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土豆的收获季节,平罗县姚伏镇高荣村西沙窝的2000多亩土豆喜获丰收啦!
2021年9月16日,走进石嘴山市平罗县姚伏镇高荣村西沙窝土豆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根根电杆、条条银线。一望无垠的土豆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个个土豆从自动起收机里滚了出来,村民们忙着检、装、运。电力“红马甲”们逐线巡视、检查设备运行情况……轰鸣的机器声、喜悦的笑声、堆成山的土豆、源源不断的电力、绘就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有人说,高荣村西沙窝能有如今的成就,与姜学军三进供电部门,请来电“财神”有很大的关系。
姚伏镇高荣村西沙窝位于平罗县高荣村和贺兰县欣荣村的交汇处,以前这里土地荒漠化沙化问题严重,频发的沙尘天气影响了百姓正常的农业生产。2009年,平罗县政府通过土地沙化综合治理的招商引资将银川人姜学军引到了这块“不毛”之地,年轻且富有挑战力的姜学军与姚伏镇高荣村签订集体土地使用承保合同,雇佣大型铲车推沙治土,引进冬枣沙地种植技术。
由于这里属于纯井灌溉区,没有电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了生机,种植离不开电,必须先解决用电问题!
于是姜学军第一次踏进国网平罗县供电公司大门寻求帮助。电力部门立即派人员实地勘察,并将姜学军沙地治理列为设施农业项目予以支持。15天后,由14基电杆、0.7公里线路及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组成供电动力线路在西沙窝沙地上建成,姜学军的用电问题迎刃而解。经过五年艰苦探索,姜学军终于摸索出一套沙地小水漫灌种植冬枣树技术和方法。冬枣成功上市,首次收入45万元。在这片沙地里挖到第一桶金的姜学军继续扩大种植品种及种植区域,先后种植了矮化密植桃树、葡萄等,同时将6座大棚扩大到占地面积120亩的17座大棚同步发展“旅游+采摘”模式,每年6月中下旬,大批游客前来采摘。
尝到甜头的姜学军没有停住前进的脚步,他边种植,边开垦周边的沙漠。沙子就是天然的杀毒剂,且不易传染病菌。2018年,姜学军在沙漠里新建了养鸡场、养牛场,并招来了合作伙伴。鸡场的照明、抽水、热水、大型传输带,及肉牛养殖场的粉碎机、搅拌机等样样离不开电,原有的电力设施不能满足用电需求,姜学军再次找到国网平罗供电公司求助,该公司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服务,确定实施方案,组织施工队伍加班加点施工,仅用2天时间便完成了2台200千伏安变压器,以及1公里高、低压线路建设。
在充足的电力支撑下,10万只蛋鸡,100头肉牛入住了西沙窝。
电力稳了,此时的姜学军将目光投向了更远。
“种植土豆不仅可以防沙固沙,而且这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久,土豆淀粉多,口感好,品质优。”姜学军调研后深有感触。刘生幸是种植土豆的“老把式”,也是姚伏镇唯一一个采用滴灌技术的种植户,姜学军将手里的800亩土地承包给他,让其进行试种。
有了充足的电力,刘生幸承包的800亩土豆经过试种喜获丰收。产品因口感好、淀粉多、品质优,使商家纷纷慕名而来,武汉某商人甚至直接到田里地头与其签订合同,一次性购买4000吨。种植成功以后,刘生幸又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
如果继续扩大生产,就必须有充足的电力作保障。2021年,姜学军第三次找到供电公司,当了解到西沙窝的用电需求后,该公司负责人当场表示:“电力是发展农业、振兴乡村的基础,保障电力供应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两天后,供电公司就为其安装了1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架设了0.6公里的低压线路,彻底解决了西沙窝的电力难问题。
看到如今西沙窝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干部感慨地说:“想当年,不服输的姜学军带领家人一点一点的拓荒,供电部门从零开始,一公里一公里的栽电杆放线,条条银线通向沙漠,如今的西沙窝,风吹秧苗翻,良田连成片,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相得益彰,供电部门和姜学军都是好样的”。姜学军诙谐地说,电力部门就是他们最贴心的“财神”。
现在这里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正在协调发展,而受益最多的就是居住在这里的百姓们,曾经一夜风吹沙堵门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更重要的是,现在这里的百姓们不用出远门就能找到工作,在这一望无垠的沙地里,从播种到收获,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工人,只要肯吃苦,钱包鼓起来致富不用愁。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郭娟 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