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弈者,谋势。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创新基因深植其中。在浙江的互联网及“双创”浪潮浸润下,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也顺势而为,基于“大云物移智”新技术的运用,在全面推进全业务全流程的智能化深度转型上,交出了一份崭新而闪亮的答卷。
通过无人机特高压智能巡检系统,一个起飞降落架次就能巡检30基铁塔,用时仅50分钟,巡检过程完全智能化;在营销服务中,甚至“刷一刷脸”就能完成办电业务。如今的浙江电力,这样的智慧气息已越来越浓郁。
“互联网+”带来智能服务新体验
今年3月中旬,刚刚购买了新房的市民陈先生来到温州供电公司鹿城营业厅咨询电表过户流程和所需资料,结果单凭一张身份证就完成了新房电表过户的手续办理。4月23日,衢州市民凌洁亲历了全国首例最潮办电模式“零证办”,仅通过“刷脸”就在衢州供电公司营业厅办好了新装电表业务。
今年以来,浙江电力通过联合政府大数据平台,打通政务数据网络,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深化版“一证通办”及“零证办”,持续优化智能服务水平,提升客户体验。
通过借力互联网提升服务永无止境。
4月15日,浙江电力首张电子发票正式面世,客户只通过手机“电e宝”App操作,便可“足不出户、一次都不跑”申领、开具、流转实时且易储存的电子发票,在完成试点的基础上,从6月底开始分批在全省推广应用;在支付宝正式开通智能缴费“线上签约”功能,用户可在线上自主签订智能缴费协议,选择自动扣费金额,实现电力客户的“自助购电、自主用电、自在管电”。
截至6月底,浙江电力已实现17项业务可通过网上办理,各类电子渠道客户数2296万户,较上年末净增243万户,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智能运检”呈现常态化
通过物联网和移动应用结合,实现设备、人员、作业间的信息互联,配电站房台账维护平均耗时由1.5小时减少到3分钟,在线测温单个装置投资由2000元降低到100元;充分利用户内外巡检机器人开展红外测温、表计抄录、缺陷跟踪、现场安全监管等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603台机器人的部署应用,实现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机器人巡检全覆盖……在浙江电力,智能运检新技术应用已成常态。
浙江电力还积极推动智能运检全设备、全状态、全过程、全时域管控,提升配网建设信息化水平,加强配网精益化管理。
目前浙江电力已累计安装及投运配电自动化三遥终端7000余套,安装投运架空线路在线监测装置10万套,配电自动化终端覆盖率达89.2%,安装智能公变终端28万余套台,安装智能总保、中保23万余套,实现全省公变采集全覆盖,配网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浙江电力还探索并建立了基于智能运检的生产指挥体系。该公司主网两级生产指挥体系逐步构建完成,智能配网监测中心、11家地市公司和17家试点县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也均已建成使用,各级中心运转顺畅,在配网调控、配网监测、抢修指挥、计划统筹和综合能源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提升配网运行效率效益和优质服务水平,实现为生产减负、为管理增效。
全业务运行实现智慧转型
“以前办理物资结算,业主要两头 跑。现在跑一次递交发票,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办理结算,可方便了。”浙江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朱春飞,近日在浙江电力供应商服务中心办理电力物资结算业务,感受到了与以往的不同,从取号到办结只需几分钟。
原来,浙江电力正在打造以智能采购、数字物流、全景质控三大业务为支撑的浙江特色智慧供应链体系,创新运用“互联网+电力物资”,在全省实施物资合同单据电子化,让物资服务方便快捷。
在基建领域,围绕安全提升和机械化施工要求,浙江电力也引入智能化手段,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基于浙电云平台,构建“互联网+基建”装备智能云平台,预计2018年底前实现一期系统上线运行。同时开展数字化三维设计、可视化施工监理、数字化成果移交应用等,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工程设计及现场管理水平。
后续,浙江电力将继续充分利用“大云物移智”技术开展重点研究,提升电网安全控制水平、运营效率,深化全业务新技术应用水平,创新驱动管理变革和转型升级,真正让电网深度拥抱“大智慧”。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浙江电力,智能电网,建设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