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环境下的境外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重在“以心换心”

发布时间:2023-03-07 13:38:09 作者:谢益明 刘彤英 李清波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增强企业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企业的认同感,特别是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职工个人利益与企业集体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可以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职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难处,实现职工与企业命运与共、风雨同行。西港项目在疫情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稳定队伍、助力工程建设上起到重要作用。

  一、背景介绍

  华电西港发电有限公司(简称:西港公司)于2019年10月在柬埔寨注册成立,西港项目于同年12月18日举行奠基仪式,正式拉开动工序幕。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当时西港项目正处于“五通一平”前期建设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柬埔寨国内也出现新冠疫情蔓延。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西港项目建设全过程始终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疫情防控,把防控工作摆在了最为突出的位置。

  疫情环境下,境外职工思想和情绪受到影响。一是工区长期封闭管理带来的思想压力。西港项目现场采取全封闭管理,禁止人员进出,业余文化活动不能开展、活动空间减小等,对员工身心以及思想上产生很大的压力。二是设施不完善带来的情绪波动。项目基建起始阶段,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网络通讯时好时坏,生活用水、用电等设施也经常因现场施工中断,影响到员工的情绪波动。三是员工长期不能照顾家庭造成的精神压力,疫情期间各国间的航班大面积停运,大多数员工长时间不能回国与家人相聚,无法照顾老人生病、小孩上学,对员工的精神产生很大影响。

  针对以上情况,西港公司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探索疫情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通过“以心换心”的深度交流,从思想上稳定员工队伍,凝聚各方力量。

  二、具体做法

  (一)坚持“生命至上”的为民之心,减轻职工的恐惧心

  1.以最快的速度跟进疫情知识宣传。疫情期间,制作中柬双语防疫知识宣传小视频,张贴戴口罩、勤洗手中柬双语宣传标语,编制33期防疫宣传海报,微信群转载疫情相关链接,多种渠道向职工群众通报防疫信息,每日发布项目疫情防控情况通报,通过各参建单位各个队长告知一线员工,做到不信谣不传谣,避免造成恐慌和负面影响,形成全民防疫的大格局防护网。

  2.以最严的措施开展工区防控。加大门禁管理,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出入。加大边界巡视力度,保安进行24小时巡逻、监控。严格执行无接触采购,进场物资运至指定地点,消毒静置半小时以上方可转运。加大消毒通风频次,办公区、生活区、食堂每日消毒2次,通风3次。现场出现抗原检测异常期间,食堂采取分餐制,员工取餐后回宿舍分散就餐;异常消除后,食堂餐桌设置挡板,员工分散就餐。

  3.以最暖的关注陪伴职工工作生活。项目现场坚持“一盘棋”思想,业主团队与建设单位领导亲自挂帅,每日带队对重点区域开展巡检,确保全覆盖、无死角。坚持“外放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推动项目中柬员工疫苗接种率100%,设立医务室,配备医生和护士24小时常驻场内。员工身体状况异常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安排专人每日跟踪隔离人员状况。定期召开大业主团队防疫会议,通报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要求项目公司领导分组与大业主团队成员谈心谈话,通过换位思考化解紧张情绪,让组织成为职工群众值得信赖的依靠。

  (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之心,增进职工的认同心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党支部每月通过主题党日,开展防疫学习,及时准确传达国内最新防疫措施,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让党员干部成为职工群众中的先进防疫分子。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牢牢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理论成果转化为解决各种困难的精神动力,激励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出海初心、牢记建设西港项目使命,为推进西港项目高质量快速建设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2.畅通进言献策渠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西港党支部每季度开展职工思想动态座谈会,支部委员轮流主持会议,面对面听取职工心声,针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逐一答疑解惑,能解决的及时安排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安排专人负责解决。积极配合海投公司开展领导接待日活动,将职工意愿和诉求向上级领导反馈。支部委员与现场人员分时间、分单位开展线上会谈,多方面听取员工和施工一线人员关于防疫的意见建议,解决疫情期间员工较长时间无法回国个人所需生活、药品寄送问题,及时帮助民工答疑解惑,迅速消除顾虑、稳定队伍。

  3.实施以文化人,提升职工的主体意识。打造西港项目特色企业文化长廊,把集团文化纲要、西港文化理念、廉洁文化融为一体,开展员工摄影大赛,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创办《华电西港之窗》报刊,开通“西港之光”微信公众号,设置防疫专栏,宣传最新防疫知识。成立4个分工会小组和5个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围绕中柬两国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增强中柬员工文化融合,让职工主动融入到企业当中,提升职工的主体意识。

  (三)坚持“不遗余力”的服务之心,增强职工的共情心

  1.搭建党群互助通道,让职工感受到党员干部的贴心关怀。西港公司党支部牵头,以党员与职工群众结对的方式,成立19个党群互助小组,党员当组长,职工群众为小组成员。组长就是互助小组成员的朋友、思想梳导员、组织联络员,通过经常性的走访谈心,了解结对对象近期的思想状态、国内家庭情况、生活工作上的困难等情况,从而建立起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帮助职工群众疏解压力、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

  2.开辟生活休闲渠道,让职工感受到工作之余的贴心服务。项目现场修建篮球场、羽毛球馆和乒乓球馆,综合服务楼设置健身房、棋牌室、练歌房,每周定期提供免费理发服务,为职工群众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想职工群众之所想,办职工群众之所需。周日休息时间,在做好安全和疫情防护下,开辟了项目附近海滩户外活动通道、西港商场购物活动通道,让职工休闲之余放松解压。

  3.探索就地疗休养模式,让职工感受到休息休养带来的满足。认真研究集团公司疗休养管理办法,吸收兄弟单位的经验,结合西港公司实际,探索制定了《西港公司职工疗休养管理办法》,2022年5月份成功开展了首批9人在柬疗休养活动。首批疗休养人员通过为期一周的异地疗休养活动,进一步认识了柬埔寨的地缘地貌、气候特征、风土人情,精神上的满足获得了极大提升,不仅为后续开展疗休养活动积累了经验,也为后期疗休养人员提供了精神动力,更为人员的精神面貌注入新鲜活力,体现了西港党支部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担当。

  4.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让职工感受到遭受困境时的暖心陪伴。在取得上级公司工会理解和支持下,选派人员的工会福利和活动权益转由西港公司分工会代管。在此基础上,分工会制定了慰问管理办法,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节日慰问,并及时组织对职工生病、职工家属重病住院、去世的走访慰问,让职工感受到境外“家”的温暖。

  三、成效启示

  (一)要以理论武装为基础,从思想上提高职工的主体意识。

  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仰,不断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

  (二)要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用实际行动赢得职工的信任。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快节奏的时代,必须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方能见到最好的效果。党支部要做好新时代职工群众服务工作,首先要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力所能及地为职工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提供条件。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题导向,抓住职工群众的期盼和诉求,确实解决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为职工群众解决后顾之忧。

  (三)要找准工作着力点,用职工的满意度检验工作成效。

  经常说“人的工作是最难做的工作”,其实反过来,人的工作也是最好做的工作,因为人是有感情的,用真心能换真心。服务职工群众就是做人的工作,一方面是要足够真诚,把职工群众当成亲人、朋友,真心实意、竭尽全力地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要足够耐心,不厌其烦,经常站在职工群众的角度去思考,用实际行动得到职工群众的信任。只有在具体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观点上分析判断问题,才能深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很多问题只要以心交心,顺应群众的意愿和需求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解决问题。

  (华电西港发电有限公司  谢益明  刘彤英  李清波)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增强企业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企业的认同感,特别是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职工个人利益与企业集体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可以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职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难处,实现职工与企业命运与共、风雨同行。西港项目在疫情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稳定队伍、助力工程建设上起到重要作用。

  一、背景介绍

  华电西港发电有限公司(简称:西港公司)于2019年10月在柬埔寨注册成立,西港项目于同年12月18日举行奠基仪式,正式拉开动工序幕。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当时西港项目正处于“五通一平”前期建设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柬埔寨国内也出现新冠疫情蔓延。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西港项目建设全过程始终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疫情防控,把防控工作摆在了最为突出的位置。

  疫情环境下,境外职工思想和情绪受到影响。一是工区长期封闭管理带来的思想压力。西港项目现场采取全封闭管理,禁止人员进出,业余文化活动不能开展、活动空间减小等,对员工身心以及思想上产生很大的压力。二是设施不完善带来的情绪波动。项目基建起始阶段,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网络通讯时好时坏,生活用水、用电等设施也经常因现场施工中断,影响到员工的情绪波动。三是员工长期不能照顾家庭造成的精神压力,疫情期间各国间的航班大面积停运,大多数员工长时间不能回国与家人相聚,无法照顾老人生病、小孩上学,对员工的精神产生很大影响。

  针对以上情况,西港公司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探索疫情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通过“以心换心”的深度交流,从思想上稳定员工队伍,凝聚各方力量。

  二、具体做法

  (一)坚持“生命至上”的为民之心,减轻职工的恐惧心

  1.以最快的速度跟进疫情知识宣传。疫情期间,制作中柬双语防疫知识宣传小视频,张贴戴口罩、勤洗手中柬双语宣传标语,编制33期防疫宣传海报,微信群转载疫情相关链接,多种渠道向职工群众通报防疫信息,每日发布项目疫情防控情况通报,通过各参建单位各个队长告知一线员工,做到不信谣不传谣,避免造成恐慌和负面影响,形成全民防疫的大格局防护网。

  2.以最严的措施开展工区防控。加大门禁管理,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出入。加大边界巡视力度,保安进行24小时巡逻、监控。严格执行无接触采购,进场物资运至指定地点,消毒静置半小时以上方可转运。加大消毒通风频次,办公区、生活区、食堂每日消毒2次,通风3次。现场出现抗原检测异常期间,食堂采取分餐制,员工取餐后回宿舍分散就餐;异常消除后,食堂餐桌设置挡板,员工分散就餐。

  3.以最暖的关注陪伴职工工作生活。项目现场坚持“一盘棋”思想,业主团队与建设单位领导亲自挂帅,每日带队对重点区域开展巡检,确保全覆盖、无死角。坚持“外放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推动项目中柬员工疫苗接种率100%,设立医务室,配备医生和护士24小时常驻场内。员工身体状况异常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安排专人每日跟踪隔离人员状况。定期召开大业主团队防疫会议,通报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要求项目公司领导分组与大业主团队成员谈心谈话,通过换位思考化解紧张情绪,让组织成为职工群众值得信赖的依靠。

  (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之心,增进职工的认同心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党支部每月通过主题党日,开展防疫学习,及时准确传达国内最新防疫措施,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让党员干部成为职工群众中的先进防疫分子。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牢牢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理论成果转化为解决各种困难的精神动力,激励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出海初心、牢记建设西港项目使命,为推进西港项目高质量快速建设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2.畅通进言献策渠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西港党支部每季度开展职工思想动态座谈会,支部委员轮流主持会议,面对面听取职工心声,针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逐一答疑解惑,能解决的及时安排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安排专人负责解决。积极配合海投公司开展领导接待日活动,将职工意愿和诉求向上级领导反馈。支部委员与现场人员分时间、分单位开展线上会谈,多方面听取员工和施工一线人员关于防疫的意见建议,解决疫情期间员工较长时间无法回国个人所需生活、药品寄送问题,及时帮助民工答疑解惑,迅速消除顾虑、稳定队伍。

  3.实施以文化人,提升职工的主体意识。打造西港项目特色企业文化长廊,把集团文化纲要、西港文化理念、廉洁文化融为一体,开展员工摄影大赛,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创办《华电西港之窗》报刊,开通“西港之光”微信公众号,设置防疫专栏,宣传最新防疫知识。成立4个分工会小组和5个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围绕中柬两国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增强中柬员工文化融合,让职工主动融入到企业当中,提升职工的主体意识。

  (三)坚持“不遗余力”的服务之心,增强职工的共情心

  1.搭建党群互助通道,让职工感受到党员干部的贴心关怀。西港公司党支部牵头,以党员与职工群众结对的方式,成立19个党群互助小组,党员当组长,职工群众为小组成员。组长就是互助小组成员的朋友、思想梳导员、组织联络员,通过经常性的走访谈心,了解结对对象近期的思想状态、国内家庭情况、生活工作上的困难等情况,从而建立起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帮助职工群众疏解压力、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

  2.开辟生活休闲渠道,让职工感受到工作之余的贴心服务。项目现场修建篮球场、羽毛球馆和乒乓球馆,综合服务楼设置健身房、棋牌室、练歌房,每周定期提供免费理发服务,为职工群众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想职工群众之所想,办职工群众之所需。周日休息时间,在做好安全和疫情防护下,开辟了项目附近海滩户外活动通道、西港商场购物活动通道,让职工休闲之余放松解压。

  3.探索就地疗休养模式,让职工感受到休息休养带来的满足。认真研究集团公司疗休养管理办法,吸收兄弟单位的经验,结合西港公司实际,探索制定了《西港公司职工疗休养管理办法》,2022年5月份成功开展了首批9人在柬疗休养活动。首批疗休养人员通过为期一周的异地疗休养活动,进一步认识了柬埔寨的地缘地貌、气候特征、风土人情,精神上的满足获得了极大提升,不仅为后续开展疗休养活动积累了经验,也为后期疗休养人员提供了精神动力,更为人员的精神面貌注入新鲜活力,体现了西港党支部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担当。

  4.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让职工感受到遭受困境时的暖心陪伴。在取得上级公司工会理解和支持下,选派人员的工会福利和活动权益转由西港公司分工会代管。在此基础上,分工会制定了慰问管理办法,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节日慰问,并及时组织对职工生病、职工家属重病住院、去世的走访慰问,让职工感受到境外“家”的温暖。

  三、成效启示

  (一)要以理论武装为基础,从思想上提高职工的主体意识。

  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仰,不断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

  (二)要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用实际行动赢得职工的信任。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快节奏的时代,必须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方能见到最好的效果。党支部要做好新时代职工群众服务工作,首先要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力所能及地为职工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提供条件。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题导向,抓住职工群众的期盼和诉求,确实解决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为职工群众解决后顾之忧。

  (三)要找准工作着力点,用职工的满意度检验工作成效。

  经常说“人的工作是最难做的工作”,其实反过来,人的工作也是最好做的工作,因为人是有感情的,用真心能换真心。服务职工群众就是做人的工作,一方面是要足够真诚,把职工群众当成亲人、朋友,真心实意、竭尽全力地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要足够耐心,不厌其烦,经常站在职工群众的角度去思考,用实际行动得到职工群众的信任。只有在具体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观点上分析判断问题,才能深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很多问题只要以心交心,顺应群众的意愿和需求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解决问题。

  (华电西港发电有限公司  谢益明  刘彤英  李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