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航登峰”工程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07 13:24:07 作者:郭丹 冀数清 田林林 马洪旗 李强

    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滕州公司”)党委坚持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第一资源,全面落实人才强企战略,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创新实施以“启航、引航、护航、远航、领航”为主线的“五航登峰”人才培养工程,构建系统化人才梯队,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合理挖掘、开发、培养公司储备人才队伍,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打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高质量干部人才队伍。

  一、“五航登峰”人才体系优化梯队建设

  华电滕州公司将全体职工纳入“五航登峰”人才体系管理,分别将人才体系中年轻职工、重点职工、优秀职工划入“启航、引航、护航、远航、领航”五个航道进行分类式、联动式培养,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存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启航”为工作1.5年以下职工,尤其是新入职职工;“引航”为工作1.5年以上的生产部门维护工、工组长,主值班员,副值班员及生产管理部室及技术含量相对低的技术人员等;“护航”为生产部门技术员及班长,生产管理部门专工及部分管理岗位人员等;“远航”为部门管理骨干及技术骨干人员;“领航”为公司各专业技术、技能、管理专家(公司高层职位人员及高技能的中层干部)。

  二、“五航”分类精准培养助推成长成才

  入职培养助“启航”。华电滕州公司人力资源部、团委通过职业生涯导航、青年大学习和形势任务教育等,帮助年轻职工尤其是新入职职工“扣好入职第一粒扣子”。开展入职培训,组织相关部门就与新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进行讲解答疑,让新职工了解公司发展与前景。通过开展文体比赛、座谈会等活动,引导新职工树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确立人生奋斗目标。集中培训后,实施轮岗锻炼,定期跟进新入职职工学习情况、培训进度,通过阶段性考试、 部门调研的方式检验轮岗培训效果。实施以来,先后有8人凭借优异见习成绩提前4个月转正定岗,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对导师齐“引航”。利用好师带徒、传帮带,帮助青年职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创新“双师制”导师带徒培训模式,“一对一”选配技能导师和思想导师,组织具有较高职业技能骨干、班组长或比新入职职工早几年的“学姐学哥”为培养联系人,签订师徒合同,开展导师现场培训。以各类大赛、技术比武活动为契机,搭建技能大赛和创新创效平台, 组织职工开展专业技能线上、线下岗位技能培训,实现教学相长,一对师徒同在集团公司继电保护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肩压重担强“护航”。按照“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提高素质”的指导思想,以培养职工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优秀年轻人才梯队库,加快推进38名青年人才培养。通过“学习岗”选拔、岗位轮换、岗位竞聘等途径,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职工,敢于给他们压担子,重点安排他们在项目拓展、市场营销、生产一线等岗位经受锻炼,多给他们创造 成长进步的机会。

  丰富阅历保“远航”。通过设置主任助理岗、高层职位序列、部门副主任跨职级配备、上级公司挂职锻炼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的人才放在更加重要的岗位上,不断丰富职工培养阅历、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力度,合理使用各个年龄段的干部,“85后”中层干部占比较2022年初提升13.13%,充分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热度,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人才接力促“领航”。设立以山东省劳动模范获得者、集团公司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姓名命名的1个劳模工作室、2个创新工作室,让优秀人才成为“火种”,点燃更多职工。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全员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形成涵盖生产、经营、党建专业的80名内训师人才队伍,加强骨干人才典型选树,传好人才培养“接力棒”。2021年,华电滕州公司党员评先评优绩效结果前置使用16人次,58名职工申报技能工种鉴定评审,申请鉴定人数同比翻一番,人才当量密度达到91.2%。

  三、“五制”联动畅通人才培养大循环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统领,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启动职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建立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公司选拔使用和培养各个岗位人才提供原始参考。职工职业生涯发展各个过程中,建立阶段反馈、年度反馈,部门常规培训分析,定期调研分析,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相关部门结合职工特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培养。

  以订单式培养为抓手,开展贯通式培养机制。将岗位培训、技术培训、管理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综合素质培训等内部培训贯通职工成长发展全道路。针对人员培养差异化,开展“订单”式培养计划,优秀年轻人员入选公司三级培养梯队,并进行专项技能培养、承担专项改革任务,到兄弟单位技术交流等,畅通培养通道。

  以双导师制为突破,开展内训师选拔机制。组织相关专业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较好职业道德的年轻骨干、班组长为导师指导人,部门主任或支部书记为导师负责人,指导人与负责人同时带领的“双导师”制度,让职工在技术发展上有导师、思想进步上有指引,保证“领航”路上不“偏航”。内训师队伍建设为人员选拔培养提供抓手,定期授课既能丰富职工专业知识层面又能培养沟通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自主积累总结能力。

  以岗位锻炼为手段,建立纵横培养机制。通过公司学习岗选拔、岗位竞聘,组织选聘、重点岗位轮岗等方式,将优秀人员选拔至不同岗位进行锻炼,纵向培养职工岗位丰富度。部门通过分工调整,赴重点岗位攻坚克难,增加改革任务等方式横向培养职工工作担当能力。

  以素质提升为目的,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定期对标年初、年中、年末人才当量密度,分析岗位调整,人员流失原因,及时调整每个“航道”中人才培养方式,及时评估培养结果。以一年、三年、五年为节点对技能、职称、学历等硬性条件设置目标并及时对标,优化各层级人才快速成长。强化岗位合同对岗位任职条件的约束,薪酬绩效对人员晋升的激励,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建立多维度评价方式,形成定期评估反馈机制。

  四、激发人才“新活力”释放发展“新动能”

  华电滕州公司党委通过实施“五航登峰”人才培养工程,打造人才汇聚的强磁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2018年以来,公司中、高级职称人员翻了一番,技师、高级技师占比增加了10.53%,11名职工获得上级公司技能大赛荣誉。公司现有专利23项,创新成果90余项,其中2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中电联及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成果奖项,人员机构逐步完善,技能水平显著上升。

  2021年,华电滕州公司转型发展关键之际,三级年轻人才库中全体储能领域人员冲锋建设一线,60天辗转宁德、厦门等7地,行程突破20000公里;33天完成88台储能电池舱、41台变流升压舱等设备交付,2021年12月20日,国内最大、集团首个集中共享式电化学调峰储能项目在华电滕州公司落地投产。心怀“国之大者”,华电滕州公司全体职工坚决扛起电力、热力安全保供政治责任。-16℃徒手破冰化险情,废寝忘食抢抓煤炭,公司安全生产天数突破24周年,位列集团公司火电企业首位,圆满完成滕州市区100% 的供热任务。

  领航队伍高站位、有担当,远航队伍强技能,护航队伍保落实,启航、引航强基础。在华电滕州公司每一个职工都是“五航”的受益者,更于新的百年之际,无数滕电人用行动奔赴,筑梦新源,再攀新高!

  (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 郭丹 冀数清 田林林 马洪旗 李强)

    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滕州公司”)党委坚持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第一资源,全面落实人才强企战略,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创新实施以“启航、引航、护航、远航、领航”为主线的“五航登峰”人才培养工程,构建系统化人才梯队,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合理挖掘、开发、培养公司储备人才队伍,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打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高质量干部人才队伍。

  一、“五航登峰”人才体系优化梯队建设

  华电滕州公司将全体职工纳入“五航登峰”人才体系管理,分别将人才体系中年轻职工、重点职工、优秀职工划入“启航、引航、护航、远航、领航”五个航道进行分类式、联动式培养,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存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启航”为工作1.5年以下职工,尤其是新入职职工;“引航”为工作1.5年以上的生产部门维护工、工组长,主值班员,副值班员及生产管理部室及技术含量相对低的技术人员等;“护航”为生产部门技术员及班长,生产管理部门专工及部分管理岗位人员等;“远航”为部门管理骨干及技术骨干人员;“领航”为公司各专业技术、技能、管理专家(公司高层职位人员及高技能的中层干部)。

  二、“五航”分类精准培养助推成长成才

  入职培养助“启航”。华电滕州公司人力资源部、团委通过职业生涯导航、青年大学习和形势任务教育等,帮助年轻职工尤其是新入职职工“扣好入职第一粒扣子”。开展入职培训,组织相关部门就与新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进行讲解答疑,让新职工了解公司发展与前景。通过开展文体比赛、座谈会等活动,引导新职工树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确立人生奋斗目标。集中培训后,实施轮岗锻炼,定期跟进新入职职工学习情况、培训进度,通过阶段性考试、 部门调研的方式检验轮岗培训效果。实施以来,先后有8人凭借优异见习成绩提前4个月转正定岗,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对导师齐“引航”。利用好师带徒、传帮带,帮助青年职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创新“双师制”导师带徒培训模式,“一对一”选配技能导师和思想导师,组织具有较高职业技能骨干、班组长或比新入职职工早几年的“学姐学哥”为培养联系人,签订师徒合同,开展导师现场培训。以各类大赛、技术比武活动为契机,搭建技能大赛和创新创效平台, 组织职工开展专业技能线上、线下岗位技能培训,实现教学相长,一对师徒同在集团公司继电保护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肩压重担强“护航”。按照“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提高素质”的指导思想,以培养职工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优秀年轻人才梯队库,加快推进38名青年人才培养。通过“学习岗”选拔、岗位轮换、岗位竞聘等途径,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职工,敢于给他们压担子,重点安排他们在项目拓展、市场营销、生产一线等岗位经受锻炼,多给他们创造 成长进步的机会。

  丰富阅历保“远航”。通过设置主任助理岗、高层职位序列、部门副主任跨职级配备、上级公司挂职锻炼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的人才放在更加重要的岗位上,不断丰富职工培养阅历、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力度,合理使用各个年龄段的干部,“85后”中层干部占比较2022年初提升13.13%,充分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热度,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人才接力促“领航”。设立以山东省劳动模范获得者、集团公司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姓名命名的1个劳模工作室、2个创新工作室,让优秀人才成为“火种”,点燃更多职工。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全员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形成涵盖生产、经营、党建专业的80名内训师人才队伍,加强骨干人才典型选树,传好人才培养“接力棒”。2021年,华电滕州公司党员评先评优绩效结果前置使用16人次,58名职工申报技能工种鉴定评审,申请鉴定人数同比翻一番,人才当量密度达到91.2%。

  三、“五制”联动畅通人才培养大循环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统领,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启动职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建立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公司选拔使用和培养各个岗位人才提供原始参考。职工职业生涯发展各个过程中,建立阶段反馈、年度反馈,部门常规培训分析,定期调研分析,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相关部门结合职工特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培养。

  以订单式培养为抓手,开展贯通式培养机制。将岗位培训、技术培训、管理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综合素质培训等内部培训贯通职工成长发展全道路。针对人员培养差异化,开展“订单”式培养计划,优秀年轻人员入选公司三级培养梯队,并进行专项技能培养、承担专项改革任务,到兄弟单位技术交流等,畅通培养通道。

  以双导师制为突破,开展内训师选拔机制。组织相关专业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较好职业道德的年轻骨干、班组长为导师指导人,部门主任或支部书记为导师负责人,指导人与负责人同时带领的“双导师”制度,让职工在技术发展上有导师、思想进步上有指引,保证“领航”路上不“偏航”。内训师队伍建设为人员选拔培养提供抓手,定期授课既能丰富职工专业知识层面又能培养沟通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自主积累总结能力。

  以岗位锻炼为手段,建立纵横培养机制。通过公司学习岗选拔、岗位竞聘,组织选聘、重点岗位轮岗等方式,将优秀人员选拔至不同岗位进行锻炼,纵向培养职工岗位丰富度。部门通过分工调整,赴重点岗位攻坚克难,增加改革任务等方式横向培养职工工作担当能力。

  以素质提升为目的,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定期对标年初、年中、年末人才当量密度,分析岗位调整,人员流失原因,及时调整每个“航道”中人才培养方式,及时评估培养结果。以一年、三年、五年为节点对技能、职称、学历等硬性条件设置目标并及时对标,优化各层级人才快速成长。强化岗位合同对岗位任职条件的约束,薪酬绩效对人员晋升的激励,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建立多维度评价方式,形成定期评估反馈机制。

  四、激发人才“新活力”释放发展“新动能”

  华电滕州公司党委通过实施“五航登峰”人才培养工程,打造人才汇聚的强磁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2018年以来,公司中、高级职称人员翻了一番,技师、高级技师占比增加了10.53%,11名职工获得上级公司技能大赛荣誉。公司现有专利23项,创新成果90余项,其中2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中电联及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成果奖项,人员机构逐步完善,技能水平显著上升。

  2021年,华电滕州公司转型发展关键之际,三级年轻人才库中全体储能领域人员冲锋建设一线,60天辗转宁德、厦门等7地,行程突破20000公里;33天完成88台储能电池舱、41台变流升压舱等设备交付,2021年12月20日,国内最大、集团首个集中共享式电化学调峰储能项目在华电滕州公司落地投产。心怀“国之大者”,华电滕州公司全体职工坚决扛起电力、热力安全保供政治责任。-16℃徒手破冰化险情,废寝忘食抢抓煤炭,公司安全生产天数突破24周年,位列集团公司火电企业首位,圆满完成滕州市区100% 的供热任务。

  领航队伍高站位、有担当,远航队伍强技能,护航队伍保落实,启航、引航强基础。在华电滕州公司每一个职工都是“五航”的受益者,更于新的百年之际,无数滕电人用行动奔赴,筑梦新源,再攀新高!

  (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 郭丹 冀数清 田林林 马洪旗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