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从国家相关专利机构获知,2009年余杭供电局的《公共耦合节点谐波源检测系统》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去年,该局结合自身实际发展要求,不断探索企业科技项目实施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着力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全年,科技与信息化项目立项实施14个,累计投资860余万元,更好地适应了电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技术应用。
新能源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2009年9月,浙江省首座兆瓦级屋顶光伏发电站投入运行,该项目从施工到投运只用2个月时间。为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新能源并网发电的管理方式,积累经验,余杭供电局立项实施了《基于PSCAD/EMTDC技术的光伏并网发电分析研究与应用》,该项目依托“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合余杭区内的国内首座2M级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杭州能源与产业园并网光伏发电站实际运行情况,建立了分散逆变集中并网的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
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科技查新表明:该项目所研究成果目前在国内同领域处于领先水平。项目实施过程中,申请了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公共耦合节点谐波源检测系统》,并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重要期刊上发表。
科学规划破解无功电压难题
近年来,每逢春节、国庆等节假日,余杭地区的无功电压都会给余杭电网出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09年,余杭供电局立项实施《余杭供电局电网无功优化研究》,以所辖输配电网络为研究对象,评估余杭电压无功容量及其控制能力,系统地探索研究主网电抗器无功补偿规划的方法,制定了余杭供电局主网电抗器无功补偿规划的设计方案,给出余杭供电局主网所需安装电抗器无功补偿装置的位置、容量、组数以及投切策略等,为利用无功补偿装置保证余杭供电局电网关口功率因数合格率、提高电压和无功管理水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确保为客户提供安全、稳定、优质的电能。2010年春节期间余杭无功电压得到有效缓解。
抓重点建立配网自动化基础
为彻底实现余杭配电网向安全、高效、智能化迈进,余杭供电局立项开展实施了《基于EPON技术的PLC电网典型技术应用新模式》试点工作,完善开发了线损统计分析模块,建立了完整的分台区、分线、分压、分片的线损对象模型,实现了各计量点与线损对象的自动关联。统一了电量采集系统、居民集抄系统的接口,并做好了与负控系统、营销系统等接口工作,为光纤通信网在未来配电自动化系统与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余杭供电局今后实施配电自动化与建设智能电网提供了可靠的示范依据。
此外, 220kV变电所仿真培训系统、县级供电企业送电线路信息管理平台、变电所谐波在线监测、二次图档管理系统、客服管理系统和企业综合事务管理系统等多个项目的投产应用,在服务全局安全生产、促进企业科技管理水平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签:余杭供电,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