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合力为“菜篮子”装上“安全闸”

发布时间:2022-03-28 14:57:51 作者:覃君松 刘柱 陈拓 夏琼 刘斌峰

一、重要意义

  邵阳绥宁县大力建设“菜篮子”工程,产业链的电力需求迅速增加,用电设施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菜农普遍缺乏安全用电知识,“菜篮子”产业埋下了巨大安全生产风险,同时对供电服务质效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如何解决安全风险,提升供电质量,更好推动“菜篮子”发展,是当地政府及菜农面临的难题,也是国网绥宁县供电公司(下文简称“绥宁县公司”)党委的重要挑战。绥宁县公司党委以服务好乡村产业项目发展为目标,优化供电保障,提升大棚用电安全管理,邵阳绥宁县因蔬菜大棚引发的线路故障同比降低15%,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服务乡村振兴。

二、主要做法

  绥宁县公司党委充分认识大棚用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政治合格、素质全面、技术过硬的东方红(国平)共产党员服务队为主体,开展“党建+”创优工程,健全“1+N”用电安全联合巡查机制,“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优化服务,“零距离”宣传安全用电,“专业化”加强服务保障,帮助菜农安全用电,高质有序助力推进“菜篮子”工程,服务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示范典型。

  (一)健全“1+N”用电安全联合巡查机制

  根据“菜篮子”工程项目需求,绥宁县公司出台全县大棚种植业安全生产规定,建立健全“1+N”用电安全联合巡查机制,即政府主导、供电公司与其他各利益相关方的双边协作机制。每月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议,促请县政府牵头,东方红(国平)共产党员服务队、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各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参与,共同出台配套管理办法。定期通报,绥宁县公司党委定期发布种植基地安全生产月报,汇总各乡镇种植基地每月安全生产运行情况。整改反馈,各乡镇组织各村委会、专业种植合作社落实辖区种植基地安全问题整改,并每月定期总结整改情况,东方红(国平)共产党员服务队按照时间节点及时跟踪、现场巡查。

  (二)“常态化”展开安全巡查

  建立周沟通、月排查制度,构建高效便捷的专业化服务网络,涵盖各乡镇、村支两委负责人、供电所负责人。主动了解客户需求,及时解决用电问题,结合种植、养殖业用电特性,帮助客户优化用电方案,增强用电安全性能。每月对涉及“菜篮子”工程的供电设备和线路开展例行检查,扎实做好运维管理工作。

  (三)“零距离”宣传安全用电

  东方红(国平)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微宣讲6场次,向用户介绍大棚安全用电的要点、重点及触电急救技巧,引导用户安全用电、节约用电。为菜农免费发放安全用电手册1200余本,在大棚内张贴安全用电知识挂图和服务指南500余张,进行安全用电指导。

  (四)“专业化”加强服务保障

  将大棚蔬菜种植涉电操作事项细化为工作流程,组织集中培训,提升菜农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东方红(国平)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研究各类设备使用说明书,为菜农制作简洁易懂的工作清单,指导菜农进入大棚工作前,完成对用电设备设施的检查,确认设备安全状况,解决因设备设施造成的安全隐患。及时响应菜农需求,第一时间开展用电故障抢修,确保用电质量。

三、主要成效

  通过“党建+”创优工程,有效解决了全县各乡镇大棚种植基地的电能负荷需求,提升了“菜篮子”工程用电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了政府和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菜篮子”工程中来,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铸就了坚实的“底座”。一方面,围绕县委县政府“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规划布局,仔细梳理服务区域蔬菜基地等绿色种植和养殖基地供电情况进行,利用配电网改造,新增和改造变压器6个,优化10千伏和380伏线路,有效提高了电力保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菜篮子”工程带动全县种植、养殖、果木、蔬菜、采摘等农业与旅游业融为一体的产业园快速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成为当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典范。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绥宁县供电分公司 覃君松 刘柱 陈拓 夏琼 刘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