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由南方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万家灯火 南网情深——走读广府文化 体验电网魅力”活动在海珠区展开第五期活动。在知名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的带领下,广府文化亲子走读团队走进海珠区黄埔村和黄埔古港,寻找古村的人文历史和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印记。随后,走读团队前往广州供电局,观看三八带电作业班电影,体验立体巡检飞行器,了解输电线路立体化巡检技术的最新科研进展。
位居要津——黄埔古港见证海上丝路辉煌
“为什么黄埔村不在黄埔区,而在海珠区呢?”站在黄埔村牌坊前,知名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向团友们揭开了谜题:“黄埔”原来叫“凤浦”或者“凰洲”。清朝时期,广州作为通商口岸,黄埔村停靠了很多外国的商船。由于繁体字的“凤”和“凰”十分相近,船上的外国人误以为“凤”即“凰”,称“凤浦”为“凰浦”。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又将“凰”改写为“黄”,村名便逐渐演变为“黄埔”。饶原生向团友们普及了一个久被淡忘的知识:“黄埔”这个地名,最早出于黄埔村,黄埔村不在黄埔区,而在海珠区,则是出于行政上的规划。
在清朝“一口通商”的历史背景下,黄埔古港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世界知名港口,更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在粤海第一关纪念馆内,饶原生借助馆内的文物,和团友们一起追溯了广州海上对外贸易的历史。“为何称为粤海第一关呢?”团友们对这一名字十分不解。粤海关是清康熙时期在黄埔村设下的黄埔港口。之所以称为第一关,是因为当时粤海关的税收在全国居于榜首。然而随着岁月流转,鸦片战争以后,黄埔古港昔日的繁盛逐渐逝去,码头更因逐年淤塞而被弃用。清同治年间,黄埔海关迁往长洲岛,依然沿用“黄埔”一名。
在黄埔古村内,“罗、梁、冯、胡”四大姓氏的宗祠随处可见,众多宗祠和历史名人故事令团友们叹为观止。步入梁氏祖祠堂“梁氏宗祠”,饶原生告诉团友,这是黄埔村内修建历史最长久的祠堂,前后用了60年。梁氏后人更令人称道,其中梁诚当年为清政府驻美大使,曾追回“庚子赔款”并用于教育事业,建立了清华大学,因此亦被人称为“清华之父”。
技术革新——立体化巡检减少高空作业风险
黄埔古村一行结束后,广府文化亲子走读团队一行走进了广州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了解输电线路立体化巡检技术的最新科研进展。
团友们首先在室内观看了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73年的纪录片《飒爽英姿女电工》,该片记录三八带电作业班的女电工们从事带电作业的历史镜头。电影中冒着生命危险爬上电塔检查电线的女电工让团友们感到震撼。“电光闪闪亮,弧光飞流星。英姿飒爽女电工,壮志凌云震长空……”一曲豪气冲天的旋律将大家带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1970年,随着广州供电局带电作业的广泛应用和技术成熟,广州供电局于全国率先成立第一支女子带电作业班。
时光荏苒,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网员工已经有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成果。走出室外,一架黑色六翼的飞行器迅速吸引了团友们的注意力。伴随着“呼呼”响声,飞行器渐渐上升,消失在60多米的高空,看得大小朋友目瞪口呆。与此同时,飞行器传回来了高空电线的拍摄画面,在地面上架设的电子屏幕同步播放出来,可以清楚了解到高空电线的情况。“输电线路工作室”年轻的“85后”工作负责人萧振辉介绍,这是“立体巡检飞行器”,用于检查高空输电线路。
为降低人工上塔巡检的风险,2012年,广州供电局开始运作“架空线路日常巡线不上塔、电缆线路日常巡线不下隧道,无人动力伞初巡,飞行器细查,检修过程远程干预”的输电线路立体化巡检技术,锐意通过高精尖技术,打造输电线路现代化巡检新方式。谈及巡检飞行器的意义,工作室成员介绍:“第一,人不上塔就体现了安全效益,飞行器取代了传统的人工作业,降低了风险。第二,这种先进手段极大提高了我们检查线路的准确性和排除障碍的效率。”
广州供电局一直鼓励职工技术创新,先后在各基层单位成立了以岗位技术能手带头的各类工作室,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而输电所这项技术创新内容还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作为职工技术创新典型事例在全国广为宣传。“设计期间,团队废寝忘食,及时用纸笔记录下每个设计灵感,画出各种‘模型’。”工作室成员说,仅模型草图用的纸张,就有30厘米高。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2013年5月,飞行器首次投入使用,成功查找一处高压线的雷击故障点,标志着巡检飞行器在雷击点查找、故障定位、应急抢修工作中全面推广应用的开端。2014年,受台风影响,一个农用薄膜被吹到某变电站高压导线上,需要紧急处理。飞行器再次“临危受命”,首次带电喷火燃烧500千伏线路飘挂物。带电作业,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登塔作业方式,避免了紧急停电导致的电力减供风险。至此,飞行器喷火燃烧线路飘挂物已在生产实际中发挥重要作用。
标签:南方日报,电网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