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凌晨2点,浙江500千伏芝堰变电站内一片寂静,只有一台身高不足一米的白色机器人不停转动头部,忽闪着“大眼睛”巡检站内的各种设备。该机器人自2010年10月投运以来,每天三次在站内巡检,将巡检数据及图片实时传输给后台,保障着智能电网的安全。这是山东电力研究院科技创新助力全面服务智能电网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全力服务智能电网建设,山东电力研究院在全面创先争优活动中实施了科技创新跨越工程、智能电网引领工程等11项工程,成立了服务智能电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六个专业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转变观念,服务智能电网,勇当创新先锋,实现了“三点同进”——突出重点,打造服务电网平台;结合特点,打造技术领先优势;创出亮点,打造科研开发高地,取得了硕果累累。
为变电站巡检开创新格局
日前,由山东电力研究院所属智能公司承担的河北省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500kV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科技项目顺利通过了评审,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变电站全天候、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检,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运维成本,提高了巡检作业和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在原有巡检功能基础上,增加了变电站设备异物识别和设备异常声音采集与分析功能,为变电站设备巡检提供了新型的技术检测手段;基于声音辨别电力设备故障检测技术,填补了机器人巡检领域的空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检测准确。
山东电力研究院自研制出国内首台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后,一直致力于不断地完善其功能并推广机器人的使用,现已开始批量生产。目前,有14台巡检机器人在北京、陕西、广西等地变电站“上岗”,经受住了高温、狂风、暴雨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运行平稳可靠,在站内执行巡检任务,不仅大大减轻了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巡检工作量,而且数次准确发现站内设备热缺陷,并及时报警,为运维人员进行设备检修提供了依据,保障了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和好评。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首批推广的10台巡检机器人已完成生产,将在莱芜鲁中、济南闻韶、烟台栖霞、济宁汶上等变电站投入运行。该项目荣获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智能巡线”屡建奇功
12月6日,刚刚从滨州油城县现场勘查线路回来的王骞告诉笔者:“无人直升机智能巡检系统下一步就要飞行巡检滨油线和光寿线,为采集相关的GPS数据,我们这次勘查了65基铁塔,约25公里线路。虽然雪后的路非常泥泞难行,天寒地冻,勘查工作很是辛苦,但是一想到这些珍贵的资料能给飞行巡检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的心还是暖暖的。”
今年4月25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无人直升机智能巡检系统在500千伏黄滨Ⅰ、Ⅱ线进行飞行巡检,标志着国网公司无人机智能巡检试点工程正式开启。该项目负责人王滨海介绍说:“自试点工程以来,我们已成功飞行巡检近200公里线路,有效检测率达到97%,发现50多个异常及缺陷问题。”
研究院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的研究。自2009年以来,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电力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率先完成无人直升机智能巡检系统研制,项目成果刚刚荣获了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9月27日,山东电力研究院与超高压公司合作研发的固定翼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首次成功巡检飞行。巡检飞行共历时约33分钟,对500千伏光州-大泽输电线路的89基杆塔近40公里线路进行了可见光巡检,传回了清晰的实时图像数据,使地面人员在第一时间直观地了解到线路走廊情况和电网的大体健康状况,成功检测到了线路上预设的10余处故障点,充分检测了固定翼无人机的各项性能。
与传统的人工巡线方式对比,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固定翼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是继“无人直升机智能巡检系统”、“架空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之后,山东电力研究院在输电领域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
为电动汽车充换电谱新篇
截止11月16日,临沂电动公交车累计充电3.6万台次,充电量560万千瓦时,安全运行总里程500万公里。运义堂、巩村、柳青等4座充换电站,形成了坚实的“四边形”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目前有100辆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
看到这些,山东电力研究院科研人员感觉无比欣慰。为研制交(直)流充电桩,他们攻坚克难,熬了无数个通宵;为承建焦庄二期换电站扩建工程,他们日以继夜,在施工现场奋力拼搏;为建设面向临沂市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运营监控信息系统,他们精益求精,在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
研究院组织成立了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攻关小组,修订了电动汽车智能服务网络规范体系文件,编制了电源管理系统、电池箱、电池仓技术规范;开展了青岛薛家岛项目方案审核、过程监督、设备监造等技术监督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国网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标准制定,为青岛、临沂、济南等充换电站提供持续的技术监督服务。他们研制生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不仅在山东投入使用,还打入了江西市场。
“山东电力研究院可以说是全过程、全方面参与智能电网建设,为其提供技术支撑。”副院长李雪亮介绍说:“我们提前介入,积极参与山东电网‘十二五’智能化规划修编工作;出色完成了山东省首座新建220千伏智能变电站的调试工作,积极为锡盟-南京特高压工程调试做准备;为各发供电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监督服务;研发了各种智能电力机器人维护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强化技术优势领域,突破电网关键领域,开辟新兴技术领域,稳固电源技术领域,为服务智能电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山东,电力研究院,智能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