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先行助力马寨村高质量电网建设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2-03-29 10:44:37 作者:何玉鹏 赵晓琦 张智 寿绍安 马伟

一、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以下简称:设备部)配电处聚焦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积极落实“旗帜领航·提质登高”行动计划、“基层党建创新拓展年”工作任务和要求,正确处理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起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互为保障、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共同实现党建引领由表及里的内涵转变,推动公司在党建引领下再登高、上台阶、创一流,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坚强保证。

  配电网是电力供应端的末端,是直接面向社会和广大客户的重要载体,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提高电网运行效率、效益和优质服务的关键环节。配电自动化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搞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广大电力客户诠释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理念的重要窗口,对提升青铜峡市供电公司运营效益和服务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铜峡市供电公司自2015年开始初步建设配电自动化,辖区内主要采用主站集中型和就地型馈线自动化。两种自动化模式能够实现电网故障识别、故障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体现智能电网的“坚强自愈”特效。截止2021年已完成84条自动化线路全覆盖,投运馈线终端和站所终端共389台,自动化在线率99.82%、FA启动成功率100%、遥信正确率100%,遥控成功率98.21。自智能电网建设以来,低压配电网作为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运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用户的供电质量。宁夏公司设备部配电处逐步加大智能配电用电环节的投资力度,率先在青铜峡公司开展智能融合终端建设,以智能融合终端为核心的配电台区物联网,截止2021年,青铜峡公司共投运智能融合终端943台,投运的智能融合终端结合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实现对台区的综合监控和统一管理。

  结合辖区内现有自动化设备,公司设备部指导青铜峡公司以2021年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为抓手,结合全年重点工作,以“三个引领”(即目标引领、任务引领、措施引领)为导向,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保障高质量发展,打造马寨站521友好线全带电、全绝缘、全感知线路,实现配电自动化终端远程监控线路状态,带电作业对用户无停电检修。

二、主要做法

  1.党建引领

  围绕“实干争先、电靓梦想”主题实践活动,搭建业务技能学习平台,每半年与青铜峡公司召开一次联席支委会,充分利用本部的先进做法、先进经验,帮助青铜峡公司打造亮点、突出特色,分析其存在的困难、短板,找准原因、谋划措施,竭力帮助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相融共进。以“基层党建巩固拓展年”为载体,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共解党建工作难题,不断提高双方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同时增强党员之间交流沟通、经验分享,实现有“声”又有“色”、有“思”又有“味”的党日活动。

  2.线路全绝缘

  目前全线路主干线绝缘化率100%,且主干线无裸露点。分支线绝缘化率96.3%,分支线裸露点6处,低压台区15台未进行绝缘化改造,

  已对未绝缘的分支线上报大修项目进行绝缘化改造,改造时充分考虑带电作业方式,前期设计尽可能重新改变线路走径,脱网将线路架设好后再结合带电作业进行接火。

  3.线路全带电

  根据马寨站521友好线核心区域架空线路杆塔大部分在道路边的特点,计划以绝缘斗臂车作为主要操作工具,以绝缘手套作业法作为主要操作方式,尝试旁路作业等多种安全性高的间接作业方式;结合少部分地区车辆无法进入以多种绝缘平台和登杆工具采用绝缘杆法操作方式作业。对于核心区域的电缆线路,利用移动环网柜车、移动放缆车等作为设备支撑,采用多班组协同作业方式,完成分支箱、环网柜以及长电缆线路的带负荷不停电更换、检修、调试工作;使用综合箱变车完成线路高低压变压器的带负荷检修,同时在重要负荷的紧急供电抢修中投入低压发电车、UPS电源车作为电力供应,尽一切可能减少故障停电。

  4.线路全感知

  按照《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自动化方面选用“基本功能(监视功能)+扩展功能(配电终端应用及智能化部分)和信息交互功能”构建整体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信息交互总线整合信息,实现终端智能化应用,为配电安全、经济运行提供辅助决策。

  全线采用暂态录波和行波故障指示器两类故障指示器。在#2杆安装一组苏州银蕨故障指示器,此故障指示器的主要作用为线路接地选线,方便发生接地时地调准确选线。利用行波型故障指示器缩短故障区间,方便运维人员巡线,主干线安装3组、大分支安装4组行波型故障指示器。

  全线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深层应用,首级开关配置保护和两次重合闸功能,分段开关配置FA功能即“得电延时合闸、失电分闸”,分支开关配置保护和一次重合闸功能,共需安装自动化开关7台,其中首级开关1台,分段开关3台,分支开关3台。

  对需要安装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变台提前勘查,梳理好施工方案,完成33台TTU的安装,实现对重要配电变压器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并能将采集的信息传送到主站,。

三、主要成效

  1、实现线路全数据监测,加快配电网智能运维

  打造完成后的全感知线路,全数据将展现在配电主站图形上,运维人员可通过WEB网页浏览终端实时监测数据,由过去的“现场巡查”转为“数据观察”,减少运维人员劳动强度,有力提高配电网智能化运维水平,为后期全线路的智能化运维奠定基础。

  2、缩短故障查找速度,大幅提高供电可靠性

  全感知线路采用就地型馈线自动化,能够实时检测故障前兆和评估配电网的健康水平,在故障发生前,将设备状况告知系统并发出预警信息,发生故障时,迅速隔离有问题的控制设备,在不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使系统迅速恢复供电。

  3、助力优化运行方式,推进线路合理改造

  全感知线路正常运行时,配网调通过监视配电网运行工况,合理控制无功负荷和电压水平,运维人员根据运行状况可优化配电网运行方式,改善供电质量,提高设备利用率,达到经济运行目的。根据运行状况可合理决策后期配网建设改造项目,为项目投资精准规划。

  4、停电信息精准通知到户,为广大客户增添保障

  全感知线路TTU运行后,可在主站内对低压台区的电压、电流、停送电事件等信息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低电压、过负载、用户停电等故障信息,从而大幅降低台区故障率,进一步提高广大客户的用电可靠性,为居民客户用电增加一道安全保障。

  5、转变停电作业方式,提升客户用电体验感

  以“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为原则,转变原有停电检修方式,全线路的检修均以不停电作业方式进行,除故障跳闸外,日常检修、消缺实现“零”停电,满足客户持续用电的需求,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青铜峡市供电公司 何玉鹏 赵晓琦 张智 寿绍安 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