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荆门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复合材料真型杆塔力学性能试验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杆塔试验基地顺利完成。试验为复合材料杆塔在葛沪直流综合改造±500千伏荆门换流站接地极线路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全面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两型三新”)输电线路试点建设,在输电线路上使用复合材料杆塔是落实公司“两型三新”的具体举措。
荆门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复合材料杆塔研究是国家电网公司“复合材料输电杆塔和变电构(支)架应用研究”的试点项目之一,由中南电力设计院设计,江苏南通神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加工制造。这是国内第一个自主设计研制的塔身、横担全部采用玻璃钢这一复合材料的输电线路管型杆塔。
该复合材料杆塔采用单杆形式,全高25米,充分利用了玻璃钢抗弯性能好的特点,结构形式简洁清晰。结构计算考虑几何非线性,塔身、横担全部采用玻璃钢管材,连接采用钢法兰,钢套管与玻璃钢的连接采用成熟可靠的胶接技术。
与传统的钢材料相比,复合材料绝缘性好,因而复合材料杆塔不仅易于解决输电线路的风偏和污闪事故,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还可以减小塔头尺寸及走廊宽度,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优势。复合材料杆塔用于输电线路,可以节约大量钢材,节能降耗;复合材料杆塔重量较轻,与同尺寸钢结构杆塔相比,塔重可减轻20%,可以降低杆塔的运输和组装成本;复合材料杆塔具有耐腐蚀、强度大等特点,可降低线路的维护成本。同时,玻璃钢这一复合材料颜色可调,能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且无毒害、报废后可再次利用。
荆门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复合材料杆塔于1月18日在杆塔试验站完成组装和挂线,1月19日顺利通过正常工况、覆冰及事故工况力学试验,1月22日顺利通过大风超载工况试验,验证了复合材料杆塔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改进、优化提供了试验数据。此前,公司建设部还组织完成了葛沪直流综合改造±500千伏荆门换流站接地极复合材料变电构架力学性能试验。
标签:荆门,接地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