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并举”强化党建引领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图文)

发布时间:2023-03-07 15:05:29 作者:幸兆森 崔亚华 黄丽 王源 邓媛萍

   一、重要意义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曾是国务院挂牌督战的5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南方电网公司定点整县帮扶的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贵州电网公司安顺供电局作为南方电网公司定点帮扶紫云县的具体实施单位,从2018年起,尽锐出战、真抓实干,以党建为引领,“五路并举”(党建先锋路、电力强基路、定点示范路、产业致富路、公益助力路)助力乡村振兴,在紫云县2020年11月23日顺利脱贫出列后,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接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活乡村土地资源价值这“一池春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二、主要做法

  2018年以来,安顺供电局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党建为引领,“五路并举”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底帮助紫云县整县脱贫出列,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2021年接力乡村振兴。

  党建先锋路,先锋引领强保障。首创“扶贫专题党委会”,强化党组织建设。建立“一方案、一计划、一专班、三管控”的“3+3”党员督战模式,加强监督到位。选派7名党员干部组成“南网扶贫兄弟连”,开展驻村帮扶,确保落地见效。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帮扶新体系,新选派7名党员干部组成乡村振兴帮扶小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做到办事机构和人员不撤、力量不减、专人负责,确保乡村振兴帮扶质量。

  电力强基路,电力先行筑基础。通过支部建在项目上,激活“党建+电网建设”,注入乡村振兴“新动力”。“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4.43亿元加强紫云电网建设,农村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户均配变容量“三大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大力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用电,共解决174个扶贫产业项目的用电需求。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在洛麦村投资2900万元建设130亩光伏发电站,年收益达370万元。

图片11.jpg

贵州电网公司定点帮扶小寨关村3000亩茶叶种植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定点示范路,定点帮扶做示范。建强“四有党支部”,促进作用发挥,定点帮扶村全部脱贫摘帽,洛麦村、小寨关村、新塘村贫困发生率分别从2017年的18.56%、15.6%、15.8%降至0%。定点帮扶强化央企责任新担当,围绕“五大振兴”,捐赠536.34万元实施定点帮扶项目29个,在新塘村、洛麦村、小寨关村部署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致富路,特色产业助发展。建成“一村一产业”,组建村合作社,形成“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的模式,贫困户累计入股分红111.566万元,投入专项资金2031万元,补齐村内基础设施短板。注册“黔电菜园”电商,自建“1+3”消费模式,三年累计销售543.21万元。利用南网商城等线上购销渠道上架帮扶地区农副产品6款,助力“黔货出山”,2021年销售扶贫产品318万元。

  公益助力路,社会帮扶促和谐。大力实施公益帮扶行动。依托“电力特色工业园区”电杆厂,成立“扶贫专项资金”,三年累计捐赠资金100余万元。组织党团员“光明志愿队”,开展爱心公益助学活动,组织248名党团员结对帮扶102名贫困家庭学生,直至高中毕业。开展扶贫送智、用电安全进校园等志愿服务活动,建成11所“南网知行书屋”,建设2个党员理想信念基地,打造3个“南网驿站”示范点,打响“南网知行”品牌。

  三、主要成效

  (一)措施精准有效 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紫云县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从2016年的20.47%下降到2020年的0%,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1350元增加到2020年的8950元,2020年底整县脱贫出列。

  紫云县农村电网三大指标提前一年达到国家标准。2019年,紫云县提前完成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截至2021年底,农村供电可靠率99.82%,电压合格率99.674%,户均配变容量2.47千伏安,均高于国家标准。

  电力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建成以新型电杆厂、传统电杆厂和电力成套设备生产为一体的“电力特色工业园区”。2017年至今累计实现产值1.992亿元,增加地方税收603万元,解决贫困人口就业260人。

  定点帮扶村全部脱贫摘帽。洛麦村2018年底脱贫出列,成为紫云县第一批脱贫出列的10个贫困村之一。小寨关村、新塘村于2019年12月脱贫出列。

  (二)巩固拓展成果 乡村振兴有效接续发力

  坚持党建引领确保政策落地。强化组织保障和政策落地,通过微党校、学生辅导小课堂、南网知行书屋、理想信念基地、南网驿站、清河行动、丰收节、院坝会等“党建+”系列活动,丰富乡村振兴帮扶机制,构建帮扶新体系。

  现代化农村电网迈上新台阶。积极推进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2021年投资2.59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1.54亿元,全面做好电力支撑保障,推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已完成紫云县现代化农村电网规划。

  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持续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解决就业,1000万元资金的养殖基地、3000亩的绿茶种植等项目落地定点帮扶的三个村,深化“1+3”采购新平台,实现“产、供、销”一体。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党员+产业”的新模式,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截止目前,三村未发生返贫现象。

  (三)荣获多方肯定 塑造南网情深品牌形象

图片12.jpg

贵州电网公司定点帮扶洛麦村种植500亩辣椒,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万元

  组织层面。安顺供电局荣获贵州省、安顺市“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安顺紫云供电局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定点帮扶的小寨关村、洛麦村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小寨关村被命名为“南方电网公司精准扶贫示范村”。

  个人层面。小寨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敬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洛麦村驻村第一书记严召波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驻县扶贫干部粟林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紫云供电局党委书记吕志益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洛麦村第一书记王维铎评为“贵州省国资委2021年优秀乡村振兴帮扶干部”。

  交流层面。2018年11月“南方电网公司扶贫工作现场交流会”、2019年7月贵州省“全省国企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均在紫云召开。

  (四)经验与启示 加快建设高质量一流企业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施一把手责任制,党委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落实,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以“3+3”的党员督战模式深化党建先锋路,强化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擦亮“电亮先锋”企业党建品牌。

  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为民宗旨。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发挥企业优势解决困难群众基本民生需求,以产业带动就业,转变“等靠要”思想,坚定不移帮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始终坚持多点发力、做好衔接。将定点帮扶、行业帮扶、产业帮扶、公益帮扶有机结合,形成“节节发力、节节卖力”,做好驻村干部轮换,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找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载体,有效夯实群众稳定增收的“里子”、扮靓村容村貌生态宜居的“面子”。

  (南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顺供电局 幸兆森 崔亚华 黄丽 王源 邓媛萍)

 

   一、重要意义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曾是国务院挂牌督战的5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南方电网公司定点整县帮扶的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贵州电网公司安顺供电局作为南方电网公司定点帮扶紫云县的具体实施单位,从2018年起,尽锐出战、真抓实干,以党建为引领,“五路并举”(党建先锋路、电力强基路、定点示范路、产业致富路、公益助力路)助力乡村振兴,在紫云县2020年11月23日顺利脱贫出列后,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接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活乡村土地资源价值这“一池春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二、主要做法

  2018年以来,安顺供电局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党建为引领,“五路并举”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底帮助紫云县整县脱贫出列,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2021年接力乡村振兴。

  党建先锋路,先锋引领强保障。首创“扶贫专题党委会”,强化党组织建设。建立“一方案、一计划、一专班、三管控”的“3+3”党员督战模式,加强监督到位。选派7名党员干部组成“南网扶贫兄弟连”,开展驻村帮扶,确保落地见效。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帮扶新体系,新选派7名党员干部组成乡村振兴帮扶小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做到办事机构和人员不撤、力量不减、专人负责,确保乡村振兴帮扶质量。

  电力强基路,电力先行筑基础。通过支部建在项目上,激活“党建+电网建设”,注入乡村振兴“新动力”。“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4.43亿元加强紫云电网建设,农村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户均配变容量“三大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大力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用电,共解决174个扶贫产业项目的用电需求。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在洛麦村投资2900万元建设130亩光伏发电站,年收益达370万元。

图片11.jpg

贵州电网公司定点帮扶小寨关村3000亩茶叶种植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定点示范路,定点帮扶做示范。建强“四有党支部”,促进作用发挥,定点帮扶村全部脱贫摘帽,洛麦村、小寨关村、新塘村贫困发生率分别从2017年的18.56%、15.6%、15.8%降至0%。定点帮扶强化央企责任新担当,围绕“五大振兴”,捐赠536.34万元实施定点帮扶项目29个,在新塘村、洛麦村、小寨关村部署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致富路,特色产业助发展。建成“一村一产业”,组建村合作社,形成“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的模式,贫困户累计入股分红111.566万元,投入专项资金2031万元,补齐村内基础设施短板。注册“黔电菜园”电商,自建“1+3”消费模式,三年累计销售543.21万元。利用南网商城等线上购销渠道上架帮扶地区农副产品6款,助力“黔货出山”,2021年销售扶贫产品318万元。

  公益助力路,社会帮扶促和谐。大力实施公益帮扶行动。依托“电力特色工业园区”电杆厂,成立“扶贫专项资金”,三年累计捐赠资金100余万元。组织党团员“光明志愿队”,开展爱心公益助学活动,组织248名党团员结对帮扶102名贫困家庭学生,直至高中毕业。开展扶贫送智、用电安全进校园等志愿服务活动,建成11所“南网知行书屋”,建设2个党员理想信念基地,打造3个“南网驿站”示范点,打响“南网知行”品牌。

  三、主要成效

  (一)措施精准有效 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紫云县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从2016年的20.47%下降到2020年的0%,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1350元增加到2020年的8950元,2020年底整县脱贫出列。

  紫云县农村电网三大指标提前一年达到国家标准。2019年,紫云县提前完成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截至2021年底,农村供电可靠率99.82%,电压合格率99.674%,户均配变容量2.47千伏安,均高于国家标准。

  电力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建成以新型电杆厂、传统电杆厂和电力成套设备生产为一体的“电力特色工业园区”。2017年至今累计实现产值1.992亿元,增加地方税收603万元,解决贫困人口就业260人。

  定点帮扶村全部脱贫摘帽。洛麦村2018年底脱贫出列,成为紫云县第一批脱贫出列的10个贫困村之一。小寨关村、新塘村于2019年12月脱贫出列。

  (二)巩固拓展成果 乡村振兴有效接续发力

  坚持党建引领确保政策落地。强化组织保障和政策落地,通过微党校、学生辅导小课堂、南网知行书屋、理想信念基地、南网驿站、清河行动、丰收节、院坝会等“党建+”系列活动,丰富乡村振兴帮扶机制,构建帮扶新体系。

  现代化农村电网迈上新台阶。积极推进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2021年投资2.59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1.54亿元,全面做好电力支撑保障,推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已完成紫云县现代化农村电网规划。

  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持续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解决就业,1000万元资金的养殖基地、3000亩的绿茶种植等项目落地定点帮扶的三个村,深化“1+3”采购新平台,实现“产、供、销”一体。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党员+产业”的新模式,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截止目前,三村未发生返贫现象。

  (三)荣获多方肯定 塑造南网情深品牌形象

图片12.jpg

贵州电网公司定点帮扶洛麦村种植500亩辣椒,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万元

  组织层面。安顺供电局荣获贵州省、安顺市“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安顺紫云供电局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定点帮扶的小寨关村、洛麦村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小寨关村被命名为“南方电网公司精准扶贫示范村”。

  个人层面。小寨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敬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洛麦村驻村第一书记严召波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驻县扶贫干部粟林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紫云供电局党委书记吕志益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洛麦村第一书记王维铎评为“贵州省国资委2021年优秀乡村振兴帮扶干部”。

  交流层面。2018年11月“南方电网公司扶贫工作现场交流会”、2019年7月贵州省“全省国企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均在紫云召开。

  (四)经验与启示 加快建设高质量一流企业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施一把手责任制,党委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落实,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以“3+3”的党员督战模式深化党建先锋路,强化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擦亮“电亮先锋”企业党建品牌。

  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为民宗旨。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发挥企业优势解决困难群众基本民生需求,以产业带动就业,转变“等靠要”思想,坚定不移帮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始终坚持多点发力、做好衔接。将定点帮扶、行业帮扶、产业帮扶、公益帮扶有机结合,形成“节节发力、节节卖力”,做好驻村干部轮换,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找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载体,有效夯实群众稳定增收的“里子”、扮靓村容村貌生态宜居的“面子”。

  (南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顺供电局 幸兆森 崔亚华 黄丽 王源 邓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