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6·16”洪灾发生以来,诸暨电力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200余名党员突击队赶赴受灾现场。洪水漫到哪里,哪里就有他们抗洪的身影;洪水退到哪里,哪里就有他们恢复送电的身影。党员蒋柯青、寿卢均就是这些突击队员的缩影。
洪水漫到哪里,哪里就有他们抗洪的身影
“因朱公湖第二电排失电,姚江墩等村的内湖水位上涨,赶快派出应急发电车支援……”17日中午12时8分,在锦绣等开关站大修的诸暨电力党员突击队员变电分队的蒋柯青接到命令。随后他一边联系班里的其他成员,继续坚守岗位;另一边做起抢险的准备工作,11分钟后,蒋柯青带领的3名党员突击队驾着应急发电车火速驶向目的地——朱公湖第二电排站。
因三江口郑应段江堤决堤,黄家486线三江口支线断电,该支线的10号电杆后段处于洪水淹没区,而朱公湖第二电排站正处于被淹的黄家486线三江口支线末端,且无法与其他线路搭接,因连续降雨,导致姚家墩等村的农田与村庄水位迅速上涨,情况危急。
到达目的地后,突击队员蒋柯青迅速指引发电车停好位置,并查看需供电的电源桩位置;宣增焕则快速打开发电车门,铺设电缆,并将电源线连接至15米外的电排站电源桩。13时45分,当一切准备工作全部妥当后,320千瓦的应急发电机发出“轰鸣”声。电排站工作人员赵璐在突击队员的帮助下启动第一台排水泵,内湖的水开始往外排,3分钟后,第二台排水泵跟着启动……
发电车与电源桩距离30米,因来回奔跑衔接,蒋柯青的工作服已被雨水淋得无一处干燥。看着应急发电车正常发电,电排站排水泵开始排水,蒋柯青一刻也没有放松。
“为保证朱公湖第二电排站不间断排水,我们带去了生活用品,配备了3位人员,实行24小时监视发电车,没有命令不一抗洪前线。”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蒋柯青用实干体现着党员的标准。
洪水退到哪里,哪里就有他们送电的身影
“寿师傅,我们这边水位退去了,是不是可以通电了?”
“请大家放心,我们会尽自己的最大力量为大家送电。”
“送电后切莫私拉乱接,要注意安全用电。”……
6月18日,下午1时,诸暨电力党员突击队姚江分队的寿卢均在湖角自然村做起了村民的思相工作。
当天,诸暨迎来了难得的晴朗日子,江水也逐渐消退。根据既定方案,寿卢均的任务就是在保证姚江变1512线8号杆安全的同时,带领队员深入重灾区,尽可能恢复村民的用电。
由于没有橡皮艇等水上交通工具,寿卢均等5人只能驾着电力工程车绕着洪水边缘跑,个别村庄只能徒步前行。当来到湖角自然村时,突击队看到还有四五幢房子还淹在水中,根据现场情况,寿卢均当即将5名突击队员分成三组投入抢救工作。第一组在仔细核实情况后,隔离淹没村民房屋电源线;第二组绕道搭接电源,恢复湖角自然村的公用变压器送电;第三组也就是寿卢均自己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上门提醒村民,注意安全用电,严禁私拉乱接。由于连续几天作战,寿卢均的嗓子哑了,体力也严重透支,但这并未中止他奔赴灾区一线的脚步,有时实在吃不消,他就在路边的石头上小坐一会。突击队的工作感动了村民,有的村民自备茶水送到突击员手中,有的自愿加入抢修工作,递个扳手,扶个梯子……当天下午4时,湖角自然村的30多户村民开始陆续通电,此时,寿卢均带队的党员突击队又驾着工程车驶向了麻车阁自然村……
截至当天晚上9时,姚江供电营业所下辖墨城坞地区又有499户村民恢复供电。
标签:浙江诸暨市供电局,抗洪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