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风力还是阳光发电,都容易受天气因素左右,但两者联手则相得益彰。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市容环卫局获悉,一套“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昨起在淮海路和淮海公园试行,每年节电10余万度。
据了解,风力和阳光都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较低,但两者单独配置发电时受天气影响较大。市容环卫局景观管理处处长郭骅表示,为了弥补两者的弱点,技术人员将风力与太阳能发电捏合成一体,既保证
景观灯得到充足电力供应,又能达到节能目的。
“利用风、光互补发电,亮度不减功率却降低。”郭骅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淮海路共有35座跨街景观灯,原本都是功率在40W和25W的白炽灯泡,在不影响亮度的前提下,采用新型3W冷阴极灯来替代,每座跨街景观灯有176个白炽灯泡,按此计算每年可节电10多万度,节电率达到90%。淮海公园内的21盏景观灯原先总功率为1260W,经过“风、光互补”发电,功率降到了378W。
这套“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每天将使用12小时,可满足400W负载量。据悉,它能连续10天在无风无阳光的气候条件下正常使用,超过10天以上系统电力“衰竭”时,还会自动接入城市电网以保证正常照明。
此外,这套系统采取集中控制照明设施,包括市政府实事项目在内的淮海路14幢内光外透楼宇、35座跨街景观灯和约260个商业橱窗,原本是由多种系统控制,如今并入该系统集中控制后,不仅节约人工费用,通过控制配电、平衡照度还能节电。(李伟 刘维光)200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