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意义
结对共建这项活动,历史由来已久。从国家之间的战略结盟到企业、家族中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双方都在尝试通过结对做加法,实现利益更大化。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运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两个必胜法宝,积极借鉴国家治理、企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党内治理的各个方面。例如十七大以来,党将结对帮扶这种方式用于扶贫领域,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年以后,又以城乡党组织联建的形式有效了带动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
所以从宏观角度上来看,当前形势需要和上级党组织要求,是推动结对共建开展的硬性杠杆。从微观的角度来上说,党组织引进了合适的共建伙伴,由此获得一个零距离接触的优质标杆,为组织提升自我的搭建了快捷途径。对于组织管理部门来说,这不仅是破解当前组织管理瓶颈的载体和工具,在深层运用,它还将成为推动党建其他工作开展的有力抓手。
二、做法与经过
针对在组织结对过程中出现的主动性不足,被动执行结对方案要求,甚至个别党组织还将结对停留在纸上共建、结对参观等问题短板,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针对结对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展开深层思考,并结合实际开展了三个阶段的实践探索。
(一)基础运作:党组织“强弱结对”要分别确保 “1+1>2”的底线
国家电网公司开始标准化支部创建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在标准化党支部100%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过硬党支部建设率不少于60%的“三级联创?登高进阶”目标。为此该公司尝试开展了“一对一”、“一拖二”的结对共建探索。
为了确保“1+1”能够大于2这个底线,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以下属的三个党支部开展了典型的“强弱结对”、“一拖二”式结对探索。但试运行后却发现两个弱势支部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作为“领头羊”的强势党支部却显得有些主动性不足。经了解发现,原来强势支部只是将结对当成党委交付的政治任务。虽然最终结果大于了2,但又似乎偏离结对共建的初衷。
为此,该公司经过思索,尝试改进共建组合套餐。第一步权力“下放”,设立联建第一书记,让第一书记可以参与结对支部的季度、年度考评,增强牵头支部的控制力,为其正名顺言;第二步目标“捆绑”,将每个支部的创建目标合成为一个综合指标,写出绩效考评责任书,力求“一个好不算好,共同好才是真的好”;第三步利益“共担”,修订党建专业绩效考评办法,结对支部季度、年度检查成绩优秀,连带奖励牵头支部,成绩出现明显滑坡或重大失误,也同步考核牵头支部,让结对支部成为战略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
“供氧加压”后,两个弱势党支部顺利通过了公司的标准化支部验收,而强势党支部也通过牵头组织,进一步提高了自我思考、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让过硬支部更加名副其实。
(二)中阶运作:依托“强强结对”“混合结对”优势互补实现加法升级
2019年,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在考虑尝试运作党委党建部党支部与桃林供电所党支部结对共建,一个典型机关类支部,一个基层供电所支部,为了确保“混搭”效果,公司开展了支部分类调研,分别对机关类支部和基层供电所支部展开了优劣势分析,也为两个党支部“混合结对”下一步公司开展指明了方向。
在共建中,党建部党支部发挥特长,重点针对“小微”支部现状和工作条件,为桃林供电所党支部开展“形象设计”,为其量身定制属于自己的“彩虹小微”服务品牌。指导其以彩虹党员服务队为主力复建便民摩托队,重新塑造为民服务彩虹标杆。依托桃林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做好民宿、炒茶和采摘节的供电服务,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行官。
除了“彩虹小微”品牌共铸,结对支部还尝试开展了思想共识渗透和党员队伍共育。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利用学习强国、钉钉视频会议系统等有效载体。由党建部党支部书记直播讲授党课《从疫情防控看中国制度之优》,让远在30公里外的桃林供电所党员通过手机、电脑同步收看“云党课”。结对联建让供电所支部不仅有了好课件,好讲师、还免除了集训奔波,切实减轻了基层支部和党员负担,而党建部也找到了特殊时期党员教育和组织生活开展的有效载体,为在公司内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可行性验证。
(三)高阶运作:利用党委结对尝试调节党建一体化“微循环”
全面从严治党以来,尤其是随着党内制度的规范完善,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而党务人员受其工作岗位限制,经常会陷入人手不足、疲于应付的尴尬境界,工作循环不时会出现运行不畅、局部淤积的情况。
2018年以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开始推进市县一体化工作运作,党建项目市县协作、党建工作一体推进的格局也逐步形成。如果能将“市县一体”运作考虑成某一区域的“工作推进共同体”,也为党务人员破解上述问题提供了运作平台。诸城、安丘、高密三个县公司的党务工作人员就在结对共建的过程中,就依托党建一体平台,利用结对形式结成了地域性的党建工作共同体,在组织管理、党员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穿插式协作。三个县公司专工凭借办公电话、即时通和微信视频会议等形式让临近区域专工成为自己 “隔壁”办公室的同事,通过工作清单、作业指导书的会审和可行性论证,有效避免单人操作和工作经验不足带来的专业疏漏。
在结对平台上除了让对方专工成为自己的专业B角、工作合伙人,在党建系统维护、常规工作推进中,结对党委还探索了工作项目三家结对党委专工分工认领、工作进度互相督促提醒、突发问题共同研判、研发成果共享共通等尝试,有效实现了组织工作的共通共融,业务工作的同进共退。而在队伍共育方面,整合片区内讲师资源,针对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培训,尝试优秀讲师送课上门和区域内三家做庄、轮流集训,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同时拉低培训频次,有效降低基层党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也让党建一体化的“微循环”更加通畅。
三、成效与反响
通过探索结对共建初级运作,弱势支部依托共建顺利通过了公司的标准化支部验收,强势党支部也通过牵头组织,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联建工作模式,党支部在从“执行细胞体”逐渐进化成“智慧生命体”的过程中,实现了本体“1”的自我增值。在共建中阶运作中,两个不同类型的支部通过特长互补,“外脑”借力,这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1+1”的结果远远大于了2。而在高阶运作中,结对共建党委探索作为管中窥豹,值得党务工作者竭尽所能去探索和挖掘共建的价值所在,让“1+1”不仅是大于2,也许是大于2的平方或N次方,也让基层党组织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能够更好的发挥核心与堡垒作用。
四、经验与启示
在对“1+1>2”这道加法反复思考论证中,可以发现这道加法不仅可行,而且运作层级越高,获得的收益越大。在实现预期的价值保底探索后,我们还发现可以从做“大”和做“深”两个角度进行持续探索。例如在规模做大上,洞悉结对共建的方式和原理后,党务工作者可以广发开展党委层级的合作,或者将结对共建作为推动党建其他工作开展的载体工具,开展更高层级的二次运作,以“大投入”带来“大产出”。在单项做深上,则可以尝试设置联建牵头支部,进行联建区域网格化覆盖管控,打好权力“下放”、目标“捆绑”、利益“共担”的组合拳,进一步提升支部自我思考、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以“深耕细作”确保党支部在从“执行细胞体”逐渐进化成“智慧生命体”的过程中价值二次增值。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诸城市供电公司 唐艳萍 魏茜 张明斌 陈策 张波 刘政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