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济、多供少损是供电企业始终追求的主题。线损历来是考核供电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
近来来,南昌县公司通过采用新技术、优化电网结构、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等技术手段降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通过线损的分线统计和理论线损计算,为农网完善及技改工程项目提供可靠依据。例如,对线径小、线损大的35千伏富山线进行换线改造,导线截面由LGJ-120更换为LGJ-185,改造后一年可节电60万千瓦•时。
二是不断优化网络结构,通过及时改变运行方式、转移负荷,从而减少了网络的损耗。2008年110千伏柏林变电站建成投运,优化了小蓝工业园、富山乡、东新乡、象湖新城等地区的供电网络,提高了当地供电能力,缩短了电能输送距离,降低了网络线损。
三是在系统无功补偿容量已基本能满足就地补偿的条件下,分级管理监督、考核严格,变电站基本做到了无功补偿设备及时投切、经济运行。以无功需量较大的35千伏蒋巷变电所为例,仅此一项一年节电29万千瓦时。
四是根据网络负载的变化开展经济运行,选取最佳运行方式,实现了降损节电。例如将35千伏南新变电所1#主变容量由3150千伏安扩大至10000千伏安,既缓解了南昌县重大用户益海嘉里(金龙鱼)、红狮控股有限公司的负荷紧张局面,又节电20万千瓦时/年。
五是更换变电站的高能耗主变压器,减少电能损耗。35千伏黄湖、徐罗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分别由SJ-6300/35、SJ-5000/35型更换为S9-6300/35、S9-5000/35型后,一年降低线损电量约12万千瓦时。
六是配电网改造中更换老式高能耗配电变压器为新的节能型,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2009年,农网扩增工程中,共更换配网中的高能耗配电变压器64台。一年节电近10万千瓦时。
标签:南昌县公司,技术降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