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河南省淮滨因濒临淮河得名,素有“洪水走廊”、“百里水乡”之称,历年水患严重。在认真分析淮滨水害教训、资源优势和发展方向后,淮滨县政府理性地提出‘打好淮河牌,做活水文章,借淮河之威,扬淮滨之名’的发展思路。3月29日,淮滨县长吴刚在召开的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分析会上指出淮滨电力在做活“水”文章,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强力支撑作用。
近几年,该县电业局先后投资1.2亿元,建成了以110千伏变电站为电源点,35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中、低压配电网进一步完善的坚强电网,同时新建和维修了128座电力排灌站,新增改造配变562台,为新打1257眼机井实施了电力配套工程,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县域经济开发用电需求。
经济发展电力作支撑
淮滨县电业局紧紧围绕县政府提出的“保增长、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发展思路,当好电力先行官,把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电量的重要举措。推出“首问负责制”、“一站办结制”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使众多大项目一落地就能感受到电力的快捷、方便。
淮滨港是河南省最大内河港口,丰水期千吨货船直达长江水系,淮滨充分发挥传统造船业的优势,在城关沿淮滩地建起了长达7公里的造船长廊。该行业对电的依赖性较大,绝大部分工作量是焊接用电,供电部门直接将电送到电焊机旁,电力强力支撑拉动了造船业快速发展。说起电力优质服务,该县万隆造船厂厂长闫尚义感激地道出了肺腑之言:“造船场地到处是钢板、角铁等导电体,针对一些电焊工安全意识不强,电力部门采用人防加技防,每天派人巡查,还先后安装了400多套保护装置,确保了造船用电安全。”“2010年电力部门投入资金80多万元为船厂架设改造高低压线路20多千米,保障了造船厂用电,全局供电量当年同比增长14%。”淮滨县电业局局长余学渊说。
滩地开发电力做保障
淮滨县王家岗乡毛庄村是典型的行洪滩区,位于洪河、淮河交汇处,村民生活困难,是河南省重点扶贫村。为配合背河洼地开发,2008年,淮滨县电业局加大对该村的扶持力度,投资200多万元,安装配电变压器,改造了高低压线路,使毛庄村初步形成了“河相通、沟相连,电闸一合水进田”的农业发展模式,增强了抗旱排涝能力,调动了当地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王家岗乡猫爪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熊俊伟抓住这一优势,带领毛庄村村民在泄洪滩地上人工栽培猫爪草,取得了巨大成功。建立了全国首家“中国猫爪草网站”,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种植户人均每年增收3000多元,猫爪草种植面积增至2.5万亩,成为洪河沿岸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目前,像“金河滩猫爪草专业合作社”这样滩地变良田的在淮滨县如雨后春笋,蔚为壮观。该县王湾新村千亩洼地通过土地资源整理和电力配套工程的实施,杂草丛生的烂泥滩变成了全县蔬菜种植基地,且实现“网上销售”,年收入5000多万元。
水产养殖电力做桥梁
水产养殖是淮滨县的主要经济产业,该县水产养殖面积达10万多亩。为给养殖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淮滨县电业局积极应对,完成低电压配电台区摸底排查和施工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该县期思镇廖朝阳的水产养殖场,他指着活崩乱跳的鱼儿说:“去年我初建水产养殖场时,由于资金困难,没钱架设电力线路,期思供电所得知后,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还免费帮我安装了粉碎机,却连顿便饭也没吃。”据了解,该局供电员工为帮助农民致富,还与水产养殖大户“结对子”,提供一对一的全程“保姆式”用电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交口称赞。
标签:淮滨电力,服务,淮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