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中国南网公司专栏

中国南网公司专栏

南网员工没事“偷着乐” 有事“众乐乐”

作者:记者 黄勇华 通讯员 邱晓丹&  2014-01-24

●员工满意度提高5%,客户满意度会连带提升11.9%,同时使企业效益提升2.5%。

●静态休闲的现状与对集体活动的渴望并不互斥,个人缤纷的业余生活与企业和谐的文化建设可以形成良性互动。

一位员工在采访中说道:“我总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陀螺,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不是围着工作转,就是围着家庭转。”

在忙碌已经成为社会大趋势的情况下,如何让企业文化建设为个人的业余生活增添色彩,使员工在个人“自转”的过程中,也能围绕企业核心愿景进行“公转”,从而让个人的业余生活与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成为了各级管理者与员工关注的话题。

企业做严父,也要做慈母

据“我的OFF时”南方电网员工业余生活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人对本单位的感觉是“比较严肃”、“有点刻板”。这样的形象与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性质分不开,公司企业使命,决定了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必须以不折不扣的态度做好落实。

尤其现在,公司正在创先的征途上奋进,很多工作处于做“加法”的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加大工作的压力。“忙”不仅成了员工日益感知的趋势,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此,每个人都必须学会适应和调整。

人,是情感动物,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学会理解和引导。“我们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人都是事业型的,还有家庭型、均衡型;不是所有人都是天才,也有普通人和后进者。”一位受访者表示,以工作为导向不错,但企业不能一切为了工作,那样企业容易陷入“非人格化”。

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第一位的荷兰壳牌公司就搭建了平台让员工为社会公益事业出一分力;着名科技公司Google提出给员工“时间上的空间”,鼓励工程师们用20%的时间去从事一些公司里面能激发工程师们个人兴趣的事情。不难看出,尽管所处地域、行业各不相同,但是企业均对员工的业余生活予以引导,以关爱为主,紧紧围绕企业行业属性、目标愿景在方式上各有创新。

贵州电网公司机关工会主席李艳告诉记者:“员工关怀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需要我们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和感情去关怀他人,尤其作为管理干部、工会干部,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信任的眼神都可以成为员工关怀的一部分。”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提高5%,客户满意度会连带提升11.9%,同时使企业效益提升2.5%。可见,员工的业余生活质量绝不是个体的事情,员工休闲得当,其实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在本次调查中,对于“企业最让您感动的事情”这个问题,很多员工的回答是“生病探望”、“家里人收到企业感谢信”等。

可见,企业如果能够识别员工需求,在扮演严父的同时,当好慈母角色,利用业余时间让员工在“缓解压力”、“提升个人能力”等方面感知到企业的关怀,就会让员工感知到企业的温暖,形成更清晰的情感认同。

各方互动建立强大的心理契约

“八小时内做孔子,八小时外做庄子。没有工作时间的精进不已,就没有业余生活的饱满闲适。”一位受访者表示,工作的努力与业余的休闲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

企业与个人的关系如同江河海洋与水滴的关系:对个人而言,企业是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对企业而言,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企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调查数据显示:南网员工对业余生活的选择,静态休闲占了主流,“不是上网,就是睡觉”。广州零点市场调查有限公司高级研究经理赖培云表示,南方电网员工的静态休闲并不是一种稳态,它主要出现在年龄较轻的这部分员工身上,反映了这部分人比较关注自我,但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方式。“员工的静态休闲与参与集体活动并不排斥,上网或者睡觉,恰恰是在找不到合适排遣途径下的无奈选择。从调查数据来看,员工业余时间分享对象较为集中在同事、亲属之间,反映了员工与外界的人际交往有所缺失。这恰恰是单位发挥作用的时候。”

“我们也不想以上网和睡觉来度过一天的1/3,其实也渴望动起来。”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一位受访者说。从受访的年轻人来看,他们之所以害怕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主要是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大而全”、“与自己兴趣格格不入。”他们想动起来,却不想“被活动”。

“空虚的最大原因,是我们没有组织好自己,没有调试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运行方式。”一位受访者表示,单位只能起到辐射、引领作用,而个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才会最终定格你的生活状态。

云南电网公司工会主席赵建华认为:“一方面,员工个人要组织好自己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需要企业搭建良好的平台,双方互动互通,在同一个平台上有交集,有回响,最终个人的精彩与企业的和谐相应相称。”

八小时外的管理智慧

员工业余生活过得“有意义”、“有意思”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界定管理界面,避免“帮倒忙”、“乱作为”,甚至影响员工的私人空间?

“企业管理者要学会与员工交朋友,要学会聆听,不要把参与当成恩赐。”一位受访者表示,现代人的交际面越来越广,“单位”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因此,在引导生活、为员工丰富生活创造条件的同时,要避免对员工生活造成不良干扰。

但是企业仍要明确,对员工八小时外的生活并不能放任不管。据记者了解,南方电网范围内不少供电所制定了《文明宿舍管理规定》,规定晚上10点半以后不允许在外宵夜,每天晚上值班干部要巡查宿舍,查看归队情况,及时掌握人员动态。

“这样做表面看是干涉个人的时间和空间,但目的还是为了关心员工身体健康,保护员工利益。”贵州电网公司机关工会主席李艳认为,对员工进行健康的引导和有效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一些关乎安全生产的重要岗位。

“既要当好组织者,又要当好参与者的角色,还要交朋友,这对我们的工作也是挑战。”赵建华认为,“这可能永远都是一个矛盾,只是有时候缓和一些,有时候又复杂尖锐一些。”

“我们必须改变那种重硬件、轻软件,重指标、轻创新,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一位工会职工认为,把员工的业余生活引导安排好,不仅仅是重大事情,而且是所有大事情中花钱最少、收获最大的工作。

“很关键的一点是,在员工有参与感之后,我们怎样去组织活动,我的感觉是,举办的任何活动,不能当做一个任务去完成,必须是让员工感到有趣后主动参与,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深圳供电局工会副主席庄综源这样说。

声音

员工不是赚取利润的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对员工的管理不能用冰冷的原则,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尊重、爱护和关心他们。心灵经营是一种独特而有奇效的管理方式,它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创办者稻盛和夫

员工第一,客户第二。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公司要使员工身体健康、内心愉快、生活有保障、工作有能力,这样,管理才会上轨道。要让每一个工作成员,跟着公司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会断层,结果还是公司倒霉。所以要顾及到员工身心两方面的发展,这样就会使员工和公司结成一体,变成一家人。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曾仕强

“民间组织”丰富员工生活

以创新为手段,吸引员工走进集体大合唱

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开展业余文体活动,南方电网不少分子公司都成立了协会、社团、兴趣小组一类的“民间组织”,并根据员工的“口味”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运作流程。

受访的工会负责人均表示,这些“民间组织”使工会举办的活动更为多样化,深得员工欢迎。

协会、社团齐发力

近期,得益于“中国好声音”电视节目和“幸福南网梦之声”推波助澜,公司系统内多个分子公司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好声音”活动。

“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但还是觉得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开心,下次还会再参加。”近期,一位参加了贵阳供电局举办的“贵供好声音”比赛的员工对记者说。

问起深圳供电局举办“宝安好声音”的初衷,活动组织者之一刘威表示,灵感来自于民意,所以员工参与活动热情高涨。比赛现场歌手与观众互动,主持人还不时“调侃”一下局领导,现场气氛既轻松又活跃。除此之外,深圳供电局的12个青年社团也集中发力,其中“宝莱坞”电影社团制作的《妈,我最近挺好的》作品荣获国资委“新国企、中国梦”网上影像大赛三等奖。

深圳供电局办公室的付佳介绍,为了能让这些“民间组织”有更多的活动场所和信息发布平台,深圳供电局在新办公区里创建了400平方米的“PowerCafé充电吧”,近期书吧已经启用。记者看到,该局摄影社团的多幅作品已经被贴在功能区进行展出,各个组织的活动计划也已经排上日程。

“非常6+7”代替“5+2白加黑”

贵州凯里供电局工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开展的“非常6+7”活动,倡导员工在周末走出来,参加集体活动,这在黔东南地区引起了很大反响,具有文艺特长或热爱艺术的职工均可报名参赛,有300多名职工报名参加表演。活动以员工才艺展示为主,声乐、小品、相声、器乐、舞蹈等各种形式齐上阵。

活动邀请了专业老师进行策划指导,并在黔东南州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比赛期间,该局班子成员担任导师对选手进行指导。新闻中心为16强选手制作了海报和一分钟的VCR。活动历时一个多月,经过海选、淘汰赛、晋级赛、总决赛,得到了员工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每一位凯里供电局员工依然沉浸在“非常6+7”的幸福中,每一个人都能讲出自己的感受,每一个人都在甜蜜地回味。这就是记者在现场采访的感受。

“职工小家”让员工安心避雨

以细节赢得人心,让员工的喜悦发自肺腑

在电力企业,有这样的一群人,当他们工作归来,一定是汗流浃背、饥渴交加、泥土满身。他们的工作面向大山、面对河流,他们的性格开朗而粗犷,他们有山一样的沉默,像树一样坚韧,但一杯凉茶在手,却会让他们动容。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南网多个分子公司“职工小家”建设已经常态化,各项工作具体到班组,定期开展“家文化”建设活动。

小小冲凉房传递温暖的爱

“输电工作基本在户外,很辛苦,风里来雨里去。”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书记王峥介绍,深圳夏季比较炎热,在阳光暴晒中工作确实不容易,所部特地为巡线人员推出了凉茶服务。

记者看到所部的办公室很狭窄,两个主管挤在一个约15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所部专门为巡线人员搭建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冲凉房和一个40平方米的书吧。冲凉房里设有140多个衣帽柜,每个衣帽柜上贴着员工的名字。

据了解,该局输电管理所有10个专业班组,维护着深圳电网内110千伏至500千伏4183公里的输电线路,在局里应该算最苦最累的部门。“线路人员巡线回来,换下浸满汗水的衣服,冲个澡,再到书吧喝杯凉茶恢复精神,干净整洁地回家,在老婆面前也找回了一些尊严。”输电所的一位员工表示。

“家文化”让自己不孤单

“上班5天,休息5天。上班期间即使家很近也不能离开变电站。”记者了解到,贵州黔南州罗甸县220千伏栗木变电站距离贵阳4个小时车程,是贵阳供电局最远的一个变电站。全站15个人,分两个班。一个班轮休,一个班值班。上班期间即使家在附近也不能离开变电站。轮休了,有的员工家在300多公里外的水城,5天时间有两天时间花费在路上。贵阳供电局为该站配置了洗衣房、活动室和电视机。“在变电站的时候,除了监盘,还要检查工器具,进行安全学习,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并不觉得枯燥。”站长张艳表示。

全网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很多员工亲人都在外地。不少员工过年过节也回不了家。虽然“小家”不在本地,但是他们都拥有一个能依靠的“大家”。让员工队伍在陌生、艰苦的环境中安下心、鼓足劲,成为各个单位“家文化”建设的关注重点。

“开心农场”让枯燥生活蹦出火花

在云南,“开心农场”让变电站的枯燥生活蹦出一个个开心的火花。

在云南哀牢山脚下的玉溪供电局220千伏新平集控站,站内工作人员利用站门口一块空地种植各式蔬果,将网络中的“开心农场”搬到了现实。“我们每个工作人员在农场里都有一块‘责任田’,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共同劳动,共造家文化。”新平集控站站长王永祥说。最初,新平站值班员杨师傅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站门外种了一些辣椒和青葱,后来越来越多的同事参与进来。“大家一起播种、耕耘、守护,很有成就感。娱乐与工作并不对立,‘热心’农务的同事,在工作中不但吃苦耐劳还很有团队精神。”王永祥说。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南网员工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