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目前,苏星公司现有员工1748人,全民员工42人(其中党员41名),业务外包员工1701人(其中党员60人),基层党支部5个。从编制上看,这两支队伍隶属不同的组织,但业务上却又高度融合。40多名全民党员带动引领1700多名性质不同、隶属关系不同的外包员工队伍,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考验。
畅通业务外包党员入党渠道,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针对业务外包队伍员工入党难、指标少、渠道不畅等实际困难,经与地方组织部门反复沟通协调,推动成立了宁众党总支苏星党支部,打通业务外包员工入党渠道,为打造一支凝心聚力、拼搏奉献、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奠定了基础。
丰富多种用工形式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形式。在省公司党建部的指导和帮助下,苏星公司党建工作围绕“多种用工形式下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探索研究,并联合双方党员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和实践活动,在省电力系统率先落地实施多种用工形式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
在系统内首创了与业务外包单位“党委共建(并联支部结对)”模式。宁众党总支调整为宁众党委,苏星公司党委与宁众公司党委签订共建协议,启动联合党建模式(“党委共建”并联“支部结对”),宁众党总支苏星党支部调整为宁众党委苏星党总支,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双方党委连续3年举办“融合共建”成果发布会,展示联合党建工作成效,相关工作得到省委组织部、地方街道一致好评。
二、主要做法
夯实组织基础,实现管理“同标”。一是建强基层组织。2022年,苏星党委按照“三全”目标要求,优化党支部设置,完善本部“支部+专业”模式,推进管理处“支部+区域”模式,苏星5个支部完成专业划分及更名,宁众新增6个支部,4个支部完成更名、换届,进一步加强了党支部的“力量聚集”和“资源聚合”。二是规范组织生活。以双方党员固化学习、活动形式,做到大政方针、规定制度统一学,“主题党日”同开展,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同部署。三是畅通发展渠道。自融合党建模式启动后,实施党员与骨干“双培育”机制,新发展党员13名,实现业务外包队伍重要岗位(管理处经理)党员全覆盖。
创新方法载体,实现教育“同质”。一是认真落实上级学习要求。各支部开展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不规范不严格问题专项自查。总支书记参加鼓楼区组织的“两新”书记资格认证。支部书记参加地方组织的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党员积极参加2021-2022年度党员冬训。二是教育形式不断丰富。鼓励党员用好学习强国、红色经典阅读APP,依托先锋课堂,组织集体学习,开展“全员学习周”“苏星第一周”等活动,组织外包用工党员与主业党员一起走进党校参加培训、共同参加赴遵义、古田等红色实景党课教育。三是主题活动同步开展。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外请专家授课,开展以红色文化论坛、党史知识竞赛、红色观影为核心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四是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丰富多彩。结对双方共同参观“历史展”,收看“我和祖国共奋进”主题歌会、“英雄归来”话剧表演。
强化作用发挥,实现责任“同担”。一是集中各专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党员骨干力量,组建先锋团队。二是先锋团队深入一线,在疫情防控、重大后勤保障、创新项目攻关、服务品质登高等工作中实施攻坚行动。三是以结对双方党员为主体组建“爱心飞扬”志愿服务队,共同承担公益、履行社会责任。
三、工作成效
党员带头在工作中亮身份、展风采,推动员工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苏星公司荣获省公司“红旗党委”“四好领导班子”等荣誉,两个支部分别荣获国网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在苏星支部的辐射和带动下,宁众党委苏星党总支先后荣获鼓楼区委、湖南路街道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名党员荣获湖南路街道先进个人荣誉。
一是“融合共建”激发红色动能。党员学习热情高涨,由过去的“要我学”变为现在的“我要学”,有组织关系隶属于地方的党员主动提出要将关系转入。公司党委连续3年举办“融合共建”成果发布会,全方位展示双方党委人才联育、阵地共建、服务齐抓、发展同向的共建成果,多次被学习强国APP、省委组织部新闻网、新华网、《中国电力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二是“特色文化”推动担当作为。我们提出“激情、思路、办法”的工作方针,坚持“用心做事、注重细节、及时跟进、快速反馈”的服务文化,推行“工作没完成不要找借口,工作没做好这是我的错”“五全工作法”等执行文化,培养员工激情干事、勇于担当、不讲借口、忠诚笃行的文化信念。每年都举办“苏星文化周”,在专业技能竞赛、职工运动会和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汇演中,为员工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
三是“先锋团队”提供坚强保障。党员突击队,在疫情方控中,坚守“双零”目标(零感染、零疑似),20名党员,先后9次协助社区共同筑牢疫情“防火墙”。公司响应省公司号召,向湖北电力、共青团江苏省委支援1万套防护服和38箱防疫物资。2022年,先后俩次紧急筹集防疫物资、800份食品包、2.75吨新鲜蔬菜驰援上海。期间共有423名苏星员工,主动与业主共同封闭,最长达50多天。党员联合攻关队,2020搭建智慧中台,“一云、一平台、两大系统”26个模块涵盖生产管理全业务。2021年,建设投运南京市主城区停车位最多的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同年,“云服务”微信小程序升级为“云服务”APP,真正做到后勤服务“一键下单、服务上门”。党员服务队高效应对汛期暴雨,尽责坚守夏季高温,快速响应冬季暴雪,圆满完成了国网公司董事长调研江苏公司、白鹤滩—江苏特高压工程竣工投产大会、国网“两会”华东分会场、省公司“两会”等重要保障10余场,获得一致表扬。
四是“爱心飞扬”彰显社会责任。三年多来,累计筹集御寒物资近2吨、爱心图书1.5万余册、助学款2.1万元,建设“爱心驿站”3处。同步成立“暖心互助”小组,主动融入“万企联万村”行动,82名员工无偿献血2万毫升,收到江苏省、南京市血液中心感谢信。2022年,举办“爱心飞扬”微公益启动仪式,推出困难职工“微心愿”圆梦、乡村“苏星公益书架”捐建等多项行动。与南京市政府工会、文明办部门互动并达成合作共识。
(江苏苏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吴宁 戴建忠 陈勇 徐正 武倩倩)
一、重要意义
目前,苏星公司现有员工1748人,全民员工42人(其中党员41名),业务外包员工1701人(其中党员60人),基层党支部5个。从编制上看,这两支队伍隶属不同的组织,但业务上却又高度融合。40多名全民党员带动引领1700多名性质不同、隶属关系不同的外包员工队伍,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考验。
畅通业务外包党员入党渠道,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针对业务外包队伍员工入党难、指标少、渠道不畅等实际困难,经与地方组织部门反复沟通协调,推动成立了宁众党总支苏星党支部,打通业务外包员工入党渠道,为打造一支凝心聚力、拼搏奉献、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奠定了基础。
丰富多种用工形式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形式。在省公司党建部的指导和帮助下,苏星公司党建工作围绕“多种用工形式下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探索研究,并联合双方党员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和实践活动,在省电力系统率先落地实施多种用工形式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
在系统内首创了与业务外包单位“党委共建(并联支部结对)”模式。宁众党总支调整为宁众党委,苏星公司党委与宁众公司党委签订共建协议,启动联合党建模式(“党委共建”并联“支部结对”),宁众党总支苏星党支部调整为宁众党委苏星党总支,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双方党委连续3年举办“融合共建”成果发布会,展示联合党建工作成效,相关工作得到省委组织部、地方街道一致好评。
二、主要做法
夯实组织基础,实现管理“同标”。一是建强基层组织。2022年,苏星党委按照“三全”目标要求,优化党支部设置,完善本部“支部+专业”模式,推进管理处“支部+区域”模式,苏星5个支部完成专业划分及更名,宁众新增6个支部,4个支部完成更名、换届,进一步加强了党支部的“力量聚集”和“资源聚合”。二是规范组织生活。以双方党员固化学习、活动形式,做到大政方针、规定制度统一学,“主题党日”同开展,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同部署。三是畅通发展渠道。自融合党建模式启动后,实施党员与骨干“双培育”机制,新发展党员13名,实现业务外包队伍重要岗位(管理处经理)党员全覆盖。
创新方法载体,实现教育“同质”。一是认真落实上级学习要求。各支部开展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不规范不严格问题专项自查。总支书记参加鼓楼区组织的“两新”书记资格认证。支部书记参加地方组织的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党员积极参加2021-2022年度党员冬训。二是教育形式不断丰富。鼓励党员用好学习强国、红色经典阅读APP,依托先锋课堂,组织集体学习,开展“全员学习周”“苏星第一周”等活动,组织外包用工党员与主业党员一起走进党校参加培训、共同参加赴遵义、古田等红色实景党课教育。三是主题活动同步开展。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外请专家授课,开展以红色文化论坛、党史知识竞赛、红色观影为核心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四是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丰富多彩。结对双方共同参观“历史展”,收看“我和祖国共奋进”主题歌会、“英雄归来”话剧表演。
强化作用发挥,实现责任“同担”。一是集中各专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党员骨干力量,组建先锋团队。二是先锋团队深入一线,在疫情防控、重大后勤保障、创新项目攻关、服务品质登高等工作中实施攻坚行动。三是以结对双方党员为主体组建“爱心飞扬”志愿服务队,共同承担公益、履行社会责任。
三、工作成效
党员带头在工作中亮身份、展风采,推动员工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苏星公司荣获省公司“红旗党委”“四好领导班子”等荣誉,两个支部分别荣获国网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在苏星支部的辐射和带动下,宁众党委苏星党总支先后荣获鼓楼区委、湖南路街道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名党员荣获湖南路街道先进个人荣誉。
一是“融合共建”激发红色动能。党员学习热情高涨,由过去的“要我学”变为现在的“我要学”,有组织关系隶属于地方的党员主动提出要将关系转入。公司党委连续3年举办“融合共建”成果发布会,全方位展示双方党委人才联育、阵地共建、服务齐抓、发展同向的共建成果,多次被学习强国APP、省委组织部新闻网、新华网、《中国电力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二是“特色文化”推动担当作为。我们提出“激情、思路、办法”的工作方针,坚持“用心做事、注重细节、及时跟进、快速反馈”的服务文化,推行“工作没完成不要找借口,工作没做好这是我的错”“五全工作法”等执行文化,培养员工激情干事、勇于担当、不讲借口、忠诚笃行的文化信念。每年都举办“苏星文化周”,在专业技能竞赛、职工运动会和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汇演中,为员工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
三是“先锋团队”提供坚强保障。党员突击队,在疫情方控中,坚守“双零”目标(零感染、零疑似),20名党员,先后9次协助社区共同筑牢疫情“防火墙”。公司响应省公司号召,向湖北电力、共青团江苏省委支援1万套防护服和38箱防疫物资。2022年,先后俩次紧急筹集防疫物资、800份食品包、2.75吨新鲜蔬菜驰援上海。期间共有423名苏星员工,主动与业主共同封闭,最长达50多天。党员联合攻关队,2020搭建智慧中台,“一云、一平台、两大系统”26个模块涵盖生产管理全业务。2021年,建设投运南京市主城区停车位最多的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同年,“云服务”微信小程序升级为“云服务”APP,真正做到后勤服务“一键下单、服务上门”。党员服务队高效应对汛期暴雨,尽责坚守夏季高温,快速响应冬季暴雪,圆满完成了国网公司董事长调研江苏公司、白鹤滩—江苏特高压工程竣工投产大会、国网“两会”华东分会场、省公司“两会”等重要保障10余场,获得一致表扬。
四是“爱心飞扬”彰显社会责任。三年多来,累计筹集御寒物资近2吨、爱心图书1.5万余册、助学款2.1万元,建设“爱心驿站”3处。同步成立“暖心互助”小组,主动融入“万企联万村”行动,82名员工无偿献血2万毫升,收到江苏省、南京市血液中心感谢信。2022年,举办“爱心飞扬”微公益启动仪式,推出困难职工“微心愿”圆梦、乡村“苏星公益书架”捐建等多项行动。与南京市政府工会、文明办部门互动并达成合作共识。
(江苏苏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吴宁 戴建忠 陈勇 徐正 武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