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到2020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国家电网公司从大局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公司宗旨,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出“阳光扶贫行动”计划,为持续推动精准扶贫战略落实落地提供了坚强保障。
国网邯郸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邯郸公司”)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持续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公司宗旨,围绕强化行业扶贫、深化定点扶贫两条主线,以魏县西野马精准扶贫点为依托,大力实施具有邯供特色的扶贫攻坚文化建设,形成“131”党员服务扶贫文化体系,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邯供智慧和邯供力量。
二、做法与经过
邯郸公司以一个“临时党支部”为枢纽筑堡垒,以“三个结合”为抓手保落实,以一个“脱贫攻坚讲习所”为载体聚合力,创新形成以“131”党员服务体系为主线的党建引领扶贫攻坚文化,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力推进提供了组织、队伍和思想保障。
(一)以一个“临时党支部”为枢纽,筑牢帮扶前沿堡垒
一是强化组织根基,壮大党员队伍力量。临时党支部采取动态扩充的方式,积极吸纳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和村干部、结对帮扶责任人、市县公司相关部门党员代表、村内致富能人等加入进来,形成了涵盖24名党员、7个党小组的坚强堡垒,将各层面帮扶主体变“松散型”为“紧凑型”,构筑起坚强有力的扶贫攻坚前沿阵地。
二是汇聚攻坚合力,开展多方联合共建。以临时党支部为联合枢纽,促成政府和企业之间、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之间形成“横向联合共建、纵向沟通协作”的立体式扶贫工作格局。促成政府和公司联合共建,统筹搞好扶贫顶层设计,及时协调、解决关键节点、重大事项,对帮扶村提供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和培训指导。促成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组联合共建,全面深入推进扶贫日常工作,在逐户排查、思想动员、组织推动、项目落地等方面开展分工协作。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以临时党支部为枢纽,创新实施多项工作机制。建立“区岗队”动态调整机制,设立6个党员责任区、5个党员示范岗、5支志愿服务队,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工作要求,不同时期不同党员特点,动态调整“区岗队”责任规划。建立交流研讨机制,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定期组织开展“扶贫工作人员茶话会”“我为脱贫致富献一策”等活动,加强思想建设、交流扶贫思路、有效凝聚共识。
(二)以“三个结合”为抓手,落实精准帮扶措施
一是与重点帮扶对象相结合设立党员责任区,大范围开展“贫血摸排”。将党员责任区与负责范围内的帮扶对象紧密结合,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若干非建档立卡户中的“五类户”为活动范围,广泛开展“贫血摸排”。针对不同帮扶对象的不同“贫血”情况,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制定精准帮扶计划,明确精准帮扶指标,并与责任区负责人职责挂钩,推动扶贫工作任务完成和扶贫指标业绩提升。
二是与贫困群众现实困难相结合开展志愿服务,多举措实施“输血帮治”。成立“精准扶贫党员服务队”,紧盯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应享福利政策、村级基础设施改善等现实任务,出点子、争政策、筹资金,跑项目、搞帮教、促动力,高质效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发挥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群建作用,成立“助学+扶贫”基金会,常态化深入贫困户开展走访慰问、爱心奉献、扶弱助困等帮扶服务,积极为贫困户办好事、办实事,多举措实施“输血帮治”。
三是与扶贫微项目相结合实施党员立项攻关,全方位增强“造血机能”。设立光伏发电、微商电商、生态旅游三个党员攻关课题,临时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主动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争取,积极与村内外创业成功人士联系洽谈,争得上级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帮助,逐步建立“光伏产业为龙头,高效农业为主体、其他产业同发展”的扶贫产业结构,形成“自发创业就业为主,外援帮扶促进为辅”的多元发展态势,切实增强西野马村的“造血机能”。
(三)以一个“脱贫攻坚讲习所”为载体,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一是以“扶志”为根本,充分激发脱贫斗志。积极发挥“脱贫攻坚讲习所”的“讲习”功能,定期组织开展“农民夜校”。党员结合各自优势和特长,从贫困群众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引导其从“要我脱贫”走向“我要脱贫”。广泛开展“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宣讲会”,积极宣传推广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增强脱贫信心和决心,激发脱贫的斗志和热情。
二是以“扶智”为手段,不断增强脱贫本领。以“脱贫攻坚讲习所”为平台,定期开展“脱贫攻坚技术讲堂”,重点围绕国家扶贫政策、农业种植技术、先进养殖技术、光伏发电设备管理维护技术、卫生健康知识等举办各类扶贫培训。定期聘请各行业技术专家、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客座讲师,通过发书籍、讲政策、传经验、教知识、授技术的方式,丰富贫困群众的脱贫技能和致富手段,引导其靠自己双手实现脱贫解困。
三、成效与反响
(一)扶贫攻坚效果明显,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显着提升。西野马村在邯郸公司的持续帮扶下,较好地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和“两好两高”,2018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脱贫验收。目前,全村每户实现1至3个产业覆盖,就业率达到100%,人均年纯收入增长5400多元(达到7436.25元),增长率达265.4%;综合贫困发生率由37.94%降为0.05%(政府口径),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多方筹资觅物4100多万元,新建屋顶光伏电站21户、村级扶贫电站1座,在建“农光互补”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1座,高标准改造全村生产生活用电力设施,扶贫产业得到持续壮大,村级治理水平和村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二)党建引领深入融合,扶贫攻坚文化持续落地生根。邯郸公司以西野马村为试点,经过三年多定点帮扶,逐步形成了以“131”党员服务体系为主线的党建引领扶贫攻坚文化。扶贫工作赢得上级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被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和行业专刊报道50余次,被上级推选、上报典型经验30余篇,并在国网公司扶贫培训班作典型发言。扶贫工作队先后荣获省、市、县级“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锋示范党员责任区”等称号,西野马村被省公司推荐为国网公司“定点扶贫试点示范基地”创建点(共50个),充分彰显了公司良好形象,推动了扶贫攻坚文化在邯郸地区落地生根。
四、经验与展望
(一)建立一个党建引领的精准扶贫组织,是推动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政治法宝。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邯郸公司从配齐建强基层党组织入手,充分发挥精准扶贫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汇聚公司与政府、驻村组与村支两委成员整体合力,这是推动精准扶贫取得胜利的政治保障。
(二)打造一支精干过硬的扶贫人员队伍,是推动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支撑。市县公司24名党员扎根基层、直面矛盾,在艰难困苦中淬练洗礼,在农村天地中增强本领,以情系百姓的姿态躬身实践,以攻坚克难的精神破解难题,交出一份合格的新时代“扶贫赶考”答卷。
(三)形成一套兼收并蓄的精准扶贫文化,是推动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内生动力。以“131”党员服务体系为主线,充分发挥党员在真帮实扶、共同推进上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浓厚的党建引领扶贫攻坚文化,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带领广大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汇聚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魏东亮 孙莹 张路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