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 推动引领军粮城公司高质量发展(图文)

发布时间:2023-03-07 09:14:09 作者:祝自敬 蔡莉 王悦 王军

   围绕“人才强企”主题,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华电集团公司及运营公司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努力打造“一条主线、三大体系、四条通道”的“一三四”人才强企创新工程,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突出顶层设计,确保一条主线,坚持贯彻党对干部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当前公司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才队伍缺乏竞争力,职工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管理机制、技术进步、高效工作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转型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持续高效发展。公司党委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条主线,加强人才建设的“顶层设计”,在制度制定上求精求细。围绕“十四五”规划、华电集团“五三六”战略、运营公司“7376”发展目标,通过不断实践,丰富形成了军粮城公司“一三四”人才强企创新工程。

  公司党委秉承“用价值衡量员工、用业绩考核干部”的用人标尺,注重从实干中察德、从实绩中辨才,引导年轻干部传承弘扬六十余年老企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谋发展、促改革、抓经营、强管理中历练成长。公司以“一三四”人才强企创新工程为抓手,力争实现到“十四五”末,中层干部队伍“85后”占到50%以上,“90后”占到30%以上,全面打造一支堪当新时代重任、引领军的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干部人才队伍。

  二、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激励力度,完善优秀干部人才培养的“三大体系”

  (一)组织保障体系

  公司党委按照党管干部人才的要求,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育;公司行政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考核、评价、激励上,制订全方位的培养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公司工会以服务基层为着力点,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创新等活动。

  (二)制度保障体系

  公司坚持以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制定了《优秀年轻干部及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干部人才培养选用制度,推动人才工作入规划、进布局、兴工程、促改革,创造了员工展示才华、参与公开公平竞争,企业量才使用、公正选拔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

  (三)激励机制体系

  公司把握改革发展方向,完善考核评价和薪酬激励机制,强化激励正向赋能,制定了《表彰奖励管理办法》等系列办法,坚持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结合,在收入分配上进一步向骨干人才、短缺人才和关键岗位、特殊岗位倾斜。

  三、强化培养选拔,激发创新活力,拓宽干部人才成长的“四条通道”

  (一)在“细”字上下功夫,搭建青年成长通道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平台建设是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的重中之重。公司积极搭建平台,着力提升“七种能力”,促进岗位成才。

  一是做好老中青“三结合”,努力做到不同年龄和岗位层次干部找准位置、立足岗位、干好工作。公司注重年轻干部必要台阶和递进式培养,按照年龄递进、专业互补原则,严把资格条件、突出政治表现,把一批对党忠诚、堪当重任、作风优良的优秀年轻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中。2013年至今,公司培养的优秀年轻干部,输送到集团公司2人,上级运营公司10人,提拔为副厂级及以上干部7人。

  二是在自主培养上“出真招”,公开招聘主任助理、部门学习岗。重点培养选用“85后”优秀年轻干部以及“90后”优秀年轻骨干,本着人岗匹配、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个人意愿与公司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把主任助理、学习岗位作为教育、培养、锻炼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平台,公开招聘了部门主任助理11人、管理部门学习岗7人,促进年轻干部开拓视野,汲取多岗位的经验与能力。

  三是加大对青年人才推荐力度,把他们放到关键岗位、推荐到重点项目上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实现抗压成长。为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综合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及创新能力,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管理岗位人才,公司推荐了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运营公司管理部门挂职培养,多名优秀中层干部到兄弟单位挂职锻炼,10余人被集团公司、运营公司选为学习岗培养人员,为公司年轻干部走出去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二)在“能”字上练内功,拓宽人才发展通道

  “技术要突出,技能要拔尖”。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公司党委以提高技术能力与技能素质为重点,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氛围,让苦练内功的能人们尽早脱颖而出。一是重点统筹抓好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至2022年9月底,公司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达106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含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785人,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73.64%。公司3人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3人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2人被评为华电集团公司劳动模范,46人次被聘为运营公司技术、技能专家,86人被聘为集团公司评标专家。二是不断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通道,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公司将制度建设创新与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制定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厂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主任技师”的管理机制,填补了公司素质高、能力强、堪当重任、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发展上升通道的空白。

  (三)在“实”字上求突破,打造人才基地通道

  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完善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促进人才建设软硬件上水平,在外拓人员培养、输送工作上“做实做细”。一是公司充分发挥运营人才“储、养、输”基地作用。近年来,公司承揽的外拓项目遍及国内及境外共计24个项目(其中国内9个,境外15个),累计技术输出人员2000多人(含检修项目),培养了28名项目经理,20余名综合型人才,在境外树立起响当当的“运营品牌”、“军电形象”。二是在公司内部强化外拓服务意识,转变外拓输出模式。以管理、技术型输出为导向,引导公司员工真正认识到:外拓是每位员工的义务与责任,是增加员工收入的平台,更是员工岗位锻炼的平台,让员工由“让我外拓”向“我要外拓”转变,大大提升了企业的人员综合素质,达到员工发展与企业战略的共赢局面。

  (四)在“新”字上见真章,建立创新创效通道

  公司搭建的青年人才平台不仅是招揽八方才的“梧桐树”,更是成就人才事业发展的“大舞台”。公司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切实把职工创新工作服务于公司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新能源发展等各领域。一是推进创新提高员工创新成果质量。充分利用创新工作室平台,立课题、细钻研、出精品、出特色、出成效,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人才。《“1234”马达保护器再启动操作法》获得集团公司第六届职工创新创效优秀成果三等奖;《9H燃气机组启动优化》获得运营公司2021年度创新创效成果特等奖,《人力资源数据可视化工作法》获得2020年度运营公司创新创效成果一等奖,《减少焊接材料管理检查用时》获得2022年度天津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公司颜培禹、张骏利等同志荣获运营公司创新创效能手称号。科技成果《燃气发电机组仿真机系统开发研究及应用》项目已完成两次冷启,系统投运后燃机运行应急能力显著提升。二是以各类竞赛促员工队伍素质提升。公司本着“以赛促训、以训促学”的原则,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公司王芃懿获2021年运营公司电力工程建设造价管理技能大赛冠军,沈佳明获得运营公司2020年集控运行技能大赛燃机组第一名,王芃懿、沈佳明分别被授予当年“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图片2.jpg

集团公司劳动模范高爽对公司年轻员工进行授课

图片3.jpg

运营公司创新创效能手张骏利在第八届亚洲燃气轮机进行案例分享

  唯有守正创新,方能基业常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公司将坚定不移走人才强企之路,持续深化“一三四”人才强企创新工程,着力在多层次和高精尖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加快培育一流人才,为加快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综合型“新军电”提供人才保障。

 (中国华电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 祝自敬 蔡莉 王悦 王军) 

   围绕“人才强企”主题,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华电集团公司及运营公司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努力打造“一条主线、三大体系、四条通道”的“一三四”人才强企创新工程,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突出顶层设计,确保一条主线,坚持贯彻党对干部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当前公司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才队伍缺乏竞争力,职工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管理机制、技术进步、高效工作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转型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持续高效发展。公司党委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条主线,加强人才建设的“顶层设计”,在制度制定上求精求细。围绕“十四五”规划、华电集团“五三六”战略、运营公司“7376”发展目标,通过不断实践,丰富形成了军粮城公司“一三四”人才强企创新工程。

  公司党委秉承“用价值衡量员工、用业绩考核干部”的用人标尺,注重从实干中察德、从实绩中辨才,引导年轻干部传承弘扬六十余年老企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谋发展、促改革、抓经营、强管理中历练成长。公司以“一三四”人才强企创新工程为抓手,力争实现到“十四五”末,中层干部队伍“85后”占到50%以上,“90后”占到30%以上,全面打造一支堪当新时代重任、引领军的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干部人才队伍。

  二、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激励力度,完善优秀干部人才培养的“三大体系”

  (一)组织保障体系

  公司党委按照党管干部人才的要求,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育;公司行政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考核、评价、激励上,制订全方位的培养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公司工会以服务基层为着力点,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创新等活动。

  (二)制度保障体系

  公司坚持以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制定了《优秀年轻干部及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干部人才培养选用制度,推动人才工作入规划、进布局、兴工程、促改革,创造了员工展示才华、参与公开公平竞争,企业量才使用、公正选拔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

  (三)激励机制体系

  公司把握改革发展方向,完善考核评价和薪酬激励机制,强化激励正向赋能,制定了《表彰奖励管理办法》等系列办法,坚持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结合,在收入分配上进一步向骨干人才、短缺人才和关键岗位、特殊岗位倾斜。

  三、强化培养选拔,激发创新活力,拓宽干部人才成长的“四条通道”

  (一)在“细”字上下功夫,搭建青年成长通道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平台建设是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的重中之重。公司积极搭建平台,着力提升“七种能力”,促进岗位成才。

  一是做好老中青“三结合”,努力做到不同年龄和岗位层次干部找准位置、立足岗位、干好工作。公司注重年轻干部必要台阶和递进式培养,按照年龄递进、专业互补原则,严把资格条件、突出政治表现,把一批对党忠诚、堪当重任、作风优良的优秀年轻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中。2013年至今,公司培养的优秀年轻干部,输送到集团公司2人,上级运营公司10人,提拔为副厂级及以上干部7人。

  二是在自主培养上“出真招”,公开招聘主任助理、部门学习岗。重点培养选用“85后”优秀年轻干部以及“90后”优秀年轻骨干,本着人岗匹配、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个人意愿与公司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把主任助理、学习岗位作为教育、培养、锻炼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平台,公开招聘了部门主任助理11人、管理部门学习岗7人,促进年轻干部开拓视野,汲取多岗位的经验与能力。

  三是加大对青年人才推荐力度,把他们放到关键岗位、推荐到重点项目上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实现抗压成长。为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综合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及创新能力,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管理岗位人才,公司推荐了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运营公司管理部门挂职培养,多名优秀中层干部到兄弟单位挂职锻炼,10余人被集团公司、运营公司选为学习岗培养人员,为公司年轻干部走出去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二)在“能”字上练内功,拓宽人才发展通道

  “技术要突出,技能要拔尖”。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公司党委以提高技术能力与技能素质为重点,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氛围,让苦练内功的能人们尽早脱颖而出。一是重点统筹抓好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至2022年9月底,公司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达106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含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785人,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73.64%。公司3人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3人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2人被评为华电集团公司劳动模范,46人次被聘为运营公司技术、技能专家,86人被聘为集团公司评标专家。二是不断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通道,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公司将制度建设创新与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制定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厂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主任技师”的管理机制,填补了公司素质高、能力强、堪当重任、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发展上升通道的空白。

  (三)在“实”字上求突破,打造人才基地通道

  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完善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促进人才建设软硬件上水平,在外拓人员培养、输送工作上“做实做细”。一是公司充分发挥运营人才“储、养、输”基地作用。近年来,公司承揽的外拓项目遍及国内及境外共计24个项目(其中国内9个,境外15个),累计技术输出人员2000多人(含检修项目),培养了28名项目经理,20余名综合型人才,在境外树立起响当当的“运营品牌”、“军电形象”。二是在公司内部强化外拓服务意识,转变外拓输出模式。以管理、技术型输出为导向,引导公司员工真正认识到:外拓是每位员工的义务与责任,是增加员工收入的平台,更是员工岗位锻炼的平台,让员工由“让我外拓”向“我要外拓”转变,大大提升了企业的人员综合素质,达到员工发展与企业战略的共赢局面。

  (四)在“新”字上见真章,建立创新创效通道

  公司搭建的青年人才平台不仅是招揽八方才的“梧桐树”,更是成就人才事业发展的“大舞台”。公司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切实把职工创新工作服务于公司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新能源发展等各领域。一是推进创新提高员工创新成果质量。充分利用创新工作室平台,立课题、细钻研、出精品、出特色、出成效,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人才。《“1234”马达保护器再启动操作法》获得集团公司第六届职工创新创效优秀成果三等奖;《9H燃气机组启动优化》获得运营公司2021年度创新创效成果特等奖,《人力资源数据可视化工作法》获得2020年度运营公司创新创效成果一等奖,《减少焊接材料管理检查用时》获得2022年度天津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公司颜培禹、张骏利等同志荣获运营公司创新创效能手称号。科技成果《燃气发电机组仿真机系统开发研究及应用》项目已完成两次冷启,系统投运后燃机运行应急能力显著提升。二是以各类竞赛促员工队伍素质提升。公司本着“以赛促训、以训促学”的原则,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公司王芃懿获2021年运营公司电力工程建设造价管理技能大赛冠军,沈佳明获得运营公司2020年集控运行技能大赛燃机组第一名,王芃懿、沈佳明分别被授予当年“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图片2.jpg

集团公司劳动模范高爽对公司年轻员工进行授课

图片3.jpg

运营公司创新创效能手张骏利在第八届亚洲燃气轮机进行案例分享

  唯有守正创新,方能基业常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公司将坚定不移走人才强企之路,持续深化“一三四”人才强企创新工程,着力在多层次和高精尖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加快培育一流人才,为加快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综合型“新军电”提供人才保障。

 (中国华电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 祝自敬 蔡莉 王悦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