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献策

技术献策

电力版“锵锵三人行”:输变电项目产生的不是电磁辐射

  2015-07-28

  7月26日,由南方都市报社、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日日睇》以及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联合主办的“超级变变变——众论:变电站的那些事儿”绿色电网科普知识讲座活动,在广东省科技图书馆举行,着名主持人林洁、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电磁辐射室主任宁健、全国电气工程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蚁泽沛开展了一场电力版的“锵锵三人行”,相互就“变电站到底有没有辐射”开展了“交锋”。


  电磁场不等于电磁波


  变电站“辐射”远远小于手机


  “在变电站附近会得白血病。”“电磁辐射不利于小孩身体健康。”关于辐射健康的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然而其中大部分说法都是有问题的。顾名思义,电磁辐射就是电磁波的辐射,而电磁波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能量传递形式。振荡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X光、紫外线、红外光、微波还有无线电波都是不同频率(波长)的电磁波。


  变电站“辐射”远远小于手机。太阳光也是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正是太阳光传递的能量,才让地球保持着适合生命生存繁衍的温度。因此不难理解,跟太阳光一样,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其携带能量的大小。那么,变电站产生的电磁波携带有多大的能量呢?答案是——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成立,因为变电站几乎不会辐射出电磁波。


  需要注意的是,电磁场不等于电磁波。的确,通电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电磁场,而交变的电磁场会辐射出电磁波,但这需要有一个前提——天线。按照天线理论,要想成为有效的辐射源,其天线必须具有与电磁场的工作波长可比的长度。


  输电线和变电站的其它电力设备都使用50赫兹或者60赫兹的工频(工业用交流电频率),产生的是工频电磁场(EMF)。这与动辄达到千赫兹(KHz)乃至吉赫兹(GHz,即十亿赫兹)的无线电信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以手机为例,中国人最常用的移动GSM信号频率是900MHz,其波长(光速/频率)为33厘米,只靠手机的内置天线就可以发射电磁波信号。而无线广播的信号频率要低一些,在87-108MHz之间,需要更长的天线来收发。这就是为什么你的手机必须插上耳机才能接收调频广播——因为手机需要以耳机线来替代天线。


  电力职工长期与变电站为伴


  究竟对人体有无伤害?没有


  就变电站究竟有没有辐射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对60多个国家历时10年开展的“国际电磁场研究计划”和美国全国环境卫生研究所(NIEHS)耗资4500万美元、历时6年完成了“电磁场研究与公众资料传播计划”。其中,全球有60个国家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电磁场研究计划,中国从1998年也开始参加。2006年底 WHO发布了4个关于低频和电磁的研究结果的文件。他强调,WHO是领导着全球的卫生组织,其他八个国家组织,包括肿瘤组织、癌症国际研究机构、欧盟、联合国环境组织,所有的环境部门都参加了这个组织,其研究了10年的结论是:输变电项目产生的不是电磁辐射,而是低频的电场和磁场。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低频的电场和磁场长时间的累计效应对健康的影响,根据现有所有对儿童、成年、生育、发育、免疫系统人群等都没有需要降低目前标准的依据。而我国现行对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一些指标,甚至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同类标准还要严格。


  广州供电局办公楼与 220千伏天河站一墙之隔,广州电力监理公司和电力设计院就在110千伏金贸站、110千伏林和站内,110千伏龙潭站墙外是电力企业干部职工的宿舍,相当一部分职工24小时在电力设施旁生活和工作,经过长期跟踪监测,没有职工因此引起人身健康问题。


  变电站变为变电“战”


  遭遇“进城难”多因部分居民反对


  什么是变电站?变电站,顾名思义,就是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减少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远程输电需要使用高压。


  广州的电能60%以上来自“西电东送”系统中云南、贵州等省份的电厂,还有一部分来自三峡水电站,只有小部分来自广东省内的电厂。当一份电从西部的电厂发出后,需要经过一次升压处理,到达500千伏后,以直流电的形态穿越一千多公里到达从化的从西变电站,然后又以交流电的形态传送到木棉、广南等500千伏变电站。


  每个500千伏变电站又连接有近十个220千伏变电站,每个220千伏变电站还连接有数目不等的110千伏变电站,这份“电”经过层层减压处理之后,从110千伏变电站进入小区电房,在这里经过最后一次变压处理之后就可以直接为居民所用了。


  可以说,变电站就是一座城市供电系统的层层枢纽,支撑起全市居民和工业用电的需求。然而,这些枢纽却跟农民工一样,遭遇了“进城难”的问题。其中造成问题的关键就是部分居民的反对,只要在居民区建造变电站、架设变压器或竖立电杆、铺设电缆等,基本都会遭到居民坚决抵制,甚而剑拔弩张,场面火爆,建变电站成了变电“战”。


  局部地区电网遭遇“卡脖子”


  供电企业:理解与支持电力设施建设


  由于部分重点供电项目因建设受阻导致进度滞后,今年度夏期间,广州局部地区电网将出现严重“卡脖子”情况,面临有电送不出的困境。再加上高温天气影响,今年6-9月,广州包括珠江新城、体育中心等中心城区以及白云区的均禾街道、龙归镇等中南部区域都可能受到电力供应短缺的影响,情况严重时,一些工业用电户需轮休避峰。


  据广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广州部分供电受限并不是电源性缺电,主要原因是几个重点电力设施建设进度滞后,造成电网结构性缺电。


  “为了让供电设施早日完工,我们想了很多方法。但只靠供电企业的努力还不够,我们希望社会各界都能理解和支持电力设施建设,共同保障广州电力供应。”广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5年度夏期间,在电网运行方式优化调整后,北嘉甲乙线负荷缺口约10万千瓦,主要影响白云区均禾街道、龙归镇、人和镇、江高镇等区域,影响持续时间从6月初至9月底。为此,广州供电局将综合考虑白云区工业用电情况和历年负荷发展趋势,采取工业企业以及商场、酒楼、宾馆、写字楼等第三产业用户“自觉避峰及轮休加强制错峰”的方式度过夏季用电高峰期。


  此外,由于麒天甲乙线供电受限,广州包括珠江新城、体育中心在内的城区都将面临缺电的可能,负荷缺口约4万千瓦至6万千瓦,主要影响环市东路、五羊新城、中华广场、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等区域。所涉越秀、天河区域一带主要为党政军机关、商业和居民用户,错峰极难安排。根据该区域用电负荷特性,该局将与当地经贸部门以及街道、村委一起,引导该区域用电大户科学、节约、有序用电,主动避峰。同时,呼吁市民注意节约用电,减少不必要的用电负荷。

 

来源:新浪

标签:输变电,电磁辐射,电力科普,变电站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