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蓟州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蓟州公司”)坚决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求,牢记国有企业“六个力量”的历史定位,立足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需求,强化统筹、精准发力,采取“党建引领、电力赋能、创新举措”三步走的方式,着力拓展乡村振兴新思路、新业态、新渠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力动能。
一、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蓟州公司坚决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求,牢记国有企业“六个力量”的历史定位,全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立足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需求,强化统筹、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乡村电气化建设,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助力推动农村能源高效清洁,持续巩固拓展结对帮扶工作成果,着力拓展乡村振兴新思路、新业态、新渠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力动能。
二、主要做法
蓟州公司坚持党建引领,深化电力赋能,创新帮扶举措,不断提升供电服务质量、赋能乡村振兴,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电气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变革之路,着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电力样本。
(一)党建引领,共谋乡村发展新思路。蓟州公司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实践,建立“321”乡村振兴服务机制,全面对接乡村振兴发展需求。“三级联动”精准对接。充分发挥“党委统筹、专业协同、支部融入”的党建引领作用,第一时间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制定年度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计划,组织召开“电力赋能 振兴乡村”工作启动会,与政府部门签订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各专业人员协同配合深入调研,精准对接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制定明确的服务清单。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优势,与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136次,加强沟通联动,做好政策宣传,深化延伸服务。“两级书记”挂帅推动。党委书记带队实地调研乡村振兴帮扶村,主动对接属地政府工作要求和帮扶村实际需求,探索“双碳”背景下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和方式方法,按照“一村一品”思路,挖掘可持续发展资源,着力打造电气化产品应用示范乡村。驻村书记坚持“四同四有”工作法,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工作开展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反馈,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一站式服务”暖心聚力。依托党员责任区划分便民服务“红网格”,打造电力便民服务站26个,实施“一站式”用电管家服务,常态开展“上门办电+便捷购电+用电检查”一系列便民服务活动。探索乡村驻点服务模式,调派骨干力量驻点服务农家院、偏远区域,打造“环节少、时间短、服务优”的快速故障抢修服务圈,保证农村居民的安全可靠用电。
(二)电能助力,服务乡村发展新业态。蓟州公司积极推进农村电网现代化、农村能源高效清洁化、乡村电气化提升等,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坚强农村电网。持续优化网架结构,进一步提升线路联络率和N-1通过率,提高架空线路绝缘化率,消除电网薄弱环节,为农村新型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提供支撑。积极推动农网巩固提升、绝缘化改造、网架提升改造等乡村民生项目落地实施,累计完成106个村街、285.71余公里配电线路设施改造,有效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主动对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主动走访走访菌菇、草莓、蓝莓等农业大棚聚集地80余个,推广电采暖、电气化大棚、电烘干、电动力等技术,助力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在蓟州绿色食品重点产出区域大力推广电排灌、电喷淋、农业养殖温控系统,在养殖业拓展电孵化、电加热育种等技术应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乡村旅游经济。推广智慧用能服务,助力“双碳”旅游示范项目,对郭家沟、西井峪等成熟的全电民宿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推广,通过智能调控进行二次节能,打造低碳环保的智慧型民宿。在乡村旅游高峰时期,成立负荷监控组,对重要景区民宿用户用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控,全力保障景区民宿、农家院安心用电。开展“节能降碳 绿色发展”节能宣传活动,深入走访景区旅游民宿,指导用户使用体感照明设备、网络化温湿度调节器等智能家电终端,用户日均电费开支减少30余元。
(三)多维帮扶,打通农民增收新渠道。志愿服务,拓宽增收渠道。针对农品滞销问题,蓟州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在系统内,率先启动“助农直播”活动,在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后,不断总结直播经验,提炼形成“371”直播带货服务机制,固化“服务队全链条管控、服务小组分类策划、服务队员精准实施”的服务模式,总结形成“需求对接、计划安排、直播准备、直播销售、技术支持、售后运输、评估改进”的助农带货流程,建立了从采摘、点货、销售到搬运“一站式”带货管家服务模式,累计销售农品万余斤,帮助60多个家庭实现增收。阳光存折,提升稳定收益。支持乡村发展分布式光伏、地热、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支持“光伏+农业”发展,编制光伏业务服务手册,详细解答光伏用户并网手续流程,协助用户制定光伏接入方案,安排专人为光伏设备安装提供技术指导,累计服务光伏并网用户1424户,并网容量达12.2兆瓦。消费帮扶,增加农品销路。组织开展“存电费送特产·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宣传和推介蓟州特色农品,引导广大电力客户积极参与消费帮扶。与蓟州区绿色农品集团公司深度合作,精选20余种扶贫农产品,通过农产品进食堂、工会慰问等形式,拓展消费帮扶新渠道,拉动促进帮扶农产品扩销。
三、主要成效
1.农村电气化水平再上新台阶。蓟州公司全面实施“煤改电”工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绝缘化改造工程,圆满完成了322个村“煤改电”任务,9万余户居民实现电采暖,全区户均容量由2.45千伏安提高到5.87千伏安,山区线路绝缘化率实现100%,让农村地区用上了放心电、清洁电,为守护蓟州地区绿水青山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农村地区、旅游景区建立充电站49个、充电363个,实现蓟州旅游区域充电网络全覆盖。
2.村民收入实现增收。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帮助规划致富道路、坚定奔康信念、破解致富障碍,持续挖掘蓟州绿色农品资源,开展直播助农带货20次,销售农产品32类,直播销量近1万斤,帮助60多个家庭解决农品销路问题。坚持“授人以渔”,帮助20多家农户建立微店,现场教学讲授线上销售方式,实现户均增收1200余元。共产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先进事迹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3.优质服务赢得认可。蓟州公司乡村助农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电力红马甲 山路带货人”志愿服务项目获评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大山里行走的红马甲”青年志愿服务队获评中宣部第七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目前,“大山里行走的红马甲”品牌,已经成为国网员工服务蓟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闪亮名片。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蓟州供电分公司 郝婷婷 王凯 聂海龙 徐璐 张坤)
摘要: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蓟州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蓟州公司”)坚决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求,牢记国有企业“六个力量”的历史定位,立足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需求,强化统筹、精准发力,采取“党建引领、电力赋能、创新举措”三步走的方式,着力拓展乡村振兴新思路、新业态、新渠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力动能。
一、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蓟州公司坚决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求,牢记国有企业“六个力量”的历史定位,全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立足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需求,强化统筹、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乡村电气化建设,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助力推动农村能源高效清洁,持续巩固拓展结对帮扶工作成果,着力拓展乡村振兴新思路、新业态、新渠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力动能。
二、主要做法
蓟州公司坚持党建引领,深化电力赋能,创新帮扶举措,不断提升供电服务质量、赋能乡村振兴,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电气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变革之路,着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电力样本。
(一)党建引领,共谋乡村发展新思路。蓟州公司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实践,建立“321”乡村振兴服务机制,全面对接乡村振兴发展需求。“三级联动”精准对接。充分发挥“党委统筹、专业协同、支部融入”的党建引领作用,第一时间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制定年度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计划,组织召开“电力赋能 振兴乡村”工作启动会,与政府部门签订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各专业人员协同配合深入调研,精准对接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制定明确的服务清单。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优势,与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136次,加强沟通联动,做好政策宣传,深化延伸服务。“两级书记”挂帅推动。党委书记带队实地调研乡村振兴帮扶村,主动对接属地政府工作要求和帮扶村实际需求,探索“双碳”背景下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和方式方法,按照“一村一品”思路,挖掘可持续发展资源,着力打造电气化产品应用示范乡村。驻村书记坚持“四同四有”工作法,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工作开展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反馈,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一站式服务”暖心聚力。依托党员责任区划分便民服务“红网格”,打造电力便民服务站26个,实施“一站式”用电管家服务,常态开展“上门办电+便捷购电+用电检查”一系列便民服务活动。探索乡村驻点服务模式,调派骨干力量驻点服务农家院、偏远区域,打造“环节少、时间短、服务优”的快速故障抢修服务圈,保证农村居民的安全可靠用电。
(二)电能助力,服务乡村发展新业态。蓟州公司积极推进农村电网现代化、农村能源高效清洁化、乡村电气化提升等,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坚强农村电网。持续优化网架结构,进一步提升线路联络率和N-1通过率,提高架空线路绝缘化率,消除电网薄弱环节,为农村新型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提供支撑。积极推动农网巩固提升、绝缘化改造、网架提升改造等乡村民生项目落地实施,累计完成106个村街、285.71余公里配电线路设施改造,有效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主动对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主动走访走访菌菇、草莓、蓝莓等农业大棚聚集地80余个,推广电采暖、电气化大棚、电烘干、电动力等技术,助力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在蓟州绿色食品重点产出区域大力推广电排灌、电喷淋、农业养殖温控系统,在养殖业拓展电孵化、电加热育种等技术应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乡村旅游经济。推广智慧用能服务,助力“双碳”旅游示范项目,对郭家沟、西井峪等成熟的全电民宿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推广,通过智能调控进行二次节能,打造低碳环保的智慧型民宿。在乡村旅游高峰时期,成立负荷监控组,对重要景区民宿用户用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控,全力保障景区民宿、农家院安心用电。开展“节能降碳 绿色发展”节能宣传活动,深入走访景区旅游民宿,指导用户使用体感照明设备、网络化温湿度调节器等智能家电终端,用户日均电费开支减少30余元。
(三)多维帮扶,打通农民增收新渠道。志愿服务,拓宽增收渠道。针对农品滞销问题,蓟州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在系统内,率先启动“助农直播”活动,在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后,不断总结直播经验,提炼形成“371”直播带货服务机制,固化“服务队全链条管控、服务小组分类策划、服务队员精准实施”的服务模式,总结形成“需求对接、计划安排、直播准备、直播销售、技术支持、售后运输、评估改进”的助农带货流程,建立了从采摘、点货、销售到搬运“一站式”带货管家服务模式,累计销售农品万余斤,帮助60多个家庭实现增收。阳光存折,提升稳定收益。支持乡村发展分布式光伏、地热、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支持“光伏+农业”发展,编制光伏业务服务手册,详细解答光伏用户并网手续流程,协助用户制定光伏接入方案,安排专人为光伏设备安装提供技术指导,累计服务光伏并网用户1424户,并网容量达12.2兆瓦。消费帮扶,增加农品销路。组织开展“存电费送特产·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宣传和推介蓟州特色农品,引导广大电力客户积极参与消费帮扶。与蓟州区绿色农品集团公司深度合作,精选20余种扶贫农产品,通过农产品进食堂、工会慰问等形式,拓展消费帮扶新渠道,拉动促进帮扶农产品扩销。
三、主要成效
1.农村电气化水平再上新台阶。蓟州公司全面实施“煤改电”工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绝缘化改造工程,圆满完成了322个村“煤改电”任务,9万余户居民实现电采暖,全区户均容量由2.45千伏安提高到5.87千伏安,山区线路绝缘化率实现100%,让农村地区用上了放心电、清洁电,为守护蓟州地区绿水青山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农村地区、旅游景区建立充电站49个、充电363个,实现蓟州旅游区域充电网络全覆盖。
2.村民收入实现增收。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帮助规划致富道路、坚定奔康信念、破解致富障碍,持续挖掘蓟州绿色农品资源,开展直播助农带货20次,销售农产品32类,直播销量近1万斤,帮助60多个家庭解决农品销路问题。坚持“授人以渔”,帮助20多家农户建立微店,现场教学讲授线上销售方式,实现户均增收1200余元。共产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先进事迹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3.优质服务赢得认可。蓟州公司乡村助农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电力红马甲 山路带货人”志愿服务项目获评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大山里行走的红马甲”青年志愿服务队获评中宣部第七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目前,“大山里行走的红马甲”品牌,已经成为国网员工服务蓟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闪亮名片。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蓟州供电分公司 郝婷婷 王凯 聂海龙 徐璐 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