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宣布全面启动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昆柳龙直流工程建设。消息传来,作为工程主导研发团队成员的南网科研院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简称“直流所”)群情振奋,刚刚代表全所捧回“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牌匾的所长李岩激动地说,“昆柳龙直流技术攻关进入了新阶段,我们一定要不负众望,通过工程建设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树立直流输电技术品牌
昆柳龙直流是世界首次采用受端柔性直流与送端常规直流的混合直流输电工程,在创造多个“之最”的同时,很多技术难题是首次碰到。参与前期专题研究的直流所团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初步形成了特高压柔性直流、传统直流与柔性直流混合的技术体系,为公司决策昆柳龙直流工程技术方案提供了全面支撑。
“我们目前有两个技术攻关组长期驻扎在北京、西安两地,为控制保护设备研究和原型样机测试在不懈努力着。”直流所副所长、柔直换流阀技术攻关组组长许树楷一直奋斗在一线科研现场,“我们在技术上已经为工程的推进做好了充足准备。”
在外人眼里,南网科研院直流所是一支拥有“开挂”历程、莫测高深的团队。
时光倒回到1989年。我国首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葛(葛洲坝)上(上海)±500千伏直流工程投运,对“招标规范书”、“系统研究”、“成套设计”、“自主化进程”的描述,分别是“外方咨询商负责”、“外方承包商负责”、“外方承包商负责”、“交流、直流设备全部进口”。
时光前进到2004年。南网科研院直流输电技术研发团队挑起大梁,“外国人能办到的,我们中国人一样也能办到”,3年光景,他们依托贵广二回工程,组建产、学、研、用自主创新团队,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高压直流系统集成技术体系,实现了系统研究、成套设计、控制保护系统试验、站系统调试及系统调试自主化目标。
从2007年我国第一个直流输电自主化示范工程,到2009年世界第一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13年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再到2016年世界首次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到骨干网架上……几乎都有直流所同一群研发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已经运用到南方电网所有的直流输电工程上,并一步步引领世界世界直流输电技术的潮流。
创新永无止境
5月18日,肩负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和“稳增长”双重使命的滇西北直流工程全面投运。它是目前南网范围内直流线路最长的工程,送端新松换流站站址条件复杂,不仅所处海拔为网内最高,地震烈度也高达8度,这对主设备监造提出了新的挑战。
早在2016年,直流所的集成技术研究室主任赵晓斌就带领一班年轻人对新设备及关键主部件的选型和验证进行反复的研讨。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次问题不会太难,“原先以为难度和以往的云广直流±800千伏工程相当,没想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棘手”,赵晓斌感慨道。
为解决主回路谐振问题,直流所专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集中工作,与各变压器设备厂家就升温的设计及试验方法开展多次讨论与调研,历时整整半年才定下方案的关键参数。方案改了又改,数据测了又测,一次又一次利用电网仿真技术查找问题,终于决定在工程中采用100赫兹阻波器的方案。赵晓斌对那段奋斗的日子难以忘怀,“最后出的设备都合格了,我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创新驱动发展。目前直流所的研究范围覆盖了直流输电集成技术、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高压直流断路器、STATCOM、直流融冰、直流配电网、储能等核心技术,累计牵头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百余项,牵头编写国际标准3项。其中,“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套设计自主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特大型交直流电网技术创新及其在国家西电东送中的应用”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重点项目中历练人才
这支战绩彪炳的团队目前拥有2名高级技术专家、11名三级及以上助理技术专家、3名海外归来人才等高素质科研人才。
给年轻科研人员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参与到重大项目中经受锻炼,支持他们通过创新实践展现自身才华、提升科研与组织能力,这是直流所的“直流勇进”团队文化内容之一。
就拿直流工程的调试工作来说,最能看出队伍人员是否团结进取、无私奉献、快速反应了。因为调试一旦开始,就要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即使作为技术支持的后方,也经常接到关于调试技术问题的电话。“手机不关机,接到最多的电话都是在节假日,习惯了”,他们说道。即使在春节假期,大家也十分默契“休假不停工”,不管人在哪,背着电脑继续工作,保证任务一定完成。
根据安排,滇西北短路试验安排在5月4日晚间进行。傍晚7时许,南网科研院派出的云南、广东两地测试组人员已在现场整装待命。由于情况复杂,调度迟迟没有下令,总指挥杨煜博士为了能让调试组其他同志多休息,自己坚守在主控室等待指令。5月5日凌晨1点,调度终于下令开始试验,调试队员迅速到位,杨煜博士交代注意事项,此时深圳测试队员已经在现场冒着高温炎热蚊虫叮咬的环境看守了6个小时。
5月5日凌晨4时许,东方站最后一项交流短路试验开展,随着“五四三二一”倒计时的结束,平地一声雷,闪亮的火光腾空跃起,标志着本次短路试验顺利完成。两站确认完控制保护动作和系统响应正确后,调试组队员松了一口气,整理完当天的故障录波和日报记录后,已经累得不行,此时快天亮了,队员们就在主控室的椅子上眯了会儿。韦甜柳博士说,“也许苦,也许累,但也让我们的青春岁月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回忆。”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南网科研院,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