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随着安徽宿松县2009年农网完善工程的全面完工,打通了农村用电瓶颈,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优质电、放心电在改善农民生活的同时,也为家电下乡政策撬动农村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2010年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快速推进,农民的生活正在悄然改变。
服务家电下乡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我的家电专营店能起死回生,全靠了电压稳定呀。”安徽宿松县千岭乡向阳诚信家电专营店老板石金球高兴地说。石金球原来在乡里开着一家电器维修店。自2008年12月安徽省家电下乡启动以来,他看准了里面的商机,把维修店改造成家电专营店,专卖空调、冰箱等家电。谁料2009年开张不久,就没有什么生意了。后来一了解,原来是空调和冰箱买回去后,因为电压低根本就用不了,村民买回去就成了摆设。他只好干起了维修家电的老本行,“因为电压不稳,经常有家电损坏,维修的生意比卖家电的生意反而要好的多。”到了2010年6月份,宿松供电公司对千岭乡投资200余万元的农网完善工程全面完工,给诚信家电专营电带来了生机。“今年光7月份空调就卖了50多台了!”当然,感受最深的还是千岭乡的村民们,在夏天再也不怕电压低了。
据了解,宿松公司2009年农网完善工程共完成资金2930万元。新建35千伏线路48.85千米,新建10千伏线路28.96千米,改造10千伏线路1.7千米,新建更换配电变压器65台,容量5910千伏安,改造配电台区15座,新建低压线路104.19千米,改造低压线路40.02千米。
供电栽下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白云村养猪场之所以能尽快投入运营,离不开供电的大力支持,你们当记头功!”安徽宿松县许岭镇白云村党支部徐进锋书记说。
早在2009年3月,原在深圳市创业的唐福和先生,准备返乡创办一个总投资近达2000万元的大型生态养猪场。但是,唐福和最关心的还是电力的稳定供应问题,对当地是否能够提供稳定优质的供电心存疑虑,所以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2009年12月,投资40余万元的白云村10千伏线路农网完善改造项目和35千伏许岭变电所的改造全面完工更使得供电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进提高。唐福和了解到情况后,马上就向许岭镇政府表达了投资意愿。许岭供电所了解到情况后,也主动上门服务,使养猪场用上了放心电。
一花引来百花开。在继白云养猪场落户之后,该村又先后招进了安庆银红制衣有限公司,爱达婚纱公司缝珠部和黄湖公司等三家规模较大的企业,这些外商企业的落户,为许岭镇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生的活力。解决了全镇近千个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每个工人的年纯收入一般都在1.8万元左右。
超前规划 服务经济发展
酷热的七月,骄阳似火。在全县各地的田间地头都可见到头戴安全帽,肩挎工具包的农网改造勘测队员们冒着高温在为2010年农网升级工程进行实地勘测,绘制项目图纸。这标志着宿松县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已经拉开序幕。
据悉,日前,宿松供电公司已完成了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2010年-2012年)三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三年计划启动投资为2.9亿元。预计新建改造7座35千伏安变电站,容量5.95万千伏安;新建改造35千伏线路141.86千米;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873.87千米;新增及更换变压器816台,容量10.8万千伏安;新增改造低压线路2019.56千米。其中2010年总投资3517.47万元的82个10千伏及以下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一经省公司批准便能立即实施。三年改造升级完成后,能基本满足宿松县未来10-15年用电负荷发展需要。
标签:宿松,农网改造,新生活,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