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站所之窗

站所之窗

建设如东新农网 给力农民新生活

作者:蔡其芬    2011-09-20

【本网讯】“自从村里的线路改造后,我家再也没有发生过电冰箱罢工、鱼肉变质的事,空调也转起来了。”9月18日,如东县岔河镇汤桥村农民林志忠打开冰箱,兴高采烈地说。他和其他100多户农民原来用的是尾子电,与变压器相隔1500米,供电半径太长,连日光灯也亮不起来,今年五月份,供电所在他家500米远的地方墩了1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从此用上高质量的电。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电力供应成为现代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动力引擎和重要血脉。仅今年上半年,如东农网售电量同比增长11.56%。面对高速增长用电趋势,如东县供电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统一部署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总投资3.6亿元,对农网高歌猛进实施新一轮改造升级。仅今年就投入5354.98万元,低压配电设备148台,低压线路702.52千米;电缆12.59千米;接户线57.12千米,涉及1988户;10千伏线路25千米;新建、改造配变23台等共8个总项目。工程已竣工地区用电高峰期电压低和家用电器罢工的问题一去不复返。

企业架专线,不再与民抢用电

“有了这条专线,我们厂里生产不再与村民争电抢电了。”岔河镇南桥村12组妇女杨红梅创办的如东县丰日织布厂,已经投产9年,唯独今年没有村民前来闹事了。

她的企业30台织机用电量很大,每到夜晚用电高峰,村民回到家里,100瓦的灯泡光色暗淡,夏天电风扇转不起来,孩子做作业受到影响,纷纷围堵她的工厂,甚至卸开关闸刀:“赶快不停产,把电还给我们。”看到愤怒的乡亲,她只好停产,经营也受到很大影响。

农村电气化工程实施过程中,如东县供电公司明确提出:“把企业用电与居民用电分开。”为此,在新墩的台区架了一条线路,为她的工厂送电,连进户线也改换成截面35平方毫米的。烦恼一除,她添了12台设备,今年以来,每台织机的生产效率上升了20%,消耗下降一成多。

“电气化改造,每个月我的厂减少质量损失6000多块钱,增加效益2万多块钱。” 洋口机械厂厂长汤建算了一笔对比账。过去,一到农村用电高峰期,经常跳闸,一次就停半个多小时电不算,还有几百块钱的质量损失。为了确保农村综合变下老百姓生活用电,如东县供电公司要求容量超过25KW的新上小动力用户,必需实行“小专线”供电方式。同时,对容量达50KW及以上的用户开展超容整治工作。据统计,仅今年1-8月份全县架设专线198条,自墩专变47户。用上专线,企业供电质量得到了可靠保证。送电到企业,帮助企业告别了与农户长期争电的局面。

农村用上放心电,省级蔬菜生产基地把家安

“这个千亩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就是电网改造吸引过来的。”如东县掘港镇天星村双灶村党支部书记李夏泉带领记者一边参观蔬菜生产基地一边介绍着。

如东县掘港镇天星村是江苏优质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之一,蔬菜出口量在南通市场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去年农网改造的春风吹进天星村,城南供电所所长王勇带领施工人员起早摸黑,连续奋战一周,新墩3台变压器,架设线路9.15公里。大棚用电没问题了,蔬菜种植基地规模迅速发展,现今,该生产基地钢结构大棚由一开始的52个发展到286个,日光温室116栋,占地面积1300亩,主要种植黄瓜、草莓、扁豆、西红柿、辣椒等无公害农产品。

“我在这里做工,一天有七八拾块钱的进益,比自己种地好得多。” 6月上旬,天星村村民姜汉洲把自己的8亩地流转给了蔬菜种植基地,安心在基地打起了工。他笑嘻嘻的说:没有想到,我也成了拿“双薪”的农民了。在掘港镇天星村,像姜汉洲这样的“既流转土地又与种植基地达成打工协议”的双薪农民就有200多人。

电力当保姆,农民创业抱金娃

“这是我今年卖的第三批苗鸡,秋季养鸡,早晚温差大,温度是关键。用电给鸡舍加温,肉鸡可以在春节期间上市,蛋鸡开春后可以产蛋。”9月15日,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濮桥村苗鸡孵化作坊老板康建对笔者说。

在濮桥村,养鸡户们正从卡车上搬运纸箱,里面装的全是苗鸡。林家4000只,黄家5000只……不一会,卡车上的苗鸡全部卖完。

过去,由于没电,濮桥村村民用油灯加温孵卵,苗鸡产量少,而且成活率不高。20世纪80年代,村里通了电,但电压低,孵化效率低。

去年6月,如东县供电公司将袁庄镇濮桥村列为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试点村,为该村整改10千伏线路11.2千米,新增变压器3台。袁庄供电所还把0.4千伏线路架设到村民家门口,大大调动了村民养鸡致富的积极性。

苗鸡批发大户黄浦华10年前开始从事苗鸡孵化。由于过去没电,他家的养鸡规模很小,就连加工饲料都要委托别人。如今,黄浦华家接上了0.4千伏三相电,他购买了全自动饲料加工机、搅拌机等机器,苗鸡孵化规模迅速扩大,年收入达50万元。现在苗鸡孵化已成为是袁庄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全镇大大小小的苗鸡孵化坊有七八十个,仅濮桥村8#台区内就有四户这样的孵化作坊。

村民们在黄浦华的带动下,纷纷建起了鸡舍,掀起了电气化养鸡热潮。今年以来,濮桥村安装饲料加工机、电动通风机等设备220台套。全村养鸡户从5年前的6户,增至现在的100多户,年饲养量达25万只。仅养鸡一项,全村年人均收入可增加2万多元。

标签:新农网建设,如东县供电公司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