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造成输电线跳闸、断线的故障,占所有电网故障的60%以上。上海电力市南供电公司供电的金山、松江、青浦、嘉定和闵行5个区,是地域空旷的新农村地区,输电线最容易遭受雷击破坏。
24日,一场强雷暴雨侵袭沿海的金山。从零时至7时,金山遭受雷击达500余次。据上海电力公司生技部主任谢伟介绍,夏季用电高峰期间,上海电网设备在高负荷运转的情况下,故障抢修压力甚大。在今年夏季多起雷暴雨中,包括24日的强雷暴雨,金山今年已遭受8次高强度、高密度雷击,而装了防雷支柱绝缘子的线路在多次雷击中百分之百重合成功,导线没有一条断线!
去年夏天,金山地区连续遭受了极为罕见的强雷暴雨袭击,雷击天数更是达到了有史以来15天的最高记录,其中强雷暴雨7天。这大大小小前后15次的雷击共造成金山地区8镇1街道172条线路跳闸,3条线路遭雷击断线,该分公司累计收到报修电话3317个,累计出动抢修人员2196人次、抢修车辆732车次。7月20日至22日,申城连续三天的雷暴雨,仅造成金山地区30条线路跳闸,各类报修288起。
市南公司历来重视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电力员工的敬业爱岗精神成为他们为电力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的根本动力。多年来,电力线路有效防雷一直是困扰电力部门的难题。从2003年开始,市南供电公司员工陈伟明就在市南公司的全力支持下着手研发防雷支柱绝缘子。经过几年来无数次的实验室试验及现场验证,他发明的防雷支柱绝缘子凭借“闪落点有明显痕迹,裸视即能发现故障点及即使受到雷击也能确保线路正常运行”的优异特点,一举通过了上海市电力公司的科技创新项目评审。
陈伟明对记者说,“由于输电设备和线路完全暴露在远郊空旷的田野,像金山这样临海的地理位置更容易遭受雷击、台风等自然灾害;随着上海新农村线路向城市一体化发展,电杆标准高度的提高也增加了雷击概率。多年来眼看着新农村的鱼塘、虾塘、蟹塘因雷击遭灾,广大村民损失惨重。作为上海电力的员工,就应该主动承担起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我们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技水平,就应该开拓新电力局面,为新农村提供优质、高水平的新服务。”
去年8月,第一组“防雷支柱绝缘子”在闵行投入试验,在8月25日的雷暴雨中,“防雷支柱绝缘子”充分发挥了其性能,既显现了闪落点又确保了电力线路的完好和稳定运行。8月31日雷暴雨袭击金山,遭到雷击的防雷支柱绝缘子在受电侧放电,试验证明新装置起到了防雷作用。今年4月1日松江的遭雷击导线显示,防雷击作用明显。目前,防雷支柱绝缘子已广泛应用于市南公司供电范围的5个新农村地区。
防雷支柱绝缘子的研发填补了线路防雷技术的空白,将在整个上海电网的供电线路上加以推广应用。该发明在 “第二届上海职工科技节”上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同时获得“第二十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二等奖。市南供电公司员工陈伟明研究发明的防雷支柱绝缘子,凭借性能稳定、安装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为上海电网装上了防雷作用强大的“天罩”。
标签:上海,新农村,防雷,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