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6月28日,山东省诸城市辛兴镇刘家庄社区养殖户张常富购买了780只狐狸幼崽,他家的养殖规模从原来的460只增至现在的1240只。张常富说:“这要感谢供电公司的帮助。去年,养殖基地里增加了变压器,电力供应充足,电压稳定,加工饲料更加省时省力。”自从2010年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素有中国龙城美誉的诸城市呈现蓬勃发展新气象。
村容村貌变化大
一走进密州街道普桥社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映入眼帘:布局合理的线路,新型节能变压器,美观实用的玻璃钢表箱,规范的接户线……改造后的农网,成为诸城农村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诸城市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社区化建设,催生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农网改造中,诸城市供电公司统筹城乡电网发展,坚持“密布点、小容量、短半径、绝缘化”的技术改造原则,重点改造高低压线路,更换陈旧的电能表及接户线,安装电缆终端箱,并对大部分线路进行电缆入地改造……农村社区面貌焕然一新,供电质量大幅提升。
刘桂兰在社区开超市已有三四年了。店面门口的老旧电线被换下,崭新的电线架设起来,凌乱的接户线从她眼前消失了。“干净,看着舒服。”这是刘桂兰对农网改造的第一感受,但她的感受远不止这些。“记得以前一到晚上七八点,店里的灯一暗一亮,夏天还经常开不了空调。”刘桂兰说,“电气化改造后,现在电压很稳,电灯也亮了,用着放心!”
农民增收有保障
电灯亮了,电压稳定了,电力让农民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电气化建设这场“及时雨”,惠及诸城70余万社区居民,给群众带来了实惠。
近年来,诸城市供电公司累计建成6个电气化镇、403个电气化村,对208个社区中心村进行高标准改造,全市1334个用电村均用上了S9及以上节能型变压器。针对低压用电设备老化等问题,该公司为农民更换刀闸、漏电保护器等设备,有效提高了农网的运行水平。
九台社区居民王家荣是电气化建设的受益者之一。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前,他种植的草莓大棚全靠人工抽水灌溉,浇一亩地需要10多个小时。有了动力电,合上刀闸,半小时就能浇完地,大大降低了劳动量和生产成本。今年仅草莓一项,每亩地可以收入一万多元。
在石桥子镇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笔者看到这里的小麦已收割完毕,喜获丰收。“去年,国家农业部将我们镇列为现代示范基地,建设了自流灌溉渠,今年抗旱期间,多亏供电公司帮助我们架设了农业灌溉专线,才有了现在的好收成。”石桥子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高兴地说,“现在,农民浇地不费劲了,只需合上刀闸,电泵抽水后就能自动灌溉。电气化建设帮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落户企业放手发展
在龙都街道岔道口社区产业集聚区,一条条银线将优质清洁的电能源源不断送入在此落户的企业。
“经济发展离不开电。没有电力支持,我们的发展不可能这么快。”岔道口社区党支部书记姜培刚说。近几年,岔道口社区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建成了占地750亩的工业园区,先后有汽车销售、物流、家具等30余家企业落户,预计年可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
为确保这些重点项目如期完工,诸城市供电公司开辟了绿色通道,创新服务方式,提前介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避免客户“多口跑、到处找”;现场办理部分手续,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全过程跟踪督办业务,确保受理、勘察、设计、施工、验收、送电“一条龙”服务“不打折”。
“电气化建设完成后,我们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安排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以农为主的产业结构,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显著提高。”姜培刚深有感触地说。
标签:新农网,诸城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