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献策

技术献策

广东电网:为电缆线路做“B超”

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制电缆中间接头脉冲反射仪

作者:丘映丹  2024-07-31

   近日,在广东电网公司湛江霞山供电局的平乐变电站内,几名工作人员手持电缆中间接头脉冲反射仪,将测试连接线与测试夹连接到电缆上,轻点屏幕数下,即可得到整条电缆的脉冲反射波形,测量三相电缆附件位置仅需不到15分钟,电缆中间接头定位检测工作成功完成,实现了电缆长度测量和电缆中间接头及缺陷位置的自动识别,为基层运维人员做好配网电缆中间接头消缺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有了这个电缆中间接头脉冲反射仪,给电缆线路‘把脉问诊’就轻松多了!”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网所专责黄子桐介绍,电缆中间接头定位一直是基层人员运维工作中的痛点难点。

  据了解,基于城市规划和环境美化考虑,电力电缆线路通常埋设在电缆沟内,在城区配网中广泛使用。目前,传统电缆中间接头定位采用脉冲波反射法,但该方法仅适用于电缆接头较少的电缆。对于存在多个电缆中间接头的电缆或者电缆接头间距离较短的场景,由于折返射波叠加导致识别困难,无法准确定位。此外,原有方法无法查找因绝缘老化和电缆受潮等未对实际运行造成明显影响的故障缺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电力电缆运维领域中存在存量电缆中间接头台账不清晰、定位困难的问题,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网所积极解题,首创考虑导体、绝缘材料和半导电层的波速自适应校准算法,攻克了传统时域反射技术因波速不准确导致的中间接头定位精度不高的难题。该所还研制了电缆中间接头脉冲反射仪,根据反射波波形可自动识别电缆头位置,并根据信号衰减程度判断电缆头缺陷情况,基于装置集成软件可直观展示电缆头位置和缺陷问题并将数据输出,实现电缆头位置、状态的智能化检测和数字化展示,为配网电缆线路智能化数字化运维注入新质生产力。

  “通俗地讲,现场检测过程就像为电缆线路做‘B超’,不仅能准确定位电缆头的位置,还能事先发现电缆接头隐蔽的问题,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黄子桐说,电缆中间接头脉冲反射仪具有原理简单、操作简便、测试时间短和定位精度高等优点,特别适合在配网电缆线路巡检中供运维人员使用。

  目前,项目成果已在多地开展了现场试点应用,在配电电缆附件或缺陷定位检测等场景下,提供了高效、精确的电缆综合检测技术。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开展电缆中间接头检测技术功能升级,实现带电检测,为广东电网配电电缆运维提供先进技术和装备。

  (丘映丹)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广东电网,电缆线路,电缆中间接头脉冲反射仪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