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献策

技术献策

广东肇庆供电局:抗灾抢险新助手 “电力坦克”来助威(图文)

  2017-09-15

  继对广东电网造成重大影响的13号台风“天鸽”、14号台风“帕卡”之后,8月份至今,又是好几个台风接连而至。为应对频繁的自然灾害,提高电网抢修装备水平,肇庆局自主研发了“配网挖杆坑运杆一体车”,并在今年鏖战“天鸽”、“帕卡”时首次“出征”,为电力铁军取得全面复电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被一线抢修队员们亲昵地称之为“电力坦克”。

111111.jpg


  肇庆供电局开展抗台风“天鸽”抢修复电,图为高要使用“电力坦克”配网挖杆坑运杆一体机更换受损的10千伏察步线电杆1。-陈木华摄


  星星之火 探索配网抢修机械化


  近几年,肇庆供电局在广东电网的领导下,数次调兵遣将,参加抗击“天兔”、“威马逊”、“彩虹”等大型抢修复电作业。


  灾区现场一片狼藉,遍地的倒杆、断杆,要靠人工一根根地清理,再逐个挖杆坑,挖好了杆坑,再拉来新的电杆种好,效率非常低。肇庆供电局生产设备管理部配网自动化专责孙仝告诉记者,在大规模的低压抢修中,光是挖杆坑、运电杆、立电杆就要占去一半以上的时间,“靠人工挖一个电杆坑,要两个人挖一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而一条12米长的中压水泥杆,有两吨多重,要在泥泞的田埂路上搬运,至少要耗费十个人力,再加一辆二轮车,速度极其缓慢。并且人力挖坑运杆对体力的消耗也非常大,在大规模连续高强度的作业下往往不堪负荷。”


  肇庆供电局副局长关飞经常随支援抢修队伍挂帅出征,他回忆道,2013年大队伍到汕尾支援台风救灾复电时,他留意到,在挖坑的工序未完成前,很多负责立杆的人只能在原地等着,而人工挖坑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个工序的开展,“那时候我就想到,必须用机械化的手段,将挖坑的效率提高上来!”


  思想的火花一擦亮,就如星星之火落入草原,越烧越烈,“现场抢修的整个过程都是人工为主的,看到我们的抢修人员手脚并用去推、去挖、去扛,真的非常辛苦,于是我想将这个过程机械化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关飞表示,在当时他们就查遍了各种资料,发现全国几乎没有适合应用到配网抢修的设备,真要解决眼前的难题,只有自主研发一条出路。


  结束抢修回到肇庆,关飞立即组织人员总结各次抢修工作的重点、难点、突破点,并开始了机械化作业的模型选择、设计、驱动考虑、功能完善等漫长的探索、研发。


  呕心沥血 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在2016年6月份,第一代产品“多功能作业车”面世,漫长的探索之路终于迎来第一个拐点。


  美中不足的是,第一代产品只有运杆功能,还远远不能满足全过程机械化的要求,后来研发团队又进一步完善产品,加入挖杆坑、吊杆、平整等模块。


  产品完善过程的艰辛,仅在钻头的选取上就可见一斑。在满足功率后,如何一边挖掘杆坑一边把挖出的土带出去而不掉回洞里?肇庆局先后摸索了7套不同的钻头。


  “刚加钻头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我先是找到园林作业的一些钻头,但直径比较小,只适用于低压电杆,中压电杆没法用。”关飞介绍道,“这时我们需要把这个直径做大,直径做大带来的又是输出扭矩的变大,柴油动力机传送动力完全不够,试制过程中还烧毁了几台。”经过摸索,关飞和他的团队找到当前这套石油钻头,又调整了相应角度才满足了需求。


  作为团队主创人员之一,孙仝可说是从头到尾全程参与了产品的研发。据他介绍,“电力坦克”在研发过程中引入了“工业一体化”理念,先后经历底盘制作、加装功能模块以及整体性能调试等阶段。“最后调试时,又改进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们要符合在田间地头作业的需要,将底盘缩减到仅有1.5米的宽度。挖坑时因整车重量小,加大钻头功率时会有前倾动作,又在车前加装了平整地面的推土挡板,起到支撑脚的作用。”


  一路尝试一路改进,如今的“电力坦克”已是第三代产品,长2.35米、宽1.55米、载重2顿,最大钻孔达到直径0.5米、深度2.5米,具有体积小、功率大、功能多等特点,可在复杂地形下快速通过泥泞的道路、田野等特点,可实现电杆二次运输、挖杆坑、电杆吊装、运送配变、场地平整等功能。孙仝强调,“应该说体积小、重量轻、马力大、多功能、全地形是我们这台专业抢修设备独有的五大特点。”


  成效显着 救灾现场显神威


  8月28日,在肇庆高要白土镇宋隆河的路边,抗击台风“帕卡”最后的抢修复电正在紧张进行中。在一群蓝衣蓝帽的抢修人员中,黄色的“电力坦克”显得异常抢眼霸气。


  只见一阵呜呜呜的机器转动声持续不到10分钟,一个深2.5米的坑孔就顺利挖好了,抢修人员精神大振,迅速进入立杆阶段,原先耗时一个多小时的作业,被缩减到短短十几分钟。负责现场督查的肇庆高要局配电部主任韦义锋表示,“这个‘坦克’非常给力,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用机器代替了人,抢修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降低,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电力坦克”的加入,大大加快了抢修复电战役胜利的步伐。今年13号台风“天鸽”来势凶猛,对肇庆电网造成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重创,电力设施受损严重,肇庆供电局经过两天半连续奋战,实现全面复电,得到了肇庆市长范中杰的亲笔表扬。随后,在抗击14号台风“帕卡”中,不仅迅速恢复本地正常电力供应,还在短短一天之内,完成支援珠海抢修复电的任务,赢得当地群众的感激和赞扬。


  关飞不无自豪道:“‘电力坦克’在这两次配网抢修应用得非常好,效率高、保安全,很多施工单位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它的效果,也有意向要引进。”目前,该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楚北网

标签:南方电网,广东肇庆供电,抗灾抢险,电力坦克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