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创新是青年的特质,创造是青春的标志。近年来,公司在推进职工创新工作中,涌现出一批立足技术本职、自主创新的青年员工,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善于运用时代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探索新路子,融入新智慧,为公司的改革发展贡献青春创新力量。
超高压公司修试中心科研管理部经理 韦晓星
让直流输电系统有了国产“咽喉”
作为西电东送主网架的运维单位,超高压公司已拥有多年直流技术储备,要发挥好这一优势,关键在于攻坚核心技术,韦晓星就是这个核心技术攻坚团队的一员。
2016年6月和2017年1月,±500千伏牛从直流穿墙套管先后发生SF6泄漏故障,该类型套管由德国HSP公司供货,而绝缘子由法国Maclean生产。长期以来,高压直流穿墙套管的设计制造技术被少数进口厂家垄断,关键技术资料均掌握在外方手中,且该类型故障为国内外首次发生,没有借鉴经验。为了攻克技术壁垒,韦晓星作为攻关负责人,带领攻关团队远赴法国、德国,全面排查故障套管及空心绝缘子的生产制造过程和关键工艺,自主设计抽检试验方案,多次开展试验验证和仿真计算。最终以专业的技术分析明确了故障原因,消除了运行隐患。
2017年1月和2018年1月,天广直流换流变阀侧套管在停电检修中发现存在多支根部法兰开裂的情况。天广直流换流变阀侧套管至今已运行20年,外方厂家不再提供技术支持,该故障类型也是国内外首次发生。为查明故障原因,韦晓星技术团队从阀侧套管设计、制造、试验、运行等方面入手,应用解体检查、电镜扫描、结构应力计算等分析手段,最终查明天广换流变阀侧套管法兰开裂的根本原因,分析结论获得业内知名专家的认可。
2020年12月27日,昆柳龙直流工程全面投产,而国际形势的多变,让柔直系统的“咽喉”被扎了一根刺。穿墙套管总长度达21米,需要设计特殊的绝缘材料,让800千伏的电能穿过不到1米直径的墙孔。但这项技术一直被进口厂家垄断,设备体积大、缺陷率高等因素一直是制约我国特高压技术自主化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2020年12月,经过长达5个月的干燥、浸渍和固化,第一批套管芯体出炉脱模,但局放试验结果异常,这意味着花了一年多心血设计、制造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攻关回到原点。此时距离套管试点应用的时间窗口仅仅剩下6个月,韦晓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部分团队成员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韦晓星顶住压力,以现场为家,带头对产品设计、制造过程的全方位排查和试验复盘验证,连续1个多月驻扎在攻关第一线,只为盯紧产品制造的每一个细节。在一次排查工艺记录文件过程中,他敏锐地注意到了一次套管芯体制造过程中的温度异常波动,继而发现了芯体固化过程中一次短暂的加热设备异常导致芯体温度控制失稳。找到关键问题后,韦晓星带领团队顶着烈日与制造工人一起奋战,改进工艺方案,优化监测装置,最终第二批套管一次性通过了型式试验和出厂验证,成功在昆柳龙直流工程的停电检修窗口期挂网运行。 (袁湘湘)
广东电网公司创新管理部成果转化科经理 刘振国
让科技成果转化摆脱“文牍主义”
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科技创新发展迅速、创新成果不断涌出。这其中凝聚着一大批优秀电力科技工作者无数的辛劳和智慧,正是他们百折不挠与顽强拼搏,广东电网科技创新才得以实现一次次飞跃。刘振国便是其中之一。
刘振国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入职广东电网公司。如今已工作10年,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成果丰硕,获得全国行业级奖励5项、国家专利23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刘振国知道,要吃透技术,还得亲自实践中探索,才能真正化解心中的疑问。于是,刘振国刚入职第一个月就要求加入电网调试项目中,到项目现场锻炼。2016年,工作刚满5年的刘振国调入广东电网公司创新管理部,受信息技术条件限制,广东电网职工创新立项非常繁琐。刘振国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没有专门的工具,全省每年几千份的职工技术创新的立项全是靠人工定期收集汇总、审核,流程长、反馈慢,不仅让基层的很多想法不能随时实现,还不利于提升职工创新的积极性。”
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刘振国通过多方持续努力,带头建成了职工技术创新数字化平台。该平台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打通线上渠道,有效突破时空壁垒,使基层员工只需在手机上敲敲键盘、拍拍照,就能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想法“一键”上传至平台,供线上专家评审、反馈,极大提升了业务效率。
随着职工技术创新工作逐步数字化、便捷化和高效运转,2018年2月,刘振国的工作岗位从职工创新调整到科技成果转化。他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此时,广东电网公司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存在转化应用率低、转化成效不显着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刘振国带领团队调研了全省主要科研单位和19个地市局,通过分析,聚焦主要矛盾,围绕科技成果“研发—孵化—转化—产业化”链条,从优化组织框架、完善管理机制、搭建支撑平台和加强评价激励等维度,最终设计出了一个符合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规律的管理创新体系。2019年,刘振国参与到南方电网成果转化体制机制的设计,牵头编制了南网系统内第一份成果转化制度,设计和组织建设了南网双创线上平台,全网的成果转化工作进入快车道。
在体系建设成果的有力带动下,广东电网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已累计转化成果达358项,成功引进22个入孵团队,出孵12个。高价值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包括变电站、智能巡视机器人在内的一批出孵化成果实现产业化,累计支持新兴业务企业科技新产品销售超4.2亿元,直接转化收益3200余万元。(刘博文 韩梦圆)
南网数字集团芯片与智能终端团队技术带头人 姚浩
开辟国产芯片发展新路径
姚浩是南网数字集团“伏羲”芯片研发团队核心技术骨干,团队研发的首颗国产指令架构电力专用芯片“伏羲”,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2014年,姚浩参与新一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题的研究攻关任务,主要负责关键算法、架构研究。经过两年的技术攻关,团队研发出了高集成、小型化、动作快、高可靠的新型装置“芯片化保护”,相比传统多板卡架构装置,体积缩小至2%,功耗降低了85%,动作速率提升了20%,整体防护等级达到了IP67,运行环境温度拓宽至零下40摄氏度到85摄氏度,开辟了电力二次设备的新发展形态。
电力工控终端技术要想获得突破,很大程度仍受限于进口芯片,一旦遭遇技术禁运,技术创新便会受阻,国内继电保护等诸多领域都会受到冲击。于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的指导下,研发团队向“芯片即保护”这一终极目标发起了挑战。
然而,国产电力专用芯片研发过程中,很多比如国产指令集、国产内核、电力专用算法模块、内生安全等关键技术在行业鲜有参照案例,过程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作为青年技术骨干,姚浩带领团队众多青年技术骨干开启了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时刻,开始了昼夜不停歇、三班倒、单点串行变为多点并行等工作方式,将18个月芯片常规研发周期压缩至10个月,装置开发周期从12个月压缩至2个月,从芯片设计到装置第三方送检全过程仅用了12个月,创造了崭新的“南网速度”。2019年,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完成首次成功试制,并率先在电网核心控制保护领域验证应用,提前1年完成国家科技攻关关键节点任务。
在完成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后,团队没有停止前进步伐,而是朝着国产电力专用芯片的规模化应用迈进,经过多轮迭代,首颗全面国产电力专用芯片“伏羲”于2021年初成功实现量产,数十家主流电力装备厂商基于伏羲芯片研制了全面国产化装置,解决了电力工控领域关键器件“卡脖子”的问题,有效缓解了电力工控领域关键器件“卡脖子”困境,开辟了国产芯片发展的新路径。(杨英杰)
南网科研院直流所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室主任 周月宾
为柔性直流工程打造强劲“心脏”
2014年,周月宾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进入南网科研院直流技术专家团队。这一年正赶上南方电网为了保障电网安全,决定将“一张大网”分为“两张小网”,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就是柔性直流,于是,周月宾毫不犹豫投入到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创新一线。
从实验室的舒适区到技术的无人区,周月宾面对的第一块硬骨头——破解鲁西背靠背直流工程的换流阀难题。作为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心脏”——换流阀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承担着清洁水电转换为日常使用的交流电的重任。“当时的技术根本无法达到工程的要求,执着于过去的经验只能原地踏步。”工程的建设进度也在倒逼着周月宾不断创新,最终,他提出了能量平衡调控和主动电流抑制等多项新方法,为工程提供了一颗强劲“心脏”。
“如果没有长期在技术攻关一线经历,我们也没有底气更没有勇气去挑战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回想起2016年初南方电网公司首次提出特高压柔性直流的技术设想时,周月宾说道。当时,国际上并没有先例可循,对于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国内外也传来许多质疑的声音。但这些声音反而给了周月宾和团队更大的动力,从论证技术可行性开始,他们从山脚出发一步一步攀登特高压柔直技术这座“珠穆朗玛峰”,从模块、阀段再到阀塔,一步一个脚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阀塔原型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运行的经济性,周月宾大胆提出采用调制技术,对已有的设计理念进行革命,将换流阀的损耗指标从1.35%降到1%以下,每年为昆柳龙直流工程节省2.7亿度电,极大提升了运行效率。 (金南汐)
深圳龙华供电局总经理助理 时亨通
在配网技术领域勇攀高峰
入职不满一年,他就因出色的表现被派参加大运保电;入职不满3年,他因撰写学术论文受邀参加亚太电协大会,作为基层员工代表登上国际舞台;入职刚满11年,他挑起深圳龙华供电局总经理助理的重担,带领同事们为供电事业拼搏奋斗……他是时亨通,入职深圳供电局10多年来,敢作敢为敢拼。
为做好供电保障,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用电需求,时亨通主动对标新加坡、韩国首尔等国际先进城市配电网,主动攻坚克难,历时两年在福田中心区(建成区)6.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成2.5分钟高可靠示范区,提供了建成区高可靠性示范区建设可供复制的经验范本。
“深圳配网结构大多采用N供一备模式,世界范围内并无成熟的控制保护方案可借鉴,因此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即在开环运行的N供一备网架下实现故障范围最小化。”时亨通说,这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是“深圳特色”之路。连续3年,福田中心区年平均停电时间均小于0.25分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龙华地处深圳市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重点区域,作为配网规划团队负责人,他更是重任在肩。“还记得当时人员紧缺,小组25人各个施工现场‘连轴转’。”时亨通说,正是这股子拼搏的“韧劲儿”,大家全力备战改造项目进入冲刺阶段,更创造了单月214张及单日20张的纪录。
这只是时亨通“敢拼”的一个缩影,其实早在2019年,作为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保供电现场负责人的时亨通就经受住了一场“保电大考”。仅用15天时间就完成了本应80天完成的工作量,满足了央视春晚约6600千瓦的用电需求,同时首次在保电中应用低压智能监测技术,实现低压负荷的实时监测。他总结提炼有预案、有演练、有巡维、有检查指导的“四有”重大保供电工作指引,为高质量完成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等重大保供电活动80余项任务,实现零闪动、零差错、零停电打下了坚实基础。(唐晓莹)
调峰调频修试公司阳蓄项目部经理 李青
成功实现“技术走出去”
从检修试验的“阵地”,到工程建设的“战场”,入职11年来,李青在重大工程项目攻坚克难中练就了过硬本领。
2014年底,李青从调峰调频公司广蓄电站调派至建设中的深蓄电站工作,这是南方电网首个机组国产化的电站,安装调试不可控因素多,为保证机组控制安全可靠,他连续4个月“白加黑、五加二”,优化机组控制程序200余项;为保证水道充水进度稳定性,他和团队一起仅用时3天就搭建起水道充水可视化监测系统;为提升电站厂用电率,他总体布局,多措并举,完成了优化主变冷却器逻辑、模块化机房提高制冷率、开发变压器空载无功补偿装置等工作。
2021年6月,作为超高水头、已投产单机容量最大阳蓄电站1号机组动态调试的现场指挥,李青依托阳蓄项目,筹建南方电网第一支具备独立开展新机组投产调试团队,牵头编制了50余份调试规范化文件并固化形成后续项目参考资料。2021年12月10日,阳蓄电站1号机正式进入考核试运行,首台机组动态调试仅用时28天,刷新国内同类型电站首台机组的动态调试纪录。
在安装调试、竣工验收、工程创优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李青从来不忘同步全力推进需求导向的能力体系建设。在发现深蓄电站机组碳刷温度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时,李青立马组织团队分析碳刷温度高的原因,同时提出研发深蓄碳刷温度监视系统的想法,并且带领团队完成设备材料的选型、安装、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画面显示等工作,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紧盯调试核心团队培养多专业素质均具备的复合型人才目标,创新培训方式,在调试全阶段搭建两个“课堂”,一堂设在地下厂房励磁系统、球阀尾闸和保护系统等各个调试现场,“老人+新人”搭配模式做好现场每一项设备监护;一堂设在培训工作室里,分享实战经验,查找知识漏洞,探讨解决技术难题的方向。
在李青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调峰调频公司检修试验能力被行业评审专家充分认可,突破资质申请等级逐级申报的限制。2021年,李青及其团队先后完成了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GIS耐压试验技术服务、广东电网中试所油化试验服务等非股东业务,并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签订调试业务战略框架协议,成功实现“技术走出去”。 (冯舒敏)
标签:南方电网,自主创新,改革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