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奉新县赤田镇五显村村民涂清礼以前在县城开三轮出租车,每天起早摸黑,每月收入仅1000多元,而且还很难照应家里。2007年下半年,奉新县出台了关于家庭纺织的优惠政策,涂清礼便有开办一个家庭纺织厂的打算,无奈村里的用电跟不上。正在这时,该县启动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解了老涂的燃眉之急,于是他在自家门口开办家庭纺织厂。今年10月份,笔者再次来到涂清礼家,他欣喜地说,现在他家每月收入一万多元,而且家里的农活也没落下。老涂说,这不仅得益于县里的优惠政策,同时也要感谢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他的家庭纺织厂提供了可靠的用电保障。10月份,他的纺织厂用电量已经超过了2000度,设备运行非常稳定。这要在以前,是很难做到的。
作为全省新农村电气化试点县的奉新县,在没有实施改造前,农村动力用户大多采用单相供电,电压质量得不到保证。干洲镇兴旺大米加工厂以前设备陈旧,一直想更新,但是电压不稳成了最大的阻碍,因此厂子的效益也一直不好。2007年9月,该县启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共投资1500多万元,改造35千伏变电站10座,10千伏开关站3座,新建10千伏线路21.26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台区70台、容量6724千伏安,改造低压线路19.9千米,户表改造15714户。7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和44个电气化村面貌涣然一新,兴旺大米加工厂所在的地方就是受益者之一。乘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春风,该厂新添了成套电子设备,每月用电量达10000多度,其产品远销广东等地。
新电力照亮了新农村,农民群众能享受到“满意电”的同时,创业的念头蠢蠢欲动。大米加工、养殖和家庭纺织等产业蓬勃兴起,在干洲等周边乡镇,依托优质大米传统优势,像兴旺加工厂这样由农民兴办的大米加工厂就有10多家。为适应做强做大的竞争需要、创办自己的产品品牌,这些加工厂陆续实施了设备更新改造,电气化建设的可靠供电,让这些设备一直运行稳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效益好了,老板交起电费很干脆,有些加工厂每月15万元左右的电费不用催,用现金付。
尝到甜头的农民创业底气更足了,农村经济发展之势方兴未艾。在赤岸、赤田、会埠等乡镇,一些返乡的农民,利用在外学到的一技之长在自家办起家庭作坊式加工点、私营小企业,从打工仔变成了小老板。不光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也带动了数千当地富余农村劳力的就业。外出打工人数众多的宋埠镇,出现打工“回巢”,不少学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纷纷回乡开办个体加工业等,扭转连年用电“萎缩”之势,用电量增持续增长,超过20%。
电气化建设让奉新农民的日子好起来了,同时也为该县的售电量贡献了一份力量。今年一至三季度,奉新售电量达34683.9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64%,农村售电量弄比增长7.9%。
标签:电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