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杭锦后旗三道桥供电所共有员工33人,负担着45个行政村,近年来,该所不断规范服务行为,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品牌,赢得了16379 万户居民的认可和赞许。2002年三道桥供电所被国家电力公司命名为“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农电示范窗口;2007年度三道桥供电所被内蒙电力公司命名为“无违章班组”;2012年5月三道桥供电所获内蒙电力集团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称号,翻阅荣誉的背后是三道桥供电所全体员工顽强拼搏与践行社会责任执著的身影。
彩虹服务爱心“点亮”敬老院
8月27日 杭锦后旗三道桥敬老院内灯火通明,一片欢声笑语,明亮的灯光下、十位老人感受着阵阵凉凉,乐滋滋地观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呵呵,这下好了,供电所地师傅帮咱们把线路整好了,空调、电扇都能用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可要享享福了!”“是啊,真要感谢那些彩虹服务队的的师傅们啊,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战酷暑为我们送来了这么便利的服务。
三道桥敬老院是杭锦后旗政府主建的一项敬老工程,共有平房十五间,占地面积四百余平方米,里面设备配套齐全,由于地方政府资金短缺,加之当时照明线路的用材以及安装技术不规范,短路停电是隔三差五的事,给居住在院内的老人的生活起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道桥供电所所长李惠斌得知情况后,组织三道桥的彩虹服务队员们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将600多米的6平方厘米皮线,更换成25平方厘米的地埋线,并将变压器增容至100KVA。此外,他们还细心检查老人们住宿房间的开关、电线、插座等设施,彻底消除敬老院的用电隐患。
特困服务情暖八旬老人
“大爷,这是你的电费收缴卡,这个月的电费我们已帮您缴了,请您收好。” “真的感谢电力公司这些娃,替我一次次的缴费还垫上钱。”杨大老人接过交费卡并感激地说。
今年,82岁的老人杨大家住杭锦后旗三道桥乡广林村一社,老人生前无儿无女,一间一进开两的土房,一台十八英寸的黑白电视是他全部的家产,平日的生活主要靠政府低保维持。每月十元的电费成为老人一笔大的开支,三道桥供电所所长李惠斌得知老人正为几元钱的电费发愁时,立即组织电工深入杨大老人家了解情况,建立了特困服务档案,为老人整改了表计及下户线,集资为老人每月垫缴了电费。近年来,三道桥供电所把帮扶济贫作为服务热点,所里职工积极发扬创先争优精神,您三十,我二十,集资为贫困用户缴纳电费,受到用户的好评。
太阳升村用上放心电
2012年11月20日上午,杭锦后旗二道桥镇太阳升村村长王月禄一行人,在村支部书记书记张跃文的带领下,将一面写着“电网改造、造福人民”的大红锦旗送到了杭锦后旗电力公司总经理王金凤的手中,并感激地说:“感谢三道桥供电所的师傅们,给我们带来最优质的供电服务,现在,村里的电杆高了,导线粗了,灯亮了,咱老百姓的心乐和啊!我们代表全体村民感谢你们。”
“现在太阳升村550户人家,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放心电,用电饭锅焖米饭,既环保又方便。粉草机、筛选机的使用既减轻了农忙负担,也提高了农忙的效率和农民们的收入。从前,太阳升村人均年收入约1000元,如今收入可高达7000多元,农网改工程给老百姓带来了大实惠”太阳升村村长张跃文告诉笔者。
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的实施,电饭锅、电磁炉、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已进入普通农家,农村用电量增长迅速,以前太阳升供电设施陈旧老化,每当用电高峰,供电“卡脖子”和农村“低电压”问题尤为突出,米饭焖不熟,电灯不亮、粉草机带动不起来是常有的事,严重地影响着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正常用电。
为满足当地居民用负荷需求,不断提高用电质量,三道桥供电所全体员工积极行动起来,2012年10月25日,组织施工队深入太阳升村进行网改施工。公司30多名施工人员克服气候干燥带来得身体不适,早起晚归奋战在一线,经过20多天的艰苦奋战,终于完成了组立电杆82基、铺设导线3.4千米、安装变台四台,为当地村民送去了最优质的服务。
“这样的优质服务我们满意”
杭锦后旗是一个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脱水菜、蕃茄酱畅销国内外,三道桥乡是蕃茄的主要生产基地,每年蕃茄丰收时,农民们就会开着农用四轮车把一车车的蕃茄送到蕃茄酱厂,去迎接他们一年中丰收的喜悦,这可畏是十里长街送蕃茄啊!
长期以来,由于该地区线径细、电压等级低直接影响农副产品加工。为了使三淖尔村尽快摆脱贫困,三道桥供电所全体员工在零上30度下,迎着火辣辣的阳光,克服天气炎热带来的身体不适,早起晚归奋战在施工一线,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完成了0.4公里导线及四线横担的更换工作,保障了三淖尔村农副产品的正常加工。
8月21日,内蒙古杭锦后旗三道桥乡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入夏以来一场最强雷雨持续了将近十多个小时。雷电击断921召庙线,倒置利丰果蔬厂等几个重要厂区及几百户居民用户停电。三道桥供电所所长李慧斌接到电话后,立即启动供电应急预案,调集张友义、王胜利、王光荣等30多名电力员工分片排查故障,大家齐心合力在大雨中展开了电力抢险工作。由于雨水冲击力大,给抢修工作带来很大地难度,汗水和雨水混和在一起从抢修人员的脸上淌下,但全体抢修人员没有一声怨言,大家登杆、撤线、接线、架线、绑扎等抢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风停了、雨住了,利丰果蔬厂机器转动声响起,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急抢修,三道桥乡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利丰果蔬厂的王经理握着所长李慧斌的手感激地说:“感谢三道桥供电所的师傅们为我们带来这样快捷便利的服务,如果你们在30分钟内不及时送电,就会造成我们几十万元的损失,这样的优质服务我们满意!”
井灌让农民走上致富路
杭锦后旗三道桥乡双庙镇二支村八十多岁的韩老汉望着白哗哗的井水流入了农田,翘起了大母指逢人将自己编的顺口流念上:“染白双鬓累弯腰,忍看禾苗缺水浇。穷家堪叹牧入少,梦生富裕路遥遥。今来农电好领导,解困帮贫架银桥。电线送来幸福水,能让俺家解焦渴。”
双庙镇三淖尔村长期以来是杭锦后旗电力公司的一个帮扶村社,公司充分利用城农网改造契机积极开展“便民、利民”形象工程。双庙镇三淖尔九社、十社共有村民54户,长期以来土地盐碱化,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为了改变土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2012年3月5日,三淖尔村支书李世平、村长马玉良向三道桥供电所提出用电申请,要求改良机井用电。三道道供电所立即上公司反映,例入重点民生工程,经农民集资和公司投资共19000元,三道桥供电所员工们,抗风沙,战春寒仅用了2天时间为村民们开通了2 眼机井,三道桥供电所员工们免费为他们安装表计、上电,解决了三淖尔七社机井灌溉问题。望着白哗哗的井水注入农田,农民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标签:用心服务,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