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6日,笔者从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获悉:截至25日8时,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平均水位为12.14米,在老子山等四个站点水位比24日下降0.02-0.03米,再创新低,已接近死水位。在最新的水情报表上,洪泽湖总入湖流量为0,总出湖流量为114立方米/秒,今年3月份以来,洪泽全县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减少六成,56.4万亩耕地已达到中等程度干旱。
为了农民增收,缓解洪泽湖出现的旱情,洪泽县供电公司农电系统300多名农电人全力投入到抗旱保电第一线。5月24日,该县黄集镇曹圩村支部书记曹学金来到黄集供电所,请求支援。由于天旱缺水,该村刚刚培育的秧苗已有部分枯死。看着农民朋友焦急的样子,黄集供电所迅速行动,马上实地勘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供电方案。当日下午,农电员工顶着烈日,经过3小时的紧张作业,安装架空电缆4条380余米,安装7.5千瓦水泵三台。当水泵响起,喷涌出水时,农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加快农网改造保抗旱
“县供电公司在我们村进行10千伏线路改造和架设变压器,是一件全民拥护的大好事,这是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全村干群都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好这项重点工程,保证抗旱保苗”。5月20日,高良涧镇浔河村主任曹树国在接受县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笔者了解到,2011年,洪泽县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项目总投资为8000万元,涉及全县12个镇62个村,项目165个,将新建10kV线路16.4公里,改造10kV线路120.1公里,新上变压器87台,更换变压器85台,新建、改造低压线路107.6公里。目前,该公司正组织16个施工队、300余人在各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地改造,以保证农村“三夏”用电。
巡视维护设备保抗旱
在抗旱保苗的特殊时期,洪泽县供电公司把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作为抗旱保电的重点,在负荷紧张的情况下,加强有序用电管理,加大维护检修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抗旱用电。
该公司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优势,各供电所与村委会建立联防机制,成立联合保电组,除日间正常检查外,重点在夜间开展了实时监控检查,维护灌溉用电设备安全。全县有抗旱排涝泵站变压器167台,容量12510千伏安,今年新增16座。为加强泵站的安全管理,该公司成立了用电检查组,对泵站的设备进行定期巡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目前,全县258座排涝泵站全部投入抗旱排灌中。
面对持续旱情,该公司对所辖线路台区实行了专人维护责任制,将抗旱保供电的任务和责任逐级逐人落实。随着旱情的持续,各供电所也加强了抗旱期间的值班及设备特巡工作。各供电所及时出台了便民措施,凡是涉及抗旱用电的申请一律特事特办,简化手续,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农民抗旱用电需求。
岔河镇地处白马湖地区,是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国家优质稻生产重点乡镇,素有“粮仓”之称,享有“淮上明珠”和“鱼米之乡”的美誉。“岔河”牌有机稻米已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准予使用的“AA级绿色食品”标志,畅销海内外。严重的旱情使灌溉用电量急剧上升,告急、求援、报修电话连续打入岔河供电所。为此,该公司组成抗旱小组到岔河进行现场指挥,临时安装了3台160千伏安和4台200千伏安变压器,架设改造了22.6千米10千伏高压线路和3000米低压线路,保障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正常生产。
提供优质服务保抗旱
为保障抗旱灌溉期间的农村生产、生活供电,洪泽农电百余个支农小分队活跃在田间地头,提供24小时服务。洪泽县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农电党员服务队”、“红马甲支农小分队”等支农服务队伍为确保抗旱用电,制定了快速、可靠的抢修方案,向农民发放便民服务卡,及时受理农田排灌用电的报装业务,开展流动服务,深入田间地头,主动走访辖区内农村广大客户,了解用水状况,义务检查抽水设备,解决农民兄弟在排灌用电方面的困难。
洪泽县黄集镇农港村境内排灌沟渠全部干涸,旱情严重,全村800多户村民抗旱用的2台泵站变压器和800多米低压线路老化,浇地用水成奢望。在这个关键时刻,洪腾农电公司支农服务队的队员仅用2天时间,就将赵桥、二组两台泵站变压器和800多米低压线路全部安装更换到位。5月25日,龙港部分村民和村书记孙如好围在泵站电机旁边,看着灌溉水喷涌而出,村民的眼睛湿润了:有了水,丰收就有希望。
标签:洪泽,抗旱保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