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通讯员 梅敏)在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发电产业二号机组大修的轰鸣现场,一群年轻的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手持图纸,紧随师傅身后,眼神专注地观察着被“解剖”的庞大设备——这是该公司首次将大修现场转化为新工“沉浸式课堂”,让理论知识在实战中淬炼成钢。“书本上的汽轮机结构图再清晰,也不如亲眼看到转子被吊出、汽缸被揭开那一刻震撼!”刚入职不久的新工小史,站在解体后的汽轮机旁,声音难掩激动。面对平日里被严密包裹的设备核心部件,新工们得以零距离观察内部构造、磨损痕迹与检修工艺。老师傅们结合实物,将抽象的原理、复杂的流程、多年积累的“独门绝技”倾囊相授,这些“规程以外的真经”,让新工们对设备的理解从平面跃升至立体。
在执行“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等关键安全措施时,新工们目睹了最生动的“安全课”。经验丰富的李师傅手持操作票,每一步都如教科书般精准:“小史,看这里,验电器必须先在带电设备上确认完好,再对检修区域逐相验电。”他一边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一边为新工讲解每项措施背后的安全逻辑与潜在风险。当看到师傅们对“安全距离”“警示标识”等细节近乎苛刻的坚守时,新工小史感慨道:“以前觉得规程是束缚,现在才明白,每一条都是用血泪写成的护身符。”
这种“边操作、边讲解、边示范”的现场教学模式,将枯燥的条文转化为鲜活的实践。新工们不仅掌握了操作流程,更深刻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做”。在锅炉受热面检修现场,师傅们一边打磨焊缝,一边传授“听音辨质”的经验;在电气控制柜调试中,新工们亲手参与遥测绝缘,学习故障排查的“望闻问切”。这种“做中学、学中悟”的方式,极大地加速了新工技能与安全意识的融合。
“大修是最好的课堂,师傅是最好的教材。”新工小杨在培训日志中写道,“每天看着满身灰尘和汗水的师傅们,在嘈杂中一丝不苟地讲解、示范,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这种身临其境的震撼与感悟,是任何课堂培训都无法替代的。
该产业创新性地将大修现场打造为新工成长的“加速器”,让新工在设备解体中洞悉原理,在安全操作中敬畏规程,在师傅言传身教中传承匠心。这不仅为大修注入了青春力量,更培养出一批懂技术、守规矩、能实战的新生力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人才根基。当大修的硝烟散去,这些在实战中淬炼的新兵,必将成为守护光明的中坚脊梁。
标签: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发电产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