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献策

技术献策

合力攻关结硕果——重庆公司教培中心科技创新纪实

  2010-07-19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凭借着领先的创新理念、完善的创新机制、强大的创新能量和创新精神,重庆市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员工在这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重庆市电力公司教培中心用可观的科研成果交上了令人欣喜的答卷:“多功能流动实训车研制与应用研究”“变电站远程仿真培训系统开发”“用于电能计量装置的虚拟的负荷电源装置”“移动式放线车”等科研项目获国家专利;2008年,申请国家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2009年,申请国家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重庆公司教培中心扬鞭奋进,成为重庆公司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大力开展应用性研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企业发展兴旺的不竭动力。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精神来指引。对此,重庆公司教培中心坚持科学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软科学与应用性研究并举,发挥在软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应用性研究,并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的目标就是建成一个智能化的、凸显重庆特色的电力教育培训中心。”教培中心副主任敬勇说,该中心把科技、创新与新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要求各部门加强与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合,强化各研究小组纵向、横向的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建立一支高素质队伍

1998年,重庆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和重庆电力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重庆公司教育培训中心。12年的风风雨雨,该中心披坚执锐、砥砺前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科技优秀人才,完成了大量的科研课题。

这样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如何建立的呢?敬勇说:“要建成研究型的培训中心,教师就不能只当教书匠,而要成为培训项目的开发者和组织者,转变为研究型教师。”重庆公司教培中心从创新科研管理机制着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考核管理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该中心还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学术报告会,拓展教师的专业思路。同时,对教师的岗位职责提出了硬性指标,把专利申请、论文发表等纳入教师业绩考核体系,把企业创新和竞争上岗相结合,实现对教师岗位的相对动态管理。这一做法不但增强了教师的科技创新动力,而且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科技创新水平。

科研成果受到市场追捧

“仿真培训、在线讲解、在线答疑,这个系统培训效果真好。”2009年,变电站远程仿真培训系统在重庆公司教培中心及杨家坪供电局投入运行,得到广泛好评。变电站远程仿真培训系统是重庆公司教培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科技项目。该系统改造了现有的变电仿真系统的通信功能和培训模式,适应了远程培训的需要,建立了一个远程培训网站,具备仿真培训、在线讲解、在线答疑、讨论、新闻发布等功能,并建成了远程仿真培训考核及管理系统。

今年3月2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了“多功能流动实训车研制与应用”科技项目成果鉴定会。经过充分讨论,鉴定委员会对该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项成果由重庆公司教培中心独立研发。

该流动实训车现已在杭州投产,由重庆公司教培中心提供生产的专利技术。它一面市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已经有江苏等省份的客户抢先购买。全国前来参观学习的单位更是络绎不绝,流动实训车的前景让人欣喜。自投入使用以来,流动实训车深受学员和各基层单位的欢迎,为重庆公司一线员工、特别是远郊区县供电企业一线员工的技能培训作出了应有贡献。

重庆公司教培中心不但独立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高职教育的预备技师培养方案研究》项目,同时承担了重庆公司的多项科研项目。该中心员工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打开了一个个“锦囊”,创造了一项项成果,为重庆公司的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条崭新的道路。

标签:重庆公司,科技创新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