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骡子”“电”亮剩头堡

发布时间:2022-03-18 14:59:27 作者:覃君松 邹敏 易长龙 田家赐 裴成辉

因电结缘

  “上坡登上天,下坡到河边;两山能对话,见面要半天。”这是常德壶瓶山镇剩头堡环境的真实写照,这里三面环水,曾经仅靠一座180米高、116米长的吊桥进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艰苦,但故土难离,杨春平、傅道举等68户人家都守着这里不愿意离开。

  剩头堡还有一群无法离开的人,他们就是剩头麻风疗养院里10多位风烛残年的麻风老人们,有的人从50年代上山,在这一留就是一辈子……来自衡阳的李昌世,麻风病治愈后,曾短暂返回家乡。家人多年不见他。再见时,家人和邻居对麻风病的恐惧依然存在。不久,他再次背井离乡回到了剩头堡。来自澧县的母子黄吉英、刘慎秋痊愈后也将剩头堡当成了自己的家。

  每一张病毒雕刻过的脸都可以写就一本辛酸的故事会。曾经以为就要这样孤独的离去,杨春平、傅道举也和多数人一样,准备守一辈子的山,但他们遇到了一群点亮他们心灯的人。

  2006年,“户户通电”工程惠及剩头堡,作为石门县最后一个户户通电的村,国家电网的“电骡子”们使用索道将电杆、导线运上山,耗时3个月的翻山越岭、肩挑手扛,村里终于如期通了大网电,村民们自发集体前往施工现场帮工。

  通电那天,来自湘阴的麻风病人甘培根特别高兴,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跟在正帮疗养院接电的电工背后。“这以前靠油柴、煤油点亮,一晚上下来,眼睛都熏得漆黑……有了电灯,这下可就好了!”“是的,通了电,日子慢慢就会好起来了!”与老人搭话的是刚到壶瓶山来组建供电所的覃道周,“你们用电有什么不懂的,就打电话给我,今后我来帮着弄!”“我家的电你也要来帮忙呢!”杨春平也在一旁打趣。

  就这样,原本两个不相识的人、两个不相熟悉的群体建立起一份特殊的情谊。家里灯不亮了、电视调不了台,大家都会用电话告诉覃道周,覃道周言出必行,每次都上门处理,自己实在来不了,就委托其他同事上门。

十五年的坚守

  覃道周每次上山,都要陪向佐明老人下下棋,和皮端秀老人说说话……临走时,也会将杨春平、傅道举等山上老百姓缺乏的生活用品一笔笔记在本子上,等下次巡线时帮忙带上山。没有公路,山上人去集镇上买包盐都要两头摸黑,覃道周和他的同事们都感同身受。

  剩头堡跑得多了,覃道周和同事们发现,麻风村里的老人更缺的是亲情、是天伦之乐。这些老人来的时候都很年轻,几十年过去了,故乡已经遥远,有老人回去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居和亲人,只有将那份对亲情的向往放在心底。2011年的中秋节,覃道周把所里的党员拉进了山,在麻风村搭起锅灶,升起炉火,烧火做饭,丰盛的饭菜在麻风村的泥巴地上摆满了几大桌。覃道周将老人们搀扶着坐在饭桌前。他又招呼其他同事和老人们一起吃饭。在同一张饭桌上,坐着同一条板凳,吃着同一个锅里的饭,夹着同一个碗里的菜。

  自麻风村建成便一直生活在那里的李三新老人吃着吃着,突然哽咽着说:“好多年没人和我们一起吃饭了……你们这一来,我们就像以前在家里过年!”覃道周含着泪说:“你们就把‘电骡子’当成你们的亲人,以后我们来陪你们!”

  从那天开始,壶瓶山供电所就形成了一个传统。端午节,他们来到麻风村,与那里的老人们一起包粽子,粽叶飘香满庭院。中秋节,他们背着月饼上山,邀请老人们一起赏月,秋月如水漫山岗。春节,他们带着年货进村,张灯结彩贴对联,火红喜庆耀林间。

  电好了,杨春平、傅道举开始和村里人一起种烤烟。他们新建了集中电烤房,由于选址较偏,覃道周派人重新更换了导线和变压器,还帮忙安装了室内供电线路。一次雨夜,操作不当,傅道举的一台鼓风机坏了,眼看价值上万元的烟叶就要烧坏了,最后是台区经理漆绍英骑摩托、过吊桥、爬山路,连夜帮他送了一台新机器上来才解了燃眉之急。

  就这样,“电骡子”们坚守着对麻风老人和村民的这份承诺,建所15年来一直未曾中断。

火红的日子

  在覃道周和他的“电骡子”兄弟们的呼吁努力下,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对麻风病人的关爱行动之中。有党员、大学生、有企业家、文艺工作者、还有书画协会……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志愿者。县长来了、市委书记也来了……2015年,老人们住进了政府为他们新修的房子里,里面有电视、有电烤炉、电热水器、还有专门护理人员……老人们的笑声回荡在院子里,但每到传统节日,他们还是会在村口等待着“电骡子”的到来。掰着手指一算,到2021年中秋这次进村,已经是“电骡子”第40次进村了。这次国网常德供电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者们为老人们送来一场精心准备的文艺表演,还为老人们准备了丰富的“大锅饭”。送温暖、送文化、送文艺,志愿者们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红火起来了。

  “……你们比我们的父母还好,比兄弟姊妹还亲……这是我最高的幸福!”麻风老人李三新用一张皱巴巴的烟盒纸写了一封感谢信给覃道周和他的“电骡子”兄弟们。“感谢共产党,我们过上了好日子!”麻风村的墙上,老人们用木炭写下了感谢的话语。

  电也给留守在山里的人们带来了致富的希望。2018年,剩头堡靠着烟叶等特色产业顺利脱贫。2020年,国网石门县供电公司又对剩头村的高低压线路进行了第二次网改,崭新的线路就从麻风疗养院门口通过。导线更粗了,还新增加了变压器。村民们家里的空调、冰箱、磨粉机都顺利运转起来,村里还新建了智能电烤房。

  “靠着电,我家的种植收入比在外工作的儿子还强些”。傅道举很是得意,“今年我又多开垦了20亩荒地开发特色种植!”

  “电骡子”“电”亮了老人们的心灯,也“电”亮了村民的致富之路……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门县供电分公司 覃君松 邹敏 易长龙 田家赐 裴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