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工程结算按期完成率从70%提高到90%左右,输变电工程初设概算较可研估算、工程结算较初设概算均下降4%左右,累计节约工程建设资金约600亿元。
在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副主任张天文看来,国家电网公司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很不容易。“现在工程建设上花的每一笔钱都经过仔细核算,是非常规范的。国家电网公司能在此基础上再节省开支,让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其中的很多做法是走在中国电力行业前列的。”
张天文所说的“很多做法”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精益化管理。近年来,在电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下,国家电网公司逐步完善造价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创新管理模式,采用多种管理手段,在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完善造价管理体系
“十一五”时期,国家电网公司逐步完善造价管理体系,为工程造价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组织体系的健全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从2006年至今,公司工程造价管理组织体系每年都有新进展。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的赵彪多年从事工程造价方面工作,他发现,2006年,公司造价管理的关键词是技经管理,那一年公司逐步在总部、各网省公司基建部成立了技经处,建立起专业化、纵向贯通的技经管理体系。2007年,关键词是定额管理,当年8月,经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批准,公司设立电力建设定额站,建立起集中管理、覆盖全面的定额管理机构体系。2009年,关键词变成了物资集中招标,因为这一年公司设立了物资部,建立起物资集中招标管理队伍。
总结起来,“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形成了“横向全面、纵向贯通”的技经管理体系。横向上,形成从发展部门、基建部门到物资部门、财务部门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控体系;纵向上,形成从总部到直属单位、网省公司分级贯通的造价管控体系。
在组织体系完善的同时,制度体系也日臻完善。“十一五”期间,公司推进管理方式转变,全面推行基建标准化建设,先后配套制定了70余项基建管理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形成了基建管理制度体系,覆盖项目、安全、质量、造价、技术等基建专业管理要求以及基建标准化综合评价管理,全面规范了基建管理模式、机构设置、管理内容、评价机制等管理要求。
创新造价管理模式
造价管理体系的完善,为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保障。通过修订、完善和补充规章制度,至“十一五”末,国家电网公司已建立起基建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实现全口径、全范畴造价管理,关键环节集中管控。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项目前期阶段的管理由分级分区域管理转为分电压等级集中管理,实现了“横到边、纵到底”。工程初步设计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龙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在75%以上。公司对初步设计进行精益化、集约化管理,加强关键内容的管控力度,提高评审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工程设计质量。在工程建设阶段,公司提出工程量管理的要求,实现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和工程的分部结算。针对工程结算,公司逐步建立总部、网省公司两级结算监督管理平台,实行工程结算全电压等级、全方位、全过程的集中监督管理,实现工程结算管理规范统一、工作流程统一、编制标准统一、内容深度统一,保证工程结算的合理、合法、合规。
造价管理模式的创新还体现在对工程造价的计算延伸到工程建成之后。“工程造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越低越好,而是要考虑后期的运行、检修以及技术改造费用,保证整体上的节约。”张天文说。
工程使用寿命是体现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关乎是否做到“整体上节约”的关键。公司要求,今后新建电网工程建筑物使用寿命要达到60年以上,变电主要一次设备和线路主要设备使用寿命达到40年以上,主要二次设备使用寿命达到20年以上。
丰富造价管理手段
国家电网公司还积极探索丰富造价管理手段。2010年3月,该公司在浙江、北京等地开展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编制工作。2011年2月,该成果作为企业标准颁布实施,并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申请上升为行业标准。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增加工程招标透明度,真正体现市场竞争的原则;简化投标报价过程,节约时间;将实体项目与措施项目分开,使造价构成更加合理。
《±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预算定额》是根据向上工程的各项预算情况编制的手册,发布时间是2009年9月7日,处于该工程施工期间。在建设特高压直流工程过程中,呈现出很多有别于以往经验的新现象,工程造价也不例外。国家电网公司和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立刻编制出相应的预算手册,在修订完善后作为通用造价执行。这是公司推行定额管理的一次生动实践,填补了特高压直流工程没有科学、系统的费用计价标准的空白。
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类似的定额管理研究工作还有: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分区域完成了电力工程装置性材料单项预算价格和综合预算价格;2008年,开展了西藏地区35千伏~220千伏电网工程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费用计算标准研究,研究成果为行业标准建立奠定基础;2010年,完成电力工程概预算定额电气安装工程、送电线路工程等11个分册的研究成果。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建立了流动红旗评比、专业竞赛交流、设计施工监理激励约束等新手段,推动了基建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促进了基建整体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同时,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建成基建管控模块、评审平台、结算平台、物资采购平台等,提升了管理效率。
标签:十一五,国家电网,节约,工程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