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由山东大学、山东电机工程学会、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电力研究院、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及省内部分电力生产单位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济宁电业局"配电系统电压无功智能动态补偿及监测系统"和"变电设备状态与检修信息管理系统"两项科研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通过听取济宁电业局关于科研开发的详细报告,对成果应用情况进行现场考察,并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论证后,一致认为:两项成果已达到工程技术协议性能要求,原理先进、性能稳定,水平居国内领先,部分功能填补了国内空白。 近年来,济宁局把科技进步作为建设国际一流供电企业的重要基础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科技开发氛围,使企业的生产科技含量和企业技术竞争力得到不断提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鉴定的两项科研成果均属该局重点科研项目,其中配电系统无功智能动态补偿及监测系统"与山东大学合作开发,应用于城区中低压网,2001年12月投运。该系统的应用方便了配网调度人员对配网各变压器运行状况进行了解,能够显著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降低配网网损,改善配网电压质量;实现了主站对远端电压无功智能补偿装置的"三遥"功能及数据管理功能,方便了电网维修人员,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浪费,很大程度地提高了配网运行管理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变电设备状态与检修信息管理系统"由济宁局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该成果创造性地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引入神经网络系统和专家分析系统,使之具备了较高的人工智能化水平,能够根据数据对在控设备进行状态分析,便于设备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提出检修需求;该系统还实现了变电管理信息的共享和日常管理,使变电管理达到了信息化、自动化和无笔化办公的要求。该系统的应用使济宁局变电队生产管理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设备安全运行水平、用电可靠性和辅助决策能力得到大大提高,现代化管理工作走到全省、全国的前列。据一年多的运行状况表明,该系统每年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20万元以上。
标签: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