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贵定供电局抗旱保电突击队完成云雾重旱区铁厂乡谷丰村提灌抽水供电线路。从初勘到竣工共5天时间,架设高低压线路1600米(其中低压电缆180米),安装1台30kVA配变及计量装置,为从根本上解决该村278户1200多名群众饮水难题提供了电力保证。
云雾铁厂乡谷丰村有23个自然寨357户1538人,是全县重旱区之一,旱情最为严重的掌令寨海拔最高,平均一年有几个月缺水。村民们世代都要下到距山谷底垂直距离207米深的拉朵河中取水,从山顶到谷底全是遮天蔽日,盘根错节的密树林,村民先背水到较平缓的地带后再用马驮,一匹马最多也就驮两挑水。一个壮劳力往返走一趟最少也得3个小时。当地村民天天守着一条河,在山上听得见河水訇訇的响声,想喝上一口却要历经风险。村民惟有望河兴叹,个中滋味不堪言说。从去年到现在旱情已持续7、8个月,仅靠当地政府每天送水度日,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接到当地政府告急情况后,云雾供电所当即向局里反映,即刻开通业扩报装绿色通道。4月8日,在铁厂乡甘书记、赵乡长的带领下,贵定局局长、营销部主任、云雾供电所所长等一行8人赶到现场踏勘地形,初步确定供电方案。之后各负其责,分头行动。局长史磊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汇报、请示,营销部主任柏君贵负责连夜绘制线路图,草拟材料计划。物资供应中心主任金京赶紧调运车辆运送电杆等物资,云雾所所长邓光勇则协同村支书组织人力抬杆。
4月9日,贵定局都能公司负责人陈国忠率队测量杆位,确定线路走向及变压器安装位置,现场拟定具体施工方案,指导村民打电杆洞。准备工作一切就绪,4月 10日一大早,施工材料进场,各路人马纷沓而至,谷丰村全村老少出动,附近四个村寨的壮劳力也赶来帮忙。浩浩荡荡200多号人打响了一场抗击旱魔的大仗。砍的砍树、打的打洞、抬的抬杆,妇女们忙着搬运金具导线。号子声、欢笑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77岁的党员老兵王仕龙来了,挥舞着锄头挖着电杆洞,吭哧吭哧的劲头不减当年,头包白帕的瘦弱的陈绍英也来了,前几年丈夫病逝,她独自拉扯孩子长大,现在孩子外出求学,她就是家里的壮劳力,架线抽水是全寨人的喜事,她不肯落后,哪怕抬不动杆,帮着铲点土也是好的呀。仅仅3个小时,12根9米杆、7根8米杆就从山脚到山顶再翻到山脚,全部就位。傍晚时分,整个布依山寨炊烟袅绕,好客的村民杀猪宰鸡,摆了30多桌酒席,犒劳“三军”。累了一天的人们围坐在桌子旁边吃边聊,憧憬着不久后就可以通上“自来水”的好日子,老辈人说,山寨里自古都没有这么热闹过,大家都过年般的乐呵着,笑个不停。
第二天天一亮,贵定局都能公司施工队伍各就各位,开始紧张施工。接下去的四天,全体人员就没有再出过山。为节省开车往返县城6个多小时的时间,16个人三三两两在村民家分头借宿,起早贪黑工作。由于缺水和路远,顿顿吃的是干锅肉和农家手推的豆腐,因为缺水,隔三岔五就有人家宰杀大牲畜,所以肉管够,蔬菜和汤倒成了奢侈品。搭伙食的村主任家女主人把锅端架在屋子中间的地柴火炉上,站起身搓着手一个劲说,没有什么菜招呼大家。大伙却毫不介意,觉得比起2008年冰灾那次连续4天抢修35kV向黄杨线的经历,幸福多了去。
为确定低压线路立杆点,都能公司施工队队长岑祖兴在荆棘遍地的丛林里穿梭往返,不知趟了几回河。原定在谷底架设4根电杆,跨河架线到对岸,后听村民说了河水最高水位,有可能冲垮电杆,再加上接近谷底的地段几乎是垂直的,电杆根本没办法栽下去,要保证施工质量,只能另辟蹊径。施工队几个负责人讨论后,当即决定临时修改施工方案,采用钢绞线渡低压电缆跨河架设的方式解决。要在河对岸湿滑的悬崖峭壁上找到合适的点固定电缆线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稍不注意就会跌下深谷。好在年轻时就喜欢打猎追野兔的岑祖兴身手敏捷,他和杨锦祥两个人手脚并用爬了半天,终于找到岩洞里一块突起的巨石,巨石下面有个不大不小的洞,正好恰好可以用来固定拉线盘,大家这才安下心来。施工场上,沿着芭芒冲山势往下,廖美顺、汪吉魁、黄金柱等人分别登杆安装横担金具,技术好手冯永红年轻力壮,专门负责山顶那根转角耐张杆上的活,等大家完成杆上横担金具安装,工程负责人陈国忠就在坡顶上指挥几个村民缓缓放线,大家各自立在电杆上,相互配合挂线、紧线。等三根导线都放完线,架得差不多了,施工副队长罗福跃就赶紧到搭火变压器杆下做“尽头”。(绑扎导线固定在电杆上,作为临时拉线用)。驾驶员杨精宏和唐官亮两人趁着放线的闲暇,拿了机油瓶润滑线盘轴承。这边,年纪较大的老架线工宁富华提了夹钳,守在拉线盘旁边,随时准备量剪钢绞线……
就这样,大家顶着炎炎烈日,边立杆、边架线,打拉线洞,齐心协力,大干了5天,终于圆满完成线路施工任务。陈经理自豪地说,只要提灌站建成,随时就可以用上电。
据悉,该提灌站15kW井用电动潜水泵已从沈阳空运抵达掌令寨,县水利部门正加紧制定抽水方案,近日将通电抽水。
标签:贵定局,重灾区,提灌站,低压线路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