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献策

技术献策

秸秆发电:尚待“引燃”的双赢产业

  2005-07-04

麦收季节,中原地区照例浓烟滚滚。腾腾燃烧的秸秆,在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在消费着大量的能源。秸杆发电,这种于农民、于社会、于企业都有利的“多赢”产业,为什么就“引而不燃”呢?
  
浓烟变成电  国外有经验
   
以清洁能源生产著称的丹麦BWE公司的专家,有一次在河北野外看到大量秸秆被付之一炬时,他曾十分不解:这么多生物能源白白浪费,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让人痛心!
   
河南省电力行业协会的专家介绍,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远低于煤1%的平均含硫量。随着当今世界上一次能源的逐渐减少,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进一步要求,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目前在丹麦、荷兰、瑞典、芬兰等欧洲国家,利用植物秸秆作为燃料发电的机组已有300多台,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很好。
   
1973年的石油危机,促使丹麦开始研究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在BWE公司的技术支撑下,1988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如今已有130家秸秆发电厂遍及丹麦,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占到全国能源消费量的24%以上,丹麦靠新兴替代能源由石油进口国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为6.6亿吨,可作为能源用途的秸秆近2亿吨,至少可替代1亿吨的煤炭,相当于煤炭大省河南一年的产煤量。如果我国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比例能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煤炭紧缺的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笼罩北方田野的滚滚烟尘也会一扫而光。
  
引而不“燃”  原因有三
   
目前国外利用秸秆发电已有一套较成熟的技术工艺,丹麦BWE公司也在积极着手在中国合作建设大型秸秆电厂,但专家认为,引进国外公司的核心技术和大型设备成本昂贵,相比之下,事半功倍地把现有火电厂改造成煤、秸秆“双吃”,更具现实意义和推广性。
   
河南省电力行业协会经过调查发现,过去火电厂对此类技术改造之所以兴趣不大,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国内没有现成的技术设备;二是以前煤价低,进煤方便,没有“缺粮”之虞;三是农作物秸秆属“集中收获,全年消费和利用”,存在存储和供应不均衡的难题。
  
专家介绍,实际上这些顾虑都能得到妥善解决。首先掺烧秸秆发电技术上可行,我国南方一些地方利用甘蔗渣掺烧发电早已有先例,一些特种锅炉厂的技术人员经论证后确认,只需要对现有此类电厂锅炉炉膛稍加改造,再增加输料和袋式除尘装置即可;以秸秆替代部分煤炭作为燃料后,发电机组的稳定正常运行不会受到影响。同时,电厂掺烧秸秆后也不会增加污染,集中处理秸秆时,只要技术处理得当,对环境不但没有影响,而且会从总体上改善环境。
  
其次,煤炭作为一次性能源,用一吨少一吨,而国内主要以煤为燃料的电力供应紧缺也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煤电紧张局面将可能长期存在。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很大,产量很高,而且农作物是可再生资源,相对于现在电厂频频断“煤”、不堪煤价攀升的尴尬局面,推广秸秆发电具有取之不尽的资源优势和低廉的成本优势。
  
至于存储和均衡供应问题,通过建立和完善秸秆综合利用和流通管理机制可加以解决。可制定合理的秸秆收购利用政策,研究建立秸秆收集、储存、运输管理政策和机制,保证秸秆数量和质量,促进秸秆本身也形成一个稳定发展的产业。
  
小火电的“救命稻草”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5.5万千瓦及以下燃煤发电厂现有130多家,装机总容量超过550万千瓦;另外,不参加统调的6000千瓦以上的地方小火电厂为116家,容量为509万千瓦,仅此就占到全省装机总容量的1/4还多。
  
近年来,在电力紧缺、新上大型火电机组建设周期又较长的情况下,小火电厂为缓解电力紧张、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不小作用。一方面弥补了电力缺口、拉动了地方经济和就业,但另一方面,由于其耗煤高、污染大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已建成的众多小火电厂今后何去何从将是个很大的难题。
  
如果不再与大电厂争煤,改为就地取材以秸秆发电,小火电的运行、经营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进入国家产业政策的允许范围,在近来电源建设热中雨后春笋般起来的小火电将会找到一条较好的出路。
   
据河南省电力公司估算,如果小火电厂经改造后掺烧秸秆,按使用量计算,电厂半径20公里以内的秸秆均可回收利用,基本上可解决大半个县的秸秆问题,由此也对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调动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带来长远影响。 (古文洪)2005-07-04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