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赋能美丽乡村“近零碳”

发布时间:2022-03-29 09:45:04 作者:章文伟 孟翀

一、重要意义

  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和中央一号文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谋划了崭新图景,更是将“乡村振兴”推向空前的热度。“十四五”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发展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引擎,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电力需先行。无锡三新公司作为服务无锡乡村地区能源供应一线单位,积极发挥党支部先锋引领导向作用,紧扣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和“双碳”行动方案,围绕构建清洁低碳的用能体系,以乡村持续可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将清洁用能融入乡村十四五规划,推进用能低碳转型,着力当好乡村用能低碳化的“推动者”“先行者”和“引领者”。

  无锡市阳山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当地矗立亿年的火山、环绕万亩的桃林形成天然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孕育出肉嫩汁多,香浓味醇,鲜甜甘美的水蜜桃而享誉海内外,能源供应需求量大、文化旅游成熟,农产品丰盛等资源基础优越,但电气化程度不高,随着近年来阳山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桃产品供需逐步升级,贸易日益扩大,推动当地用能需求持续稳定增长,但由于粗放高耗的能源消费形式,传统低效的作业生产方式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还严重束缚了科学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二、主要做法

  1、发挥党建引领示范,开展用能服务分析。以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促,共创无锡乡村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公司将运用党建激活乡村发展活力,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作用,积极践行“三个示范”,积极开展区域内用户和企业的用能分析,做好桃源村碳排放的分析研究,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内部经营状况、能耗水平和用能安全等现状,致力研究企业经营数据、生产效率和能效评估,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及规划预期,开展乡村振兴电气化项目顶层设计,倡导绿色用电理念,以绿色电力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全面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落实党史教育实践,携手美丽乡村共建。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江苏省委“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落地的具体实践。结合阳山当地“桃文化”的产业特色和公司专业优势,计划实施“党建铸魂”“基础提升”“绿色桃源”三大行动。以市场导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促发展为原则,立足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和乡村用能低碳转型,统筹发挥公司和政府的各方资源优势,加强乡村振兴相关工作的交流协作,推进电网基础建设、企业电气化转型升级、能源综合利用、能效水平提升等方面的共建项目合作,积极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意向,推动形成镇政府和企业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3、实施杆线融景电网基础建设。由三新党支部牵头主动对接阳山镇乡村振兴建设方案,坚持电网建设服务地方发展、线路架设融入地方规划、网架结构适应地域风貌的原则,结合乡村整体规划布局,开展“美丽乡村”联合设计,实施“杆线融景、变台为景”的农网改造项目,启动新一批农网改造惠民工程,为当地新增变压器5个,完成变压器扩容改造2个,合计开放用电容量1150kVA,完成400V入地改造4.481公里,农网项目改造投入资金达141万元,保证“务桃工程”。明年将继续投入改造资金195万元,对福山村、桃园村实施线路改造。

  4、服务绿色出行,建设全电化公路。根据前期调查阳山镇以“桃”为主线,带动周边物流运输、客流运营的繁忙交通运输业。三新党员服务队从服务好人民出行便利,美化居住环境出发,将绿色清洁的电力元素融入阳山道路交通发展,为周边电动车辆的行驶提供低碳的照明环境和充足的电力行驶保障。在山南头文化村村口、停车场及桃源山庄建设推动建设充电容量100kW的1机2充位的直流充电桩16个,利用山南头乡村驿站及进村路边空旷地,建设2个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停车棚,并将乡村主干道原有的普通照明路灯改造成以风能和光伏为能源的互补型路灯,LED光源为车辆“零碳”提供更加敞亮的夜间行车环境。

  5、赋能智慧桃树种植,打造绿色农业示范。三新党员服务队聚焦农业生产力重要问题,将电力物联网控制技术替代传统的种桃、育桃,推动现代化种植。为当地水蜜桃种植建设智能化桃林喷灌,并量身定制了多套配套化高科技农产业全电化种植生产设施。同时将光伏电力、电力物联网技术巧妙融入进当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渔稻混合、渔光互补特色生态养殖模式,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向绿色科技转型发展。规划在住基村绿色生态养殖基地投资建设1座水面光伏,实现光能的梯次循环利用,同时建设搭载1套智能化控制系统,服务数字化精准养殖。

  6、推动清洁用能体系,践行可持续发展。三新党员服务队贯彻守住绿水青山,让农民获得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积极在乡村实施电能替代,积极引导当地商业街区和旅游景区清洁高效用电新模式。一方面推进厨房电气化,在山南头蜜桃雅居和住基村教育实践基地推动2套双眼灶全电厨房改造,配备锂电电动点花器20个,以清洁电能替代传统的燃煤锅炉、瓶装煤气、农家柴灶为燃料的烹制方式,在减少街区古建筑砖木结构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同时减少了燃煤烟熏的挥发,提升环境整洁度,从而打造全电、节能、无排放的绿色区域。

  7、打造“全电供能+智慧家居”现代民宿样板。三新党员服务队切实改造“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将智慧电力渗透百姓的日常起居,服务乡村文旅发展。在阳山桃乡酒店打造绿色民宿样板改造,全面推动民宿电力集中采暖,电全电厨房改造建设,基于综合能耗监测系统的搭载,为酒店建立用能分析和能效评价体系,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各间客房的能效监测、智能调控以及能耗智能控制,从而为酒店降低能耗成本,构建民宿产业链效能评估模型,形成“节能减排突出、经营收益增加、游客体验提升,能耗托管有效”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主要成效

  1.通过推动厨房电气化改造,实现每户家庭每年减少60方天然气的燃烧,共计减少天然气约18万方。电能替代后,全额抵消并额外减少碳排放9.54吨。

  2.通过低碳出行,促进该村年电动汽车充电接纳量达到3万Kwh,共计减少汽油消耗约1.5万升。电能替代后,全额抵消并额外减少碳排放10.5吨。

  3.水肥一体智能灌溉系统、全电民宿、电气化农具租赁、渔光互补生态养殖等试点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全年共计减少柴油消耗1300升。电能替代后,全额抵消并额外减少碳排放0.9吨。

  4、积极推进光伏停车棚、光伏路灯,渔光互补生态养殖等试点项目,在光伏供电的区域内实现零排放。预计首期建成光伏面板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按照长三角年平均利用小时1000小时计算,全年最高可实现光伏发电10万Kwh,直接减少排放80吨。

  5、通过实施智能化桃树种植,阳山镇桃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从4000亩增产到4500亩,共计18万棵桃树。按每棵树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00kg计算,预计桃林全年吸收二氧化碳1.8万吨,生产氧气1.31万吨,依托智能种植技术减少水资源耗费40%。以阳山镇桃源村现有居民和外来旅游人员每年产生1.65吨碳排放计算,可以基本吸收当地包括汽车燃油、燃气等所有能源消耗所排放的碳排放,通过这“一减一吸”真正实现区域“近零碳”。

  (无锡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章文伟 孟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