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电管理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电网的不断坚强,电能损耗是应该逐年下降的,但效果并不理想。安徽灵璧供电公司调查分析结果是,家用电器大量涌入农村以及农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动力用电负荷增长较快,导致功率因数降低,增大了线路损耗。2009年,该公司有34条功率因数不达标的10千伏线路安装了智能型无功补偿器,取得了良好的降损效果,平均线损由安装前的3.5%降低到了2.2%,年节约电能320多万千瓦时。
灵璧供电公司有近百条10千伏线路,其中34条线路由于无功补偿不到位,致使无功量严重不足,平均功率因数只有0.788左右,导致线损率过高而损失大量的电能。其中娄庄105大山线路、渔沟105梁集线路和朝阳104京渠线路日最高负荷和最低负荷相差6—10倍,有时深夜负荷几乎为零。前几年,该公司在10千伏线路上安装单组电容器进行人工投切无功补偿,根据负荷情况进行人工投切,负荷小时,投上会产生过补偿现象,负荷大时投上补偿容量又不够,操作麻烦又不能达到科学补偿,因此,很多无功补偿装置被闲置。
按照行业标准,10千伏线路功率因数必须稳定在0.9—0.98范围内。灵璧供电公司先在线损较大的三条10千伏线路上安装智能型无功补偿装置做试验。通过计算负荷量,娄庄105大山线全长12.3千米,选在8.2千米处电杆上安装200千乏 + 300千乏两组电容器进行动态补偿; 朝阳104京渠线路因无功量严重不足, 线路全长15.6千米,选在10.4千米处电杆上安装100千乏+100千乏+200千乏三组电容器进行动态补偿;渔沟105梁集线路因在低峰时无功量符合要求,线路全长14.8千米,选在9.9千米处电杆上安装150千乏 + 300千乏两组电容器进行动态补偿。经连续数月的测试计算,功率因数有了明显提高,平均功率因数达到0.93,电压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10千伏平均线损由安装前的3.5%降低到了2.2%
灵璧负责该项工作的尤涛介绍,10千伏户外智能型无功补偿装置采用智能型控制器,通过高可靠性开关对高压电容器进行自动投切,实现无功功率的自动补偿。该装置具有完备的安全保护和运行记录功能并具备现场遥测、遥控和遥信功能,此装置可按照用户设定的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补偿系统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素,达到改善电能质量和节能降耗的目的。
目前,灵璧供电公司已安装投运30套10千伏线路智能型无功补偿装置,经测算,年节电增收150余万元。
标签:智能电容装置,降损,灵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