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保供显担当,争作服务“孺子牛”

发布时间:2023-03-08 14:48:35 作者:赵宇琼

   2022年春天,新冠疫情突袭上海。燃机电厂战“疫”保电面临多重考验:一是电厂封闭人员多,防疫物资匮乏,人员感染风险高;二是多台次机组检修交织进行,生产检修任务重;三是长时间封闭管理导致职工身心疲惫,保障职工身心健康难度大。

  一、重要意义

  电厂党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采取快速的应急响应,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专项行动,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疫情防控和机组保电“两手抓、两不误”,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能源保供优势。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抗疫保供,构筑疫情防控“生命线”

  构建高效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指挥体系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三月下旬上海疫情防控升级,电厂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应急领导机构”,全面统筹防疫工作;组建由党员构成骨干力量的“安全生产工作小组”“安保防疫工作小组”和“后勤保障工作小组”,落实疫情防控具体工作。安保防疫工作小组注重关口前移、源头抓起,精简驻厂人员数量,筛选业务骨干和外包人员150余人驻厂实施封闭管理,做到风险总体可控在控。做好全天候核酸抗原检测及外来物品消杀,筑起安全“防火墙”。成立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组1个,全面铺开自主采样,持续织牢疫情防护网。集中一切资源、打通运输渠道,筹措消杀用品、防护用品、保障药品,建立满足正常生活运转的防疫物资库。围绕“一餐暖心饭、一张安心床、一个舒心家”这条主线,后勤保障工作小组“扎根”食堂,党委委员亲自下厨,组织员工自力更生包饺子、蒸馄饨、做披萨,红烧肉、重庆火锅和徽州桂鱼轮番压轴,暖胃又暖心;分发睡袋、行军床、洗漱用品等应急物资,设立临时理发店,为留守人员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想方设法运输新鲜蔬菜至困难职工家属,通过“车轮子”守护“菜篮子”,解决驻厂职工的后顾之忧。

  (二)党建引领+安全生产,架起电力生产“保供线”

  工在平时,用在急时,显在要时。疫情来袭时,党委发挥“一盘棋”优势,反应迅速,方寸不乱,确保战“疫”保电各项指令和措施快速落实到位。检修支部发挥“三个带头”作用,(即:干部带头、党员带头、骨干带头),以“保人员到位、保备品备件”为首要任务,科学调整检修计划,推进检修项目实施,保证疫情期间重要工作不停摆。运行支部成立“电力保供”突击队4个,优化倒班方式,以“三班两倒”模式封闭运行,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设备巡回检查力度,增加巡检次数,保证第一时间排查隐患、化解险情,确保机组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安生支部倡导“高严细实”(即:标准要高、管理要严、措施要细、效果要实)的工作作风,加强现场安全管控的同时,推行线上督导模式,及时发现违章行为,汇报整改结果,形成反违章工作闭环管理。

  (三)党建引领+用心服务,守护心理健康“安全线”

  抗疫守护不是简单的抄作业,必须做好“绣花工”。党委作好职工的情绪摆渡人,担使命,保安康,全力守护驻厂职工的心理健康。组织召开五四团青座谈会,党委书记寄语团员青年,关心职工成长成才。领导班子走访慰问一线班组,倾听员工心声,了解职工生活情况。促进驻厂期间工作生活多元化,采用“线上+线下”“内部+外部”模式,举办云端培训24次,掀起线上学习的热潮;发出“五一”劳动倡议,开展“食堂保洁、户外拔草、生产区域清扫”等专项志愿者活动;以“弘扬抗疫精神 争做防疫先锋”为主题,组织开展线上道德讲堂活动3次,构建积极进取、团结奋斗的政治生态。树立典型模范、强化榜样力量,大张旗鼓表彰抗疫保供先进,14人次先后获得“岗位之星”荣誉称号。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驻厂“寿星”举办生日会,开展工余时间“狼人杀”团青活动,以真情温润人心,以关怀增强信心。

  三、主要成效

  (一)抗击疫情更加有力度

  电厂党委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先封后解,踩住了人员流动“急刹车”,做到了防控收放自如、保障进退裕如。电厂和外包公司共计150余人共同生活近三个月保持了“零感染”“零确诊”“零疑似”。所有驻厂人员“居有定所,冷有暖衣、饥有食粮”。

  (二)安全保供更加有深度

  生产支部精配人员力量,有条不紊地完成了3台机组等级检修和公用系统检修任务。3台机组先后实现“零缺陷”启动,为城市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2022年6月15日以来,城市发展和极端天气交织,电网迎来全年电力需求高峰期。生产支部严格执行电网调度命令,随调随启,应发尽发,坚决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截至8月15日,累计实现机组调峰121台次,同比增长45.78%,三台机组同时满负荷运行累计24次,同比增长71.42%。

  (三)服务群众更加有温度

  举手投足皆琐事,俯首甘为孺子牛。电厂党委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稳定、清洁的电力供应为万家灯火尽责,以真诚暖心的人文关怀为员工幸福尽力,实现了速度力度温度同频共振,为整个社会增添了正能量和暖色调。

  (华能上海燃机电厂 赵宇琼)

   2022年春天,新冠疫情突袭上海。燃机电厂战“疫”保电面临多重考验:一是电厂封闭人员多,防疫物资匮乏,人员感染风险高;二是多台次机组检修交织进行,生产检修任务重;三是长时间封闭管理导致职工身心疲惫,保障职工身心健康难度大。

  一、重要意义

  电厂党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采取快速的应急响应,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专项行动,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疫情防控和机组保电“两手抓、两不误”,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能源保供优势。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抗疫保供,构筑疫情防控“生命线”

  构建高效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指挥体系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三月下旬上海疫情防控升级,电厂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应急领导机构”,全面统筹防疫工作;组建由党员构成骨干力量的“安全生产工作小组”“安保防疫工作小组”和“后勤保障工作小组”,落实疫情防控具体工作。安保防疫工作小组注重关口前移、源头抓起,精简驻厂人员数量,筛选业务骨干和外包人员150余人驻厂实施封闭管理,做到风险总体可控在控。做好全天候核酸抗原检测及外来物品消杀,筑起安全“防火墙”。成立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组1个,全面铺开自主采样,持续织牢疫情防护网。集中一切资源、打通运输渠道,筹措消杀用品、防护用品、保障药品,建立满足正常生活运转的防疫物资库。围绕“一餐暖心饭、一张安心床、一个舒心家”这条主线,后勤保障工作小组“扎根”食堂,党委委员亲自下厨,组织员工自力更生包饺子、蒸馄饨、做披萨,红烧肉、重庆火锅和徽州桂鱼轮番压轴,暖胃又暖心;分发睡袋、行军床、洗漱用品等应急物资,设立临时理发店,为留守人员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想方设法运输新鲜蔬菜至困难职工家属,通过“车轮子”守护“菜篮子”,解决驻厂职工的后顾之忧。

  (二)党建引领+安全生产,架起电力生产“保供线”

  工在平时,用在急时,显在要时。疫情来袭时,党委发挥“一盘棋”优势,反应迅速,方寸不乱,确保战“疫”保电各项指令和措施快速落实到位。检修支部发挥“三个带头”作用,(即:干部带头、党员带头、骨干带头),以“保人员到位、保备品备件”为首要任务,科学调整检修计划,推进检修项目实施,保证疫情期间重要工作不停摆。运行支部成立“电力保供”突击队4个,优化倒班方式,以“三班两倒”模式封闭运行,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设备巡回检查力度,增加巡检次数,保证第一时间排查隐患、化解险情,确保机组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安生支部倡导“高严细实”(即:标准要高、管理要严、措施要细、效果要实)的工作作风,加强现场安全管控的同时,推行线上督导模式,及时发现违章行为,汇报整改结果,形成反违章工作闭环管理。

  (三)党建引领+用心服务,守护心理健康“安全线”

  抗疫守护不是简单的抄作业,必须做好“绣花工”。党委作好职工的情绪摆渡人,担使命,保安康,全力守护驻厂职工的心理健康。组织召开五四团青座谈会,党委书记寄语团员青年,关心职工成长成才。领导班子走访慰问一线班组,倾听员工心声,了解职工生活情况。促进驻厂期间工作生活多元化,采用“线上+线下”“内部+外部”模式,举办云端培训24次,掀起线上学习的热潮;发出“五一”劳动倡议,开展“食堂保洁、户外拔草、生产区域清扫”等专项志愿者活动;以“弘扬抗疫精神 争做防疫先锋”为主题,组织开展线上道德讲堂活动3次,构建积极进取、团结奋斗的政治生态。树立典型模范、强化榜样力量,大张旗鼓表彰抗疫保供先进,14人次先后获得“岗位之星”荣誉称号。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驻厂“寿星”举办生日会,开展工余时间“狼人杀”团青活动,以真情温润人心,以关怀增强信心。

  三、主要成效

  (一)抗击疫情更加有力度

  电厂党委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先封后解,踩住了人员流动“急刹车”,做到了防控收放自如、保障进退裕如。电厂和外包公司共计150余人共同生活近三个月保持了“零感染”“零确诊”“零疑似”。所有驻厂人员“居有定所,冷有暖衣、饥有食粮”。

  (二)安全保供更加有深度

  生产支部精配人员力量,有条不紊地完成了3台机组等级检修和公用系统检修任务。3台机组先后实现“零缺陷”启动,为城市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2022年6月15日以来,城市发展和极端天气交织,电网迎来全年电力需求高峰期。生产支部严格执行电网调度命令,随调随启,应发尽发,坚决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截至8月15日,累计实现机组调峰121台次,同比增长45.78%,三台机组同时满负荷运行累计24次,同比增长71.42%。

  (三)服务群众更加有温度

  举手投足皆琐事,俯首甘为孺子牛。电厂党委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稳定、清洁的电力供应为万家灯火尽责,以真诚暖心的人文关怀为员工幸福尽力,实现了速度力度温度同频共振,为整个社会增添了正能量和暖色调。

  (华能上海燃机电厂 赵宇琼)