确保覆冰信息能第一时间传递到应急指挥部。“现在,我们各项防冰除冰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对打赢今年抗冰保电这场战役,李顺林充满了信心。(王明科 王明筠 全赞融)

广西电网河池供电局:加大输电线路直流融冰建设

12月17日,广西河池市南丹县220千伏丹阳变电站内两名电力工人在对直流融冰设备进行维护检查。2013年,广西电网公司投资1200万元,在河池市南丹县境内的220千伏丹阳变电站建设一套直流融冰设备,极大地解决了在冬季桂西北区域高压输电线路导线覆冰问题,提高了供电能力。(潘方强 向建军)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冰雪,电网脊梁,南方电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