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献策

技术献策

江苏宜兴:农村垃圾“结伴”发电

  2007-07-12

7月2日上午10点,宜兴市官林镇笠渎村66岁的保洁员宗行南和往日一样,拖着一辆拖车,在村里收集垃圾。宗大叔负责村里240户人家的垃圾收集,他每天的任务是把52只垃圾桶里的垃圾倒进拖车,再运往村里的收集站。在那里,垃圾将开始它的旅程,最后一起进入焚烧炉发电,每天可发电5万度。垃圾发电,改变了农村垃圾随意丢弃的生活习惯,宜兴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垃圾处理城乡全覆盖的县级市。

笠渎村委会主任吴建新告诉记者,村里配备垃圾箱已经有四五年了,但以前收集的垃圾没处运,只能往路沟和废塘里填埋,不仅容易渗进水里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几年下来,村里几乎没地方可以再填埋垃圾了。现在全市的农村生活垃圾进发电厂集中焚烧,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

正说话间,一辆垃圾清运车开进了收集站。这里盛放垃圾的,就是一个汽车车厢,液压式设备将车厢连同里面的垃圾固定到卡车上,卡车驶向下一个目的地:官林镇垃圾中转站。

官林垃圾中转站负责官林、新建和杨巷三个镇的垃圾中转,在这里,垃圾被倾倒在传送带上,工人们拣出里面的建筑垃圾、电池和金属等,留下生活垃圾。传送带的终点是一个压槽,巨大的压砣以120吨的压力挤出水分,将垃圾压成一个个3.5吨到4吨重的方块,再集中运到位于新街镇蒲墅村的光大环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这家生活垃圾发电厂,全然看不到苍蝇飞舞的景象,闻不到刺鼻的恶臭,花草树木环绕着高大漂亮的建筑。走进垃圾处理操作室,两个工人正按动电钮,指挥着两只巨大的抓钩,从深12米、容量达3000吨的垃圾池中抓起垃圾投进焚烧炉,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在中心控制室,5个工人正在显示屏前监控着炉温、发电量、烟气控制、电路等生产全过程。7个人,就是所有的当班一线工人。发电厂总经理邵启超告诉记者,发电厂总投资2.38亿元,从今年2月28日第一车垃圾进公司到现在,厂里平均每天垃圾处理量在320吨左右,日均发电量10万度。待8月份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正常收运后,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可达500至800吨,发电量可达20万度。其中,农村生活垃圾占全市生活垃圾总量的近一半,也就是说,宜兴农村垃圾每天可以发电10万度。

宜兴市建设局局长金新华告诉记者,他们在新农村建设调研中发现,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是农民期望值最高的两项,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宜兴市2年共投入5亿元建成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发电体系。从今年4月1日起,宜兴市农村垃圾处理实行“组清扫、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运作模式,3万只垃圾筒→2000名保洁员→80座村级收集站→10座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再加上120辆运输车,“串”起了一个集束聚拢式的80万农村人口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BOT(建设—运营—移交)建设模式,把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全部交给“光大环保”特许经营,不仅使城区和农村的生活垃圾消失于无形,而且还变废为宝,产生了新的效益。笠渎村80岁的老人陈永南高兴地说:“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做梦都没想到村里能和城里一样干干净净。”

标签:垃圾发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