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党委领航、支部筑垒、党员铸魂”融合体系,构建生态文明输电走廊(图文)

发布时间:2023-03-07 14:38:55 作者:方野 王赢 陈光泽 赵伟 李波

   一、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线树矛盾一直是困扰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电力线路通道内的“线下树”、“线旁树”直接、间接地影响着输电安全,输电近30%故障都是树障管控不到位引起,对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和社会治理都造成了一定影响,线路运维人员和当地群众常常处于“打游击”的状态。作为运行维护着28条总长达1967公里输电线路的西电东送主网运维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党委(以下简称“天生桥局党委”)在面对纷繁的通道树障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委、党支部、党员的力量,不断加强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了换种“经果林”的管理模式,保持了当地绿水青山,切实帮助所辖输电线路沿线农户提高收入,并通过建立农户、企业与政府统一共识,共同参与线路通道治理,有效避免了输电线路因树木造成的风偏、山火等跳闸事件,实现了线路通道走廊长治久安,持续深化构建了生态文明输电走廊,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生产及社会效益,真正把“实事”办实。

  二、主要做法

  (一)党委“领航”,建机制强化指导

  一是根据天生桥局党委班子成员组织关系及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搭建党委班子成员指导机制,针对输电线路走廊保护区存在的线树矛盾区域广、民情驳杂、政府重视支持不够等情况,积极开展协调,联合兴义供电局、贵州电网运检公司成立联动机制,签订了《黔西南州电网企业联建协议》,组建了黔西南州乡村振兴电网企业联建工作组,整合资源,协同共进,集中力量消除“线树矛盾”。

  二是加强“政企联建”,天生桥局党委积极协调黔西南州政府发文明确了输配电线路通道安全管控具体要求,推进各县级政府对电力设施保护区依法公示、成立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出台林木补偿标准、“林电协同”推进换种“经果林”等多项长效措施,紧密依靠政府管控输电线路走廊,强化依法治理,实现政府、林权所有人、林业、电力多赢局面。支持深入开展“经果林”换种解决线树矛盾问题,通过与树主、政府、林业部门等共同协商,由政府出保障政策、林业部门出技术、农户出劳力、运维单位出资金,帮助农户在线路走廊下方种植油茶果、花椒、芒果等低矮经果林,低矮经果林一般高度不超过5米,不易造成风偏、线路对树放电等现象,大幅降低了通道走廊内山火危及线路运行的风险。

图片8.jpg

图1 换种“经果林”航拍展示图

  (二)支部“筑垒”,多举措实施攻坚

  一是党支部设立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换种“经果林”树障管控措施的推动作用,形成“党员带头、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在树障清理管控现场,成立党员突击队,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升工作效率,确保控制树障增量去除存量,重大树障要归零,有效控制树障引发的放电责任事件,促进党员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党支部将控制树障作为党员责任落实的主要检验内容,具体细化党员在树障管控中的责任,利用党课、组织生活会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安全生产知识、规章制度等内容,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做好树障安全管控。

  二是党支部组织成立树障管控党员研究组,统筹完善树障清理业务指导书,明确各层级管控树障要求;优化巡视策划、监督、持续改进等流程,重点管控线路巡视盲区,积极开展对大档距、龟背地形的风偏校核测量,确保巡视能及时发现树障隐患,不发生跳闸树障隐患;建立树障动态管控动态措施表,明确隐患跟踪责任和要求。全方位发挥输电管理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党支部定期开展树木砍伐、青苗赔偿的专项监督工作,重点检查输线路通道砍伐、青苗赔偿数量的真实性、费用支付凭证是否完备、验收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补偿费挪为他用情况。保障通道清理工作合规合法执行,确保通道清理各类项目高质量开展。

  (三)党员“铸魂”,冲锋在前显担当

  一是党员带头科学制定“经果林”种植区域,全面掌握局管辖28条1967公里线路的树障情况,摸清沿线村民对种植“经果林”的态度,确定“经果林”连片种植的可行性。

  二是合理利用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积极联系广西隆林、田林等地方政府发布联合公告,取得政策支持,在沿线进行墙面宣传及流动宣传,展现强大的正面宣传合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认真细致的向村民做工作,从长期收益的角度帮村民算好环境账、经济账,对有意向种植的老百姓出资帮助,指导培训村民掌握“经果林”换种技术,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形成“说服一家,影响一片”的示范效应。

  三、主要成效

  天生桥局党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积极解决单位“头疼”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探索形成线路走廊换种“经果林”新模式。该模式既能促进农民增收,又能提升输电线路运维安全,在切实为民办实事的同时有效化解“线树”矛盾、降低线路走廊管控风险,开创了“企民共赢”新局面。

  截止目前,通过“经果林”换种模式的逐步推广,天生桥局已累计实施“经果林”换种塔位229基,数量212643棵,全局紧急重大树障数量由2018年的65处到现在的动态清零,砍伐树木数量也从2018年448202棵下降201978棵,输电通道清理费为南方电网公司超高压公司各局最低。同时,“经果林”换种模式让农民每年可实现增收4.5万元;每基塔减少可见运维成本1.8万元,有效解决了线树问题引起的纠纷矛盾,实现线路保护区的长治久安。

  天生桥局党委坚持把“深度融合”作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与安全生产成效的重要举措与抓手,主动将“解决问题”作为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将“一岗双责”作为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将“一流业绩”作为深度融合的落脚点,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组织保障、载体应用、闭环管控、成果转化等机制,实现党建和安全生产双提升、双丰收。以此更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和局治理统一的工作机制,强化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支部、党员有效参与基层治理,创造性地解决天生桥局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和保障企业安全高质量发展。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方野 王赢 陈光泽 赵伟 李波)  

   一、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线树矛盾一直是困扰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电力线路通道内的“线下树”、“线旁树”直接、间接地影响着输电安全,输电近30%故障都是树障管控不到位引起,对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和社会治理都造成了一定影响,线路运维人员和当地群众常常处于“打游击”的状态。作为运行维护着28条总长达1967公里输电线路的西电东送主网运维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党委(以下简称“天生桥局党委”)在面对纷繁的通道树障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委、党支部、党员的力量,不断加强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了换种“经果林”的管理模式,保持了当地绿水青山,切实帮助所辖输电线路沿线农户提高收入,并通过建立农户、企业与政府统一共识,共同参与线路通道治理,有效避免了输电线路因树木造成的风偏、山火等跳闸事件,实现了线路通道走廊长治久安,持续深化构建了生态文明输电走廊,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生产及社会效益,真正把“实事”办实。

  二、主要做法

  (一)党委“领航”,建机制强化指导

  一是根据天生桥局党委班子成员组织关系及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搭建党委班子成员指导机制,针对输电线路走廊保护区存在的线树矛盾区域广、民情驳杂、政府重视支持不够等情况,积极开展协调,联合兴义供电局、贵州电网运检公司成立联动机制,签订了《黔西南州电网企业联建协议》,组建了黔西南州乡村振兴电网企业联建工作组,整合资源,协同共进,集中力量消除“线树矛盾”。

  二是加强“政企联建”,天生桥局党委积极协调黔西南州政府发文明确了输配电线路通道安全管控具体要求,推进各县级政府对电力设施保护区依法公示、成立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出台林木补偿标准、“林电协同”推进换种“经果林”等多项长效措施,紧密依靠政府管控输电线路走廊,强化依法治理,实现政府、林权所有人、林业、电力多赢局面。支持深入开展“经果林”换种解决线树矛盾问题,通过与树主、政府、林业部门等共同协商,由政府出保障政策、林业部门出技术、农户出劳力、运维单位出资金,帮助农户在线路走廊下方种植油茶果、花椒、芒果等低矮经果林,低矮经果林一般高度不超过5米,不易造成风偏、线路对树放电等现象,大幅降低了通道走廊内山火危及线路运行的风险。

图片8.jpg

图1 换种“经果林”航拍展示图

  (二)支部“筑垒”,多举措实施攻坚

  一是党支部设立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换种“经果林”树障管控措施的推动作用,形成“党员带头、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在树障清理管控现场,成立党员突击队,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升工作效率,确保控制树障增量去除存量,重大树障要归零,有效控制树障引发的放电责任事件,促进党员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党支部将控制树障作为党员责任落实的主要检验内容,具体细化党员在树障管控中的责任,利用党课、组织生活会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安全生产知识、规章制度等内容,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做好树障安全管控。

  二是党支部组织成立树障管控党员研究组,统筹完善树障清理业务指导书,明确各层级管控树障要求;优化巡视策划、监督、持续改进等流程,重点管控线路巡视盲区,积极开展对大档距、龟背地形的风偏校核测量,确保巡视能及时发现树障隐患,不发生跳闸树障隐患;建立树障动态管控动态措施表,明确隐患跟踪责任和要求。全方位发挥输电管理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党支部定期开展树木砍伐、青苗赔偿的专项监督工作,重点检查输线路通道砍伐、青苗赔偿数量的真实性、费用支付凭证是否完备、验收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补偿费挪为他用情况。保障通道清理工作合规合法执行,确保通道清理各类项目高质量开展。

  (三)党员“铸魂”,冲锋在前显担当

  一是党员带头科学制定“经果林”种植区域,全面掌握局管辖28条1967公里线路的树障情况,摸清沿线村民对种植“经果林”的态度,确定“经果林”连片种植的可行性。

  二是合理利用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积极联系广西隆林、田林等地方政府发布联合公告,取得政策支持,在沿线进行墙面宣传及流动宣传,展现强大的正面宣传合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认真细致的向村民做工作,从长期收益的角度帮村民算好环境账、经济账,对有意向种植的老百姓出资帮助,指导培训村民掌握“经果林”换种技术,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形成“说服一家,影响一片”的示范效应。

  三、主要成效

  天生桥局党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积极解决单位“头疼”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探索形成线路走廊换种“经果林”新模式。该模式既能促进农民增收,又能提升输电线路运维安全,在切实为民办实事的同时有效化解“线树”矛盾、降低线路走廊管控风险,开创了“企民共赢”新局面。

  截止目前,通过“经果林”换种模式的逐步推广,天生桥局已累计实施“经果林”换种塔位229基,数量212643棵,全局紧急重大树障数量由2018年的65处到现在的动态清零,砍伐树木数量也从2018年448202棵下降201978棵,输电通道清理费为南方电网公司超高压公司各局最低。同时,“经果林”换种模式让农民每年可实现增收4.5万元;每基塔减少可见运维成本1.8万元,有效解决了线树问题引起的纠纷矛盾,实现线路保护区的长治久安。

  天生桥局党委坚持把“深度融合”作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与安全生产成效的重要举措与抓手,主动将“解决问题”作为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将“一岗双责”作为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将“一流业绩”作为深度融合的落脚点,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组织保障、载体应用、闭环管控、成果转化等机制,实现党建和安全生产双提升、双丰收。以此更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和局治理统一的工作机制,强化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支部、党员有效参与基层治理,创造性地解决天生桥局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和保障企业安全高质量发展。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方野 王赢 陈光泽 赵伟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