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笔者走进汝阳县大安乡罗凹村,走在平整的水泥路上,嗅着空气中弥漫的花香,心情无比舒畅。正在忙碌着制作粉条的村民罗俊强喜上眉梢,他说:“是新农村电气化帮全村人走上了致富路。
长期以来,罗凹村九成以上家庭都是从事以粉条、粉皮、粉丝生产为主的“三粉”加工。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只有1台30千伏安的变压器,那时电压低,全村只有两台红薯磨粉机,村民磨一次粉往往要排队等整整一晚上,有时,来不及加工,红薯就烂掉了。
2000年,汝阳县电业局在村里进行了农网改造,新装了1台150千伏安的变压器,重新架设了低压线路,电压稳了,家家户户都购置了磨粉机,机器轰隆隆地响个不停。
2008年,汝阳县电业局在罗凹村进行了新农村电气化改造,供电更加有保障,村民们集资办起了以淀粉加工,粉条、粉丝生产为主的汝阳县双阳三粉加工有限公司,带动了全村“三粉”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现在,罗凹村‘三粉’加工一项,就使全村每户年收入达到8000千元,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啦。”罗俊强高兴地说。
罗凹村党支部书记赵汉京感慨地说:“实施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后,罗凹村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民营企业目前发展到十多家,大部分村民家里有了电磁炉、空调、电脑,罗凹村成了全县有名的富裕村,村里的 ‘三粉’产品还远销江苏、新疆等地。农村经济在电力的保障下,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标签:“三粉“加工,产业火,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