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是现代社会生存的血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城镇、农村的建设飞速前进,“电”之于人们的意义也越来越大。而“电”本身,其实也在不断的发展。可以让新农村更整洁漂亮的“高低压同杆”、“电力电缆遁土”,更加安全可靠的“绝缘线”,在电网中屡立奇功的“雷电定位系统”……电网建设、电力技术更新,更好的为城市、农村建设与老百姓的生活服务。这些,是电力服务的转型升级。
变电站使上“缩骨功”设备钻进“筒子”里
占地100多平方米的进线系统(除主变),装进“筒子”里,占地竟只需30多平方米。记者在锦城变电站看到,原本要分散安装在各个隔间的常规设备被全部安置在了连接在一起的“大圆筒”里,“庞然大物”变成了“小家碧玉”。
110kV锦城变电站是临安市首个采用GIS设备的室内变电站,目前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下个月底就能投入试运行。据悉,110kV锦城输变电工程是2010年我市8项电网建设主要任务之一,于今年1月开始土建工程的建设,目前安装工程已完成,主要供应城中、城西地段的用电。
何谓GIS设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GIS即SF6气体绝缘封闭组合电器,具有体积小,技术性能优良的特点。充在“圆筒”里的SF6气体是一种绝缘物质,使用GIS设备就能将进线系统的安全距离大幅度缩小,而体积小也就减少了征地、拆迁、赔偿等昂贵的前期费用。此外,GIS设备的元件是全封闭式的,因此不受污染、烟雾、潮湿等环境的影响。采用GIS设备不仅运行可靠,还可以减少维护工作量,缩短检修周期,而万一SF6气体泄漏,也只需根据信号定位修理。
千米海拔电塔装上“眼睛”覆冰情况实时知
一根普通电线,裹了一圈直径为数公分的“冰衣”,这样的覆冰电线相信很多人都没见过,但却存在。而如果电力工作人员可以随时监测到覆冰情况,提前介入,就可以减少线路扭曲甚至断裂情况的发生了。今年,这个设想将成为现实,我市将建立省内首个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实时监测系统。目前,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正在接入省公司平台和调试,不日即可投入使用。
在临安市昌北地区,每年寒冬冰雪覆盖对电塔、线路损害极大,且排险抢修难。昌北地区的高事故发生路段,海拔为1200—1400米,属于威气象区,收集不到气象资料,2008年、2009年、2010年年初都出现倒塔、扭塔、断线现象,给电力系统造成了很大损失,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实时监测系统主要是在电线上安装受力装置,测试受力的情况,当冰雪覆盖超过事先设定好的警戒值,预警系统就启动,而塔上的摄像头装置同时录摄现场。该系统的建成,就可以随时进行监控,缩小排查范围,运行人员不需要上山就能了解线路情况,当地线路所也可提前介入,减少损失,提前同时用户启动自备发电机,及时保障用户生产生活基本用电。
路灯“鸟枪换炮”照亮“低碳”路
一只LED路灯比普通路灯的功率要减少200瓦,一只无极灯比普通路灯的功率要减少170瓦。如今路灯也走低碳路用上节能产品了。
记者日前从路灯管理所了解到,年初按照临安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的要求,路灯管理所对苕溪南路和城中街、石镜街上的路灯给予了更换,目前已全部完成。
路灯是城市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路灯常采用高压钠灯,高压钠灯整体上光效低的缺点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而有着寿命长、能耗低、色彩丰富、耐震动、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的LED照明产品,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城市的景观照明。加上苕溪南路上的原有钠灯反光照明太厉害,容易造成隐患,如今全部更换为90盏LDE灯。城中街和石镜街上的原有金卤灯不仅能耗大,并且光线偏暗,如今全部更换为近400盏无极灯。
标签:变电站,电塔,路灯,临安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