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委领导赠送锦旗,表达对南网人的感激之情。 吴兴波 摄
“叔叔阿姨们,谢谢你们,让我们见识到智能用电的强大,玩得太开心了。”8月13日,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疏附县的6名团干代表和28名优秀少先队员与广州的团干、少先队员们来到南方电网电动汽车体验中心,共同体验电动汽车的魅力,在交流中感受南网人的热情与真诚。
牵手疏附,南方电网人与新疆人民的情谊远不止于此。早在2005年,南方电网公司即开始对口支援喀什市麦盖提县,此后的6年时间里,南方电网公司先后选派4批共8名处级干部到麦盖提县开展对口援疆工作,无偿援助和招商引资金额高达9500多万元。
从广州到新疆麦盖提县,需要跨越5000公里。这个距离很遥远,从白云机场搭乘飞机再转汽车到那儿,最快也得10个小时。但这个距离也很近,因为“麦盖提的大门永远向南网亲戚敞开”。6年千里援疆,南方电网收获新疆人民最美的心声和最真的祝福。
民生援疆:从住医行做起
麦盖提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林牧相结合的绿洲灌溉农业区。由于地处偏远,麦盖提县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工业化进程缓慢、基础设施薄弱、人力素质较低。
从2005年起,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南方电网公司对口支援麦盖提县。在6年对口支援的过程中,南网通过民生援疆、教育援疆、产业扶持援疆和市场援疆等举措,全方位助建“澣海明珠”。“对喀什地区援疆工作最重视,援助的力度最大,效果也最好。南方电网为麦盖提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的积极贡献,喀什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时任喀什地委副书记阿不都克尤木·买买提如是评价南网援疆工作。
在援疆过程中,南网始终把视线放在最迫切的问题上。在维吾尔族老人努热尼沙·色买提家里,一台由南方电网公司捐赠的彩色电视机放在房屋正中央。说起第一次看彩电,老人高兴地说:“共产党,亚克西;南方电网,亚克西!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看上彩电。”据了解,南网共在这里捐赠了4000台21寸彩色电视机,1万多名农民因此缩短了与外界的距离。
巴扎结米乡的热比姑·亚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以前一直是租房住,但如今她住在南方电网公司援建的抗震房里,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和她一样搬进抗震房的,一共有1000户居民。
在对口帮扶中,南网认真调研,在关键时刻解决麦盖提县人民的燃眉之急。
2006年,随着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的实施,该县住院病人剧增,病床紧张。在这紧要关头,南网立即援助资金343万元,于次年建成的3634平方米的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楼,解决了该县“住院难”问题,改善了就医条件。2011年7月9日,南网向麦盖提县援助490万建设“南网大道”。道路建成后,在麦盖提规划的新老城区之间打造一条便捷的交通线。
麦盖提县人时常说:“南网人是我们的亲戚,喀什和麦盖提的大门永远对南网敞开。”虽然相隔万里,南网人却和当地群众建立起一种亲人般的感情。这种亲切,不仅来源于援疆干部的倾情付出,更是因为全体南网员工传递出的无私和大爱。
2010年,由于市场因素,麦盖提县大批红枣滞销。听到这一消息后,南网员工主动认购“爱心枣”,认购金额达422万元,解决了许多农民卖枣难的问题。
教育提升:竞争力从娃娃抓起
麦盖提县实验中学的老师们仍然记得,2007年,若非南方电网及时援助,县一中、二中实行民汉合校就是一句空话。当时,合校后4000多名学生上课教室不足,南方电网公司立即支援建设了综合教学楼,包括70个教室,以及物理、化学实验室和图书室等,彻底解决了合校面临的最大障碍,为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提供了极大便利。
为促进当地的“双语”教育,南网募集300多万元,将其中202.79万元列为 “双语”教育奖励基金,另一部分则用于民生建设。此外,南网还协助当地拟定理财方案,每年利用增值部分进行师资培训,并对在“双语”教育中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奖励。
在县第三小学,校长阿布力孜·吐松指着教室的桌椅说:“1200套桌椅都是南网捐给我们的,质量好得很,从2005年到现在都没损坏。”除了建楼送桌,南网还组织麦盖提县干部开启赴广东、云南的培训之旅。2008年1月,南网出资并组织该县多位干部到广东进行24天的学习,让他们在大学里接受专家的多角度培训,参观沿海发达地区,对他们的思想触动很大。
“我觉得我们最大的差距是在思想观念上。那一次,我学到了很多好的工作方法。”6年里,南网共出资80万元,安排该县6个考察团38人次到广东和云南考察,组织两期83名干部赴广东和云南培训,开拓了受训干部的视野。
产业扶持:广栽梧桐引凤凰
“吃水不忘挖井人,用水不忘南网人。”麦盖提县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据悉,麦盖提县全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农作物需水量达11亿立方米,地表供水仅为5.9亿立方米,干旱问题十分突出。2008年,在与县政府领导班子深入沟通的基础上,南网决定投入800万元支援该县开挖机井。现在,该县共开挖机井72口,平均打井深度80米,除满足附近居民生活用水外,还可灌溉土地36000亩。灌区受益者达2.8万余人,年增效益540万元。用水问题解决了,该县50万亩红枣园得以开始建设,这里将成为“红枣之乡”。时任县委副书记董建说:“南网机井有效解决了我县农业灌溉季节性缺水问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着。”王智来自河南,是麦盖提县一家农产品开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方式,他在该县经营着3000亩红枣林。站在宽敞的厂房前,王智说:“对我们小企业来说,这种模式帮了大忙。”他所说的模式,是指由政府提供厂房,商户可在3年后支付建厂费用,且不必付利息。这极大缓解了他的压力,保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中。而这些厂房,全都由南网援建。
在麦盖提县城南工业园区,南网援助资金300万元,修建标准化厂房10355平方米,所建厂房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当地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客商,3年后收回成本,资金可以持续滚动利用。时任县财政局局长叶丛香说:“有了厂房,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强了。而且3年后企业偿还建厂费用,按照这一方式循环下去,南网的这笔资金可以用十个‘3年’、几十个‘3年’。”
能源铺路:招商引资擦亮名片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在2006年麦盖提县工业园建设之初,全县没有110千伏电网,最高电压等级只有35千伏,电力供应极其紧张。为此,南网援疆干部多次到新疆电力公司进行沟通,促成了造价1800万元的110千伏变电站落地。随后,城南工业园快速发展,企业纷纷入驻,该县工业大发展从此起步。2011年,在援疆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又引资建设了1座220千伏变电站和1座110千伏变电站。该县电网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两级跳”,为该县“一河两城七园”的规划提供了有力的电力支撑。
南网援疆干部还把招商引资工作与民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麦盖提县,地上缺树,地下缺煤,烧火取暖是个大问题。2009年,南网援疆干部何国强在喀交会上对天然气项目进行了详细考察。随后,他又到多个城市和单位全面展开可行性研究,形成了详细的考察报告。之后,他又在该县招商引资项目中,首次采用了招标模式,选择了最合适的投资商。最终,总投资4000万元的天然气供气项目落户该县,居民供气成本比使用传统燃料至少降低三分之二,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燃料,还为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据统计,6年间,南网援疆干部共促成内地40多个团队400余人次到麦盖提县考察,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投资,也进一步擦亮了麦盖提的名片。数据直观说明了这座边疆小城6年间的巨变:2004年,该县生产总值为6.17亿元;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9.39亿元。
当地官员称,南网选派优秀干部到喀什,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工作方法以及敢闯敢干的精神,这甚至比资金更重要。
在机井建设现场,南网援疆干部了解水文情况,赶赴田间地头,研究配套线路、变压器安装情况;在红枣加工企业,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协助开展营销和物流工作,让大漠深处的小企业逐步走向全国。
“他们的到来,就像一阵清风。”当地干部这样评价南网援疆干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昔日寂寥的大漠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正以惊人速度书写着发展传奇。
标签:南网,帮扶,对口支援,新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